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黎
(新疆且末县第一中学,新疆 且末 841900)
高中生物课程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都很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生物实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高中生物实验课的引入,不但能将抽象知识变为具体、直观,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而且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新课改提出生物实验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1]。那么怎么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从根源入手,了解目前的生物教学现状,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创新。
生物课作为副科,在课程安排上,课程量少。老师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教材内容及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上,那么留给生物实验教学的时间相对更少。同时由于实验材料、实验设备等不足也大大限制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双向的限制使得目前生物实验课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难以顺利开展,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知识讲解或者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展示实验。
因为受目前的教育状况的影响,以分数为导向,大多数的教师对于生物实验教学自身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知,生物教学该如何开展?生物教师对于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没有进行深入的探究,导致目前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之间落差较大,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无趣,教学设计不合理,不能够满足生物实验教学的需要,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成为了生物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阻力,导致生物实验教学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难以提升[2]。
一方面,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使用的有些设备花费较大,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撑。当经济条件不满足时,有些学校会直接取消相关的实验教学,那么相关的实验就无法开展。有些学校会选择购买部分重要的设备,那么学生体验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非完整的实验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高中学生较多,学校的设备有限,不能够满足人人都能做实验,有些仅能通过老师现场做演示实验,学生只能观察学习。这些都妨碍了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影响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实操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设计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定时组织教师培训,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做到对先进的教学方法有了解,明白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先进教学方法之间的差距,才能逐渐进步;定时组织教师参观实验教学做得成功的学校,多学习他人成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同时要及时总结、吸收,及时将他人的长处运用于自己的日常实验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更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古语说:好马配好鞍。有好的实验设备,好的实验条件,学生学习起来会事半功倍。学校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适当加大对于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为学生提供好的实验条件,为实验教学提供软硬件的支持,为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铺路架桥。
现代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课堂之上的学习,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生物实验的操作。建立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教师组织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通过低温的诱导,植物染色体的数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常见的绿叶,它的色素该如何提取和分离呢?当有些实验的试验周期较长或者当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不满足时,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思维,灵活进行实验教学。例如我们进行脂肪鉴别时,因为对花生处理的操作过程复杂,难度较大,实验条件不具备,后来我们采用花生的成品花生油替代花生组织进行实验,这样大大简化了实验过程,降低了操作难度。
在新课标中,对于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针对这些改变,我们教师对于课堂的整体设计应随之改变。将生物实验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生物实验课之前布置好相应的内容,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实验开始后,老师在旁边加以辅助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每一步的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意义何在?各个步骤之间有何联系?实验过程主要由学生进行完成,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
本文针对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现状:不能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与现代的实验教学方法之间存在脱节,实验设备和实验条件不能满足生物实验课的需求等现象,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首先转变教师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其次,加大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最后我们提出了课上+课下灵活教学,以及采用翻转课堂和生物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做到以上几点,生物教学质量就会大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