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庆富
(山东交通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未来。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的主力军和重要组成力量,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品质,能担当时代责任,有超强技能,有品德修为,是新时代辅导员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
从工作性质出发,正确认识“辅”,辅导员岗位具有其特殊性,辅导员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党委工作的助手,要求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派。要树立是党的工作者,要落实学校的各项决策,各项业务。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要加强思政教育进课堂,要把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所孕育的精神内涵和实质挖掘出来,引导学生进头脑。
从工作方法的角度正确认识辅导员的“导”。首先是政治上的引导。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基本形势,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和法治。
其次是思想上的引导,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坚守意识形态阵地。辅导员责无旁贷的要作为意识形态最前沿的哨兵。思想决定行为,思想引导间接的需要管理好学生的行为,鼓励什么、抵制什么,旗帜鲜明的摒弃什么,负有教导职责,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睁大双眼,随时捕捉和把握学生细微的变化。再次是心理上的引导,每个学生因成长经历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性格、爱好、特点和兴趣。大学又是学生情感世界比较丰富的阶段,情感在很多情况下又是并存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存在等,在这些关系网中,学生属于新手,没有经验,算刚起步,学生在探索,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很多人都想找一个可以信赖和依托的人,辅导员和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的动向,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沟通技巧,练就过硬本领,以乘风破浪的优势迈进这个社会,这都需要营养组合型引导,需要守护好他们成长的方向。最后是就业指导.辅导员要从引导学生科学做好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社会需要和专业指导,教会学生做到知己+知彼+抉择+规则,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时代特点,引导学生比较顺利的走向社会,这是辅导员工作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站。
辩证的看,从辅导员工作主辅二重性出发,既是辅助的又是主导的。辅导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要会转化、挖掘、融合、深入,要不断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辅导员是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要敏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要深入学生中间,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通过朝夕相处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要把具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负面因素化解于萌芽之中,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辅导员是大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督导、帮助、检查,甚至共同学习进步,辅导员要备好课,上好课,要不断复习,巩固,要勇于探究方式方法,让学生成长成才。
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思政课既要有惊涛拍岸的气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的要求如此,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更是如此。要让工作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亲近学生,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在学生心里要有足够位置,要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要有大爱、仁者爱人解决学生所求、满足学生需求。
辅导员要把关爱写进学生心里,学生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寄托和希望所在。辅导员要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走近学生们的生活中,知道他们的喜怒哀乐,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要让学生感受到爱,并学会让他们主动去爱。辅导员要在这份爱中坚持精准施策,拓展走进学生心里的方式方法,例如会讲故事,讲道理,能讲出深厚情感,能打动学生情感,能震感学生的心灵。
辅导员要把家国情怀融进学生心里。辅导员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陶冶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运用艺术形式或其他有效传播方式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成为自己和身边每一个人的坚定信念和精神依靠。[1]
辅导员要用网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使用网络的时代已经成为主流。在日常的学生管理中,学生可能因为自身性格、事情隐私、勇气不足等原因,很少与老师直接交流,此时的网络虚拟性起到了桥梁作用。师生可在网络中抒发个人的情感,交流心得,吐露心声,能很快取得学生信任。另外网络中师生之间的语言也不会太“拘泥”,比如“亲,童鞋,肿么了”,师生很快可变成同类,变得亲密无间。随着网络载体的不断出现,师生交流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增加了联系密集度,辅导员更容易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2019年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2019年国务院推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的思政工作不断有新的理念和要求,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2]
辅导员要珍惜党和国家给予的机遇和挑战,树立全心全意、对事业忠贞不渝的观念。把工作当成毕生的事业去做。例如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的“厅级”辅导员曲建武。始终围绕学生,贴近学生,关照学生,以学生为轴心。三十多年来,彰显了什么是全心全意,什么是服务学生,什么是一生的追求。他曾说:“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学生工作,我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片原野上划上我人生的句号!”
辅导员应学习这种忠贞和奉献精神,享受这份可改变学生思想和行为,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岗位。辅导员要正确理解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三因理念”。要引导学生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实际行动,要有坚韧不拔的耐心。要引导学生勇敢的创新创造,只有创新才能提高效率,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引导学生绽放年轻人的激情。要引导学生矢志艰苦奋斗,有年轻人的风貌。要引导学生练就过硬的本领,学生要有专业知识,要有技能素养,要有实践经验。要引导学生锤炼高尚的品格。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弘扬爱国主义情操,倡导家庭美德盒个人品德。要引导学生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辅导员要做到将社会,家庭、学生、学校相结合做到全员育人。要做到在大学生入校上好开学第一课到毕业上好毕业最后一课的全过程育人。辅导员要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包括评优评奖、资助育人、勤工助学、综合素质测评等把思想政治教育孕育其中,做到全方位育人。
我国已经进入中国发展史上新的历史方位,即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必有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力量,辅导员要正确理解岗位职责,熟悉思政工作相关文件和工作要求,要会总结经验,思考方式方法,提升服务理念。辅导员要走进学生心里,温润如玉的开展工作,成为学生得以信赖和依靠的人。辅导员要把这份工作当做事业,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全心全意为学生的一切服务。此外,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无畏风浪,直面挑战,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进发。”辅导员要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奋进者,天道酬勤,厚积薄发,国家的未来蒸蒸日上,我们都应该在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