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2020-12-07 16:51:38张兴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张兴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四中学,宁夏 中卫 755200)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消化吸收全部数学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很大一部分中学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枯燥无聊,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倘若学生的这一认知依旧根深蒂固,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始终滞留在瓶颈。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理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竭尽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形式单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科探讨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过分注重测试分数

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把课堂的侧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甚至会采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采用文科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数学公式甚至习题,而不注重锻炼逻辑思维,舍本逐末。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

众所周知,仅仅凭借课堂上的老师热心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老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如互动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新课改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讲授中心对称有关内容时,老师以“什么是对称图形”引起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老师在引导之下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后让同学举一些身边随处可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或者是动手创作,发现随手的中心对称图形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学生也要及时评判是否符合中心对称图形的要求,夯实数学基础和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场景模拟,趣味情境激发其参与积极性,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经验,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简单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应用知识解决难题的快乐。

(二)合理划分重难点内容

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学科复杂抽象,这种现象在所难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划分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体来说,重难点内容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的内容,明确了划分这些内容,教师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效率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明细学习侧重点,强化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改变独立学习的状态,与组员合作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认知,促进初中数学资源的共享。利用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难题展开探究实践,从而激发起学生数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兴趣,形成高效、有序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四)测试反馈,巩固课堂所学

高效课堂的建立,离不开知识的复习巩固,只有在课堂认真学习,课下及时复习的基础上,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意义,而检测反馈才能让老师正确认识到教学效果。老师也可以将检测过程融入课堂之中,创新测试方式,如设计课堂解题比赛,将试卷内容公开进行抢答,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同时让学生看到彼此之间的差距,在参与过程中思考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更能刺激其自主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可以课上给出一道题目,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进行证明,并尽可能探索多种证明方法。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我们熟知的计算能力、大脑开发法等,它也对学生的竞争意识、细心程度、应试能力等提出要求,需要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根据场景所需去深入考虑题目信息,顺利解出题目答案。

(五)丰富教学手段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为根本目标,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加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更加灵活,或者说,教师可以将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发扬光大,适度采取分层教学,尽可能保证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发扬个性。

总结: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数学教师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方面做出改进,着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