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娇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雩山中小学,江西 于都 342300)
古诗文有着深厚的内涵,充满崇高的精神,蕴含着古人的智慧,阅读面比较浅的初中学生很难做到全面、深入理解。所以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优化思路里,学界提出了几种优化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从心理层面和实践层面入手,植根古诗词学习理念,进而帮助初中生学好古诗词。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导人是否引人入胜,直接影响学生对这节课是否感兴趣。不少教师在导入古诗词教学时一般都会涉及到作者的有关情况,如古诗词的作者的简历、创造古诗词的背景、古诗词的内容、古诗词的情感等等。如“昨夜西风澜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古诗词是创作者的呕心沥血,是他们独特人生体验的结晶,但是这些内容直接向学生介绍的话,学生会感觉到很枯燥,而且在课外资料丰富的今天,学生也很容易地找到这些内容。在导入环节,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导入时创新形式很重要。比如,教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导入,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以前学过的咏月诗句以及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切入到(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教学。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在我们教学古诗词时,不能过多地延伸教学内容,而忽视在有限课堂内的教学任务。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篇章作为其中的精华部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积淀也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无论经过了多长时间,这种情感同样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古诗词本身尽管字数不多,言语简洁,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十分完整的,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寄寓哲理,都有一定的技巧所在。因而,古诗词实则是作者表达情感的载体,只要让学生静下心来就能发现其中的深刻内涵和动人的情感。如在进行《水调歌头,中秋》这首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对弟弟苏辙的挂念,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美好寄托和祝愿,将个人血缘亲情上升到一种全人类的情感寄托,学生应当要从中看到作者的博大胸怀。而《迢迢牵牛星》一诗又描绘了一种古典神话传说的美感,语言平白浅显,情感基础跃然纸上。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先让学生明白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接着带领学生投入其中感受情感的表达方式,从而在无形之中提升思想道德意识和情感表达方式。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在这样的情感引导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冷漠的态度,无法表达出深刻的情感,进而让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讲述中感受到诗词的情感之美,自然也就不容易形成敏锐的情感触觉。因此,教师在往后的教学中,需要形成独特的情感引领特色,独树一帜,通过运用不同的情感分析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和感情,从而在学习中深化自己的情感表达。
评价方式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语文教师不仅要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还要对评价方式进行积极改变,让评价方式更加具体化、合理化。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去学习古诗文,学生会基于欣赏的角度去阅读古诗文,而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古诗文进行背诵。在实施教学评价的时候,教师不要拿“标准答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限制,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对学生给出的不同见解表示赞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实际上,对古诗词学习的探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火热的话题,特别是在教育改革的督促下,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理性来看,我国的古诗词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成效颇丰,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也无需着急,以现存问题为导向,逐步进行改进即可,慢慢就会出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