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萍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1.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加。
2.情感更加丰富多彩,逐步趋向生刻而稳定。情感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比较突出。对生活与活动充满激情,朝气蓬勃,善于明辨是非,有理智感,但有时也有盲目、狂热、冲动,不计后果。
3.自我意识逐渐成熟,遇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多自觉性,少盲目性。渴望别人关心了解自己的成长。自我评价比初中时更现实、客观、全面。
1.音乐审美态度就兴趣而言,多数喜欢流行音乐。上课时感兴趣的内容愿意听愿意学,不感兴趣的内容消极对待——干别的或睡觉。与初中生反差较大,初中生不感兴趣,就用“捣乱”来干扰。
2.音乐感知正在逐年提高。要想使音乐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要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气氛。
1.在教育观念上,确立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沿着新课改的思想前进。
2.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学习借鉴综合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借鉴,即学习借鉴我国教育历史进程中各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精华,并合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综合创新,即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3.在教学内容上,倡导音乐与相关文化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知识面。
4.在教学形式上,创造多渠道的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1.寓教于乐原则。教学都具有教育功能,音乐学科更具有寓教于乐的优势,引人入胜,更可以轻松地使用一些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在乐于接受、乐于学习的状态中进行。
2.参与活动原则。参与音乐活动,是帮助学生进入音乐的最佳途径。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活动,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学生亲身参与音乐活动,既能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又能在音乐活动中锻炼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性原则。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的情感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坚持情感性原则,决定了音乐教育必须遵循音乐艺术的这一特殊规律。
4.科学性原则。音乐艺术本身具有科学性的,而作为以音乐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就更应突出其科学性。
音乐与影视
1.在欣赏影视音乐的过程中,对这一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获得丰富的体验与审美的享受。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影视音乐的基本概念及特点;能辨别影视音乐中的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等几种常见的类别和形式,并简述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3.为影视配音乐。
1.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影视音乐,首先我要考考大家,我唱,大家说出我所唱曲目的名称,并告诉我它是哪部电视或电影中的歌。
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什么这样红......”
生:“《冰山上的来客》”。
师:“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生抢着回答:“《西游记》”。
师:很好,这些都是大家喜欢的影视歌曲,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了解影视音乐。
2.导入新课
影视音乐是什么?影视音乐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视音乐在影视中不可缺少?
(1)简介影视的由来,播放视频——有声和无声电影,对比观看后让学生说体会。
(2)播放三段视频让学生依次讨论每段视频中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卓别林表演 (音画同步)
《与狼共舞》猎牛场景 (音画平行)
《辛德勒的名单》屠杀场景 (音画对位)
学生很快总结出一和三分别是统一和对立的关系,经老师引导,学生很快做出判断,理解第二种是平行关系。
(3)再通过两段视频——《泰山》星星发现泰山那段儿和恐怖片片段让学生讨论总结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生:“烘托气氛;预示剧情;设置悬念;塑造形象......”说出了音乐在影视中的很多作用。
老师继续以《泰山》为引导,同学们分别了解了影视音乐中的主题曲、主题音乐、插曲、场景音乐、片尾曲和背景音乐。最后,老师放了许多大家熟悉的影视歌曲:“枉凝眉”“好汉歌”“我心永恒”......大家都一起跟着唱,将本节课推向高潮。
3.实践活动——我为影视来配乐或我为音乐来表演
播放一段武打视频,同学们用口技编配着各种效果,引起一阵阵的笑声!
播放一段“猪八戒背媳妇儿”的音乐,同学们积极参与表演各有所长,还有所创新,更是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小结:这节课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师生融为一体,配合极好,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积极思考、讨论老师布置的每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且都落落大方毫不拘谨,发挥想象勇于创新,让我觉得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同时也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音乐欣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学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拓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还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新课改要求的趋势下,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知识层面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喜好的音乐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并据此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因势利导,尽可能挖掘出大家共同的兴趣点依次为基准开展教学,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探索美妙音乐世界的“引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