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行动”教学理念下的法语专业四级考试

2020-12-07 16:51:38钱圆圆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钱圆圆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首先被定性为社会人,他们需要在某一具体的社会行为范围内,根据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完成包括语言活动在内的各项任务。》(刘骏、傅荣,2008)。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被称为“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优异”成绩并不能与其语言交际能力媲美。在“面向行动”的外语教学理念背景下,我们不得不对法语等级认证考试体制作出反思,以此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面向行动”的教学理念

为了满足社会对语言人才的需求,《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提出了“面向行动”的新教学理念,旨在强调《语言使用,包括语言学习是作为个体的人,或者作为社会人完成的行动。在此过程中,他们发展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他们会根据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处理(输入和输出)具体领域的文本。对话方这类语言活动的监督有助于加强或是改善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的能力。》(刘骏、傅荣,2008)。

三、全国高等学校法语专业四级考试

(一)法语专业四级的现状

法语专业四级考试是由教育部针对全国高校法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国家级法语水平测试,旨在评估本科法语专业学生在基础阶段的语言水平。从内容上来看,法语专业四级主要考察听写、听力、近义词、反义词、完形填空、单选题、时态填空和写作能力,共计100分。

在“面向行动”的教学理念下,四级评估将语言能力的培养狭隘的定义为词汇、语法、拼写、语义的能力,很显然是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根据法语教师协会指出,法语基础教学要求学生能在为期两年的专业学习后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并且有基本的社交能力。而法语专业四级过于强调书面表达而忽视口语表达也使其在“公正性”和“准确性”上受到了质疑。

(二)法语专业四级的不足

1.语言能力测评过于学术性

首先,听写测评。表面上看是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评估,但本质上来说更偏向于测试学生的拼写规则、性数的配合而忽视了语言学习者对输入或输出语言文本的感知能力。

其次,近义词、反义词、完形填空以及单项选择题,答案设定脱离语境。学生可以凭借自己记忆的语法结构、单词和固定搭配等直接选择出相对应的答案,这种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的模式并不符合社会发展对语言人才的需求。

2.文本素材缺乏真实性

尽可能地使用真实的素材(Evelyne BERARD,1991)。显而易见,在法语专业四级评估中,我们的素材是学术性、教科书样的文本。

我们以阅读题型为例子。一些“陈词滥调”的主题常常被拿出来做阅读能力的评估,比如说女性的角色,食物偏好,使用手机的危害等;或者是为了考察学生的某一语法能力如比较级的用法而选择的某些一系列比较主题。在2014年的法语阅读《Comment manger les Français?》就大量地考察了比较级和最高级。

真实素材应用于语言教学中的困难往往来源于简单性与真实性的矛盾所致。但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并且尽可能地去收集一些真实的资料用于教学、学习和评估当中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真实的语言素材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另外,真实的素材(书面、音频、视频等)让使用者将文本内容的输入和自身语言能力的输出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我们不仅能够在语言方面得到练习,更多的是我们也能在语言的应用方面得到发展。(Bérard,1991)。总之,真实的语言素材才能使语言学习者把语言和真实社会环境有效地结合起来。

3.口语能力测评的缺项

口语能力的测评是语言评估最基本的(Blanche-Benveniste,1997)。从社会的层面来说,口语的使用是无处不在的:面试、招聘、日常社交等等都需要我们去表达这门语言,而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在口语测评中的缺项使其“准确性”受到质疑。即便是口语与书面语有许多的共同特征并且都共享着一个语法系统,但口语中培养的社交互动能力却是书面语无法替代的。牺牲口语的测评而偏向于笔试的测评充分说明了法语教育的现状并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发展。

四、结语

评估作为语言教学与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言的学习、学生能力发展、教学大纲的制定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在“面向行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意识到法语专业四级评估考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过度重视词汇的记忆、句型的分析而牺牲了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语言能力的输出上不能与现实社会接轨。当然,在特殊的中国语言环境之下,评估体制的改革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如何运行口语评估?如何选择合适的真实素材?等等仍然是有待我们去研究考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