王凤杰
(个旧一中,云南 个旧 661099)
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为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帮助学生抓住数学问题的本质,看透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更加有条理性,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提到的题型就是总结某一类知识点的考法,但是从学生角度分析,其往往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盲目服从的思维方式。大多数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都会习惯性的回想自己之前遇到过的相似问题,从以前的题目或从别人的解题思路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多数高中生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大都已经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思考的方法比较狭隘且单一,这主要是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刚开始形成理性思维,其看到一个问题时并没有第一时间思考问题的本质,而是基于寻找可以套用的公式,并未深入思考应用哪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哪个知识点解决比较合适,这实际上就是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一方面,学生还未形成全面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学生还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并不足以补充与支持学生的思维,这种思考方式比较单一,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中占据较大的比例,无论是几何问题还是空间模型或者是空间向量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模式。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来看,学生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的主要障碍是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应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受到教学工具与思维能力的限制其只能应用两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其中常见的就是应用日常可见的空间物体,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关的空间映象;还有一种就是引导学生强行想象,建立良好的空间结构。但是很显然其以单薄的想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方式最终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各种演示技术层出不穷,如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实现对三维立体模型的全方位演示与自由变换,让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以教学简单旋转体这部分内容为例,假若只依靠教师的平面图想象与口头讲解学生也很难将屏幕图形与旋转得到立体集合图形联系起来,如此也能让学生轻松理解所学的内容。通过动画给学生展示也能让学生清楚的展示与记录三角形在旋转之后变成圆锥体,学生也能清楚的观察到这一运动的结果,最终也能形成更加具体的思维映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是转化归纳数学思想方法。转化归纳数学思想就是将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转化为相对较简单的问题,并对其解答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做到渗透思想、理解方法。转化归纳数学思想的培养,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是一门复杂多变的学科,每个问题都糅杂了不同的知识点,且每个问题在不同的条件、要求之下会有不同的答案。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是数形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几何与代数结合是数学学习中常用到的方式。数与形看似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内容,实则在一定方式下可以转化。数形结合思想方式的利用,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另一种方向,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抽象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会不理解自己所讲的教学内容,就会多次重复地讲解一个课时,这样可能会逐渐磨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还会使数学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无聊,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困意,这样只会造成数学学习效率逐渐降低。所以,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部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和逻辑来思考问题,这样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思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重视数学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创新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深入数学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