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国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第二中学,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基于新课程理念要求,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初中德育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研究课题。新时代的心理健康引导方法需以解决传统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问题和不足为基础,以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现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的个性化、全面化应用为核心,从而提升教学工作成效。
对初中生来说,“三点一心”是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三点”即健康生活、道德品质以及法制观念,一心即责任心。互动式教学模式重在“互动”两个字,就是以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人的健康心理品质为核心内容,以直观、有趣的教学形式为核心教学方法,通过良好的学习互动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思想认知,渗透行为教育引导学生产生生活、学习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正向引导是要转化学生不良的学习态度和消极心理,将其转化为自我成长的动力,从而收获健康生活,形成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
课堂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优化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乐趣,是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思路,下面,笔者以教材为例进行分析,谈一谈如何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和反思。
教师需深度了解学生的一切,包括家庭生活、人际关系、性格脾气等,只有了解了这些之后,教师才能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案。老师在掌握综合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强调积极心理因素的渗透,这样,学生心理上的问题会有效解决。比如在教学《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时,对于学优生嘲笑学困生,富孩子欺负穷孩子等情况,教师可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可开展“假如我是你”角色扮演活动,两人一组,学生身份互换后体会他人行为对自己造成的心理影响(有好影响也有坏影响),以此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不尊重他人的错误行为,学习如何尊重他人,从自尊自爱的角度出发,引导其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
比如在教学《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时,教师可以开展“我来谈心事”活动,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所遇到的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学生说过生日吃蛋糕是最快乐的事情,而没有爸爸妈妈陪伴是最伤心的事情,有的学生说考个好成绩是最快乐的事情,而成绩不好是最伤心的事情等等。而无论是哪种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宽容,让自己获得幸福呢?”这一话题,引导学生从“宽容”的角度解读快乐和伤心之事,比如要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懂得体谅他们的辛苦,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懂得宽谅自己并以积极心态努力学习。
有意义的心理活动非常多,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成熟度选择适合他们的心理健康活动。责任心培养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此处以《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为例进行分析,从目前的分析来看,部分初中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不喜欢学习,那怎么办呢?教师可引导其反思不喜欢学习的原因,记不住?不会学?还是没兴趣?根据问题想办法,比如学生因为知识难度太大而学习兴趣不高,那教师完全可以让他们由易到难学习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提升学习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走出心理舒适区,主动接触新知识,从而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此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方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列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长期贯彻落实下去,自然就能收获好的结果。
综上所述,初中德育教师需通过科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才能克服传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短板,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所以,初中德育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践行德育知识,从而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