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020-12-07 16:51:38姬恒文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姬恒文

(新疆库车市第七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新课标十分强调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开端,也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对于学生交流思想、合作解决问题具有极大的影响,这将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学好数学非常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

一、发扬教学民主,促进学生表达交流

在课堂上,面对所有同学阐释自己的观点时,有的学生难免会产生畏难的心理,会担心自己表达不清楚遭到同学嘲笑或者老师的批评。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切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学生犯错,学生说错了可以改正,存在疑问可以主动提出,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展开讨论。同样地,如果教师出现了错误也要允许学生提出质疑。教师要学会适当地故意“犯错”,使学生在发现错误、指出错误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而且营造了一种民主氛围。课堂和谐气氛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中,并体会成功带来的愉悦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打开思维的大门,积极思考、主动表达。其次,在对学生表达进行点评时,我们要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如“你说得很清楚”,“说得很准确”,“你表达真有条理”,而不是以“说的不对”,“你说的很差劲”等批评的言语予以评论。如果学生表达过程中出现错误,有些学生起哄或不留情面地指出错误,教师应当及时制止,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以便于形成融洽的氛围。

二、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促使学生语言表达的规范化

小学生在进行表达时往往趋向于随意,缺乏数学语言表达应当具有的严谨性。如教师提出问题“找出你身边的长方形”,学生回答:门、窗户、课桌、书。这种回答是极其不规范的,如果教师不及时纠正,会使得大量学生的举例都存在问题。因此教师需要注意指导学生严谨表述:门的表面、窗户的表面是长方形。又如在学习《倍的认识》时,课件出示农场里有2只公鸡,4只母鸡,8只小鸡。教师提出问题: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谁的只数多,谁的只数最少。还能知道什么呢?有生答:小鸡的只数多,公鸡的只数少,小鸡是公鸡的4倍。教师马上予以指正:小鸡只数是公鸡只数的4倍。这样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规范表达,学生在其后的表述中就会趋向于严谨。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严格要求,针对学生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及时指正,也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去纠正同学出现的表达问题,促使学生在表达时倾向于规范化。

三、通过对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语言的准确性

学生仅靠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是难以提高语言的准确性的,只有通过阅读与标准数学语言的交流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的表达和交流能力。而教科书是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事实的典范,它不但是传授知识的教材,也是学习标准数学语言的教科书和工具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许多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概念中少说或多说一个关键性的词语,都有可能把原意改变,给学生学习带来麻烦,造成错觉。如四年级“商不变的性质”中的三个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零除外”,缺一不可。所以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教材,也使学生逐步熟悉数学语言的表达方式与叙述特点,让学生多读多练,多记熟记一些数学常用语,不断地积累准确的数学语言,为逐步养成严谨、规范的表达习惯打好基础。

四、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表达之间的等价转换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可以相互转换,多重表达灵活运用,有时候同一内容还可以用不同的数学语言形式来表达。例如在正比例意义的例题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既可以用长长的文字语言来完整地表达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时,路程和时间就成正比例关系”;也可以用具体的数据表格来呈现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用简洁的符号语言“路程:时间=速度(一定),”甚至可以抽象出“y/x=k(一定)”的纯符号语言来表达它们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在学习过程中,三种语言表达形式综合运用,图形语言的直观表达有助于形象具体地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文字语言的完整专业的表达能让学生具体深入地概括和理解正比例关系;符号语言的抽象表达能让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顺利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学会抽象快速地判断数学中的其它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这三种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可以多重使用,灵活转换,这样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长期积累,循序渐进,而数学老师作为数学课堂的主导者,自然承担了这一重任。对于数学老师而言,只有经过不断地研究与探索,才可以使得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