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行政型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集中统一,对于教学统一管理具有一定作用,但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行政色彩浓厚、学术权力少;二是共性管理多、个性化管理少;三是低层次管理多、高质量管理少。其中低层次管理是指主要满足于教师的教,缺乏学生学的反馈,这种单向式的教学管理与当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是相悖的。本文以学生的教学反馈为中心,提出完善体育教育专业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议。
教师的教是本科专业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备课与上课,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师最基础的工作,作为每一个教师理应根据学院的规章制度,履行教学责任。
学生的学是主体,教师教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因此以灌输式为主的传统教学是违背教学原则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世界观等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是低效的。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教必须依赖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必须有所反馈,只有师生在教学中产生互动,教学才能相长,教学才能达成理想目的。
教学需要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教学,仅凭教师的自觉是不够的,如果放任自流,那么没有责任性的教师则可为所欲为,这样的教学既达不到教学目标,也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教学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学院领导对教师的教学督查、学院督导对教师教学的督查、教学信息员对教学的反馈与学生对教学的反馈等。
很多院校均建立了院领导听课制度,但经常不能落到实处,一则是学院领导繁忙,无暇听课,二则没有稳定的听课制度。从而导致了学院虽然有领导听课制度,但不能常态化,时有时无,反馈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建议学院领导以身作则,把教学工作视为学院成败的生命线,建立稳定的常态化的听课制度,认真执行学院的教学制度,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榜样作用。
学院均有成立了数名不同层次的教学督导,他们是学院教学的骨干力量,是学院教学的代表,对教师教学质量有很高的发言权,因此,要充分发挥校院二级教学督导的作用,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管理好学院的教学。要发挥他们的价值,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学院领导要高度重视,因为教学督导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起到督查、监督、反馈的作用,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不可或缺的主要力量;其次是尊重他们的工作,聆听他们提出的教学建议;第三,支付他们应有的工作报酬,激发他们教学督查的积极性。
教务办人员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督查力量,学院应建立定期教学检查制度,主要检查教师上下课是否准时,教师上课是否带齐教学文件、学生到课率、学生上课纪律等情况,这些情况虽然不是教学质量的主体,但也是教学基本常规,不可忽视,对于上课迟到早退的教师,一旦查到,不能隐瞒,要如实汇报给教学院长,做到秉公办事,公正公平。因教务办的工作人员有限,可采用轮流检查的方式,也可聘请部分教师参与,支付相应的报酬。
有很多学院建立了信息员教学反馈制度,但效果不佳,名存实亡,其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员责任不明,导致信息反馈有误。信息员应该是从学生班级中挑选出来的成绩优秀、责任心强的学生,但有的学生并不履行自己责任,不敢得罪老师,因此,其反馈信息也不够准确。因此,学院领导对信息员要进行培训,要求信息员认真履行自己责任,通过填写表格把每一节课情况记录下来,包括学生出勤率、上课纪律、教师授课难度、师生互动、同学对课程教学接受情况等,并每周向学院教学秘书进行反馈,有特殊情况可及时汇报。教学秘书则将一周情况向教学院长汇报,教学院长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学生的教学主体,他们的教学感受、意见与建议是十分宝贵的,但通常情况下,学生的教学反馈建议基本没有发挥作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过于权威,打压学生的现象严重;二是学生不愿得罪教师,不愿提出相反的意见。
学生的教学反馈与信息员的教学反馈有所不同,信息员的反馈意见有限,仅代表了个人意见与部分学生的意见,不能全面客观地反馈全体学生的意见,因此,因鼓励学生个人提出教学反馈意见,让部分学生有说话的机会,提建议的地方。基于以上现状,笔者建议学员应成立学生教学意见反馈小组,专门处理学生的教学意见与建议,并定期组织各个层面的学生,特别是一些中等以下的学生,听听他们的教学建议,并把他们的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
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对于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但要把它们落实到位,尚需要学院领导层面、教师层面、教管层面、学生层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