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帝刚
(四川省广汉市连山中学校,四川 德阳 61830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阶段各学科教育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大环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将教材中的重难点以简单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和压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质量和效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仍不成熟,想象力和思维仍然处于发展期,不能独立掌握数学教材中较难的知识,而教师使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繁杂的概念变得直观,而且可以使解题方式简单化,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消极变为积极主动。
数形结合是一种用数与形相联系结合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展示出来的直观性教学法,如果学生切实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在做题过程中细致审题,将题目中较难理解部分用图形转换出来,再根据教材内容打开思路,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则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不仅可以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初中时期学生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数形结合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教师通过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使学生在解题中寻求适合自己的思考方式,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迎难而上[]。
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来说,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学生来说较枯燥乏味,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甚至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数形结合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变得具体直观,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繁杂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会使学生在学习时没有头绪,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使数学知识变得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易于整理和归纳。
数与形在数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数形结合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拓展思路,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法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课堂氛围,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法进行课堂导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有趣性,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函数时,教师可以先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图像画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不同之处,再学习不同函数的不同性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掌握函数知识。
初中学生以兴趣作为一切事物的出发点,数学中的概念和公式较乏味,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将数形结合法融入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图形表达数学概念,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时,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概念,就可以用数轴表示出来,学生直观地了解其概念,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反数和绝对值的理解,为以后的有理数运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阶段学科增多,数学课时相对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将会减少,课堂时间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练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提高效率。如果学生在课后练习中不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会导致学生在某一部分形成知识空白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融入数学知识进行解题。例如,在学习第六章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后问题,让学生在解题时画出相应的坐标图,再根据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养成画图的良好习惯。
数形结合法不应该只运用在解题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运用数形结合法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像将抽象的函数直观地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和记忆。在解答“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10),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面积等于5,求一次函数公式。”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一次函数的图像画出来,再根据题目解答,可以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
总而言之,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法,将知识直观的呈现给学生,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养成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习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