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广西 崇左 532200)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但是由于孩子和家长的立场以及思想观念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语言和行为上的摩擦和碰撞,面对亲子之间的种种冲突,家长必须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化解,否则对孩子和家长双方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有益,无论是心灵上还是行为上都会有一定的帮助,所以家长要学习正确的处理方式来化解亲子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
由于家长和孩子在生长环境,人生阅历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水平不同,在共同生活地环境当中,便常常会引起语言方面的冲突。再加上当下很多的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导致脾气都比较暴躁;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会十分的烦躁,这共同导致了父母子女会在一些小问题上产生分歧从而逐渐激化,严重便会出现语言上的正面冲突。很多时候家长面对学生学习或生活当中的一些小问题,采取纠正的方式不得当或者语言态度不够温和,都会使子女不耐烦,以上都是引起亲子关系语言冲突的原因。
有很多的家长面对孩子做错事情的情况,都会对孩子进行责骂和训斥,甚者还会进行身体上的责罚。这种行为大多表现在男孩子身上,由于父母的口头教导没有起到规范孩子行为的作用,便开始了对孩子的责骂和打击,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在根本上是错误的,也不符合当下教育孩子的标准,打骂孩子不但不会让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甚者还会引起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互相打斗,造成严重的后果。[1]
小学时期是孩子初步认识世界的阶段,孩子会通过课堂、网络、书本等各种渠道了解关于社会和生活的信息,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家长和孩子之间发生语言或者行为上的冲突之后,还会引发一些潜在的矛盾,例如:离家出走,自闭症,冷暴力等等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不爱说话或者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而进行语言或行为上的打击之后,将会使孩子在日后的生活当中更加的冷漠。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还比较单纯,对于父母的教导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孩子会逐渐的进入叛逆期,不愿意让家长继续的管束,便容易引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摩擦。大孩子会有安排自己时间的诉求,家长要一定程度的放松对孩子的管理,例如:孩子如果想要出去玩耍放松心情,家长如果不放心的话可以让孩子定时回一个电话,而不要时时刻刻监管孩子,给孩子适当的个人时间。还有面对孩子成绩下降的问题,家长不要直接责骂,可以和孩子进行交流,询问孩子学习上有遇到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提高成绩。[2]
有很多的家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打骂自己的孩子,但是这种行为必须得到严格的杜绝。例如:很多的家长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都是以学习为主,面对高压的学习环境,家长会强烈要求学生除了学习以外不允许发展其他的兴趣,对于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模型或者看课外书等兴趣爱好时,家长不可以强制没收或者对孩子进行打骂,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沟通并告诉孩子当下学习的重要性,与孩子商量解决的办法,共同制定学习和兴趣结合的合理方案。
引发父母和子女之间各种矛盾的主要表现是双方的立场和思想观念不同,想要有效化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就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父母可以去了解和发展孩子的共同爱好从而建立有效的沟通,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从而巧妙的化解矛盾。例如:有的孩子喜欢游戏和赛车,家长可以去了解这方面的内容,然后和孩子沟通,一起聊一聊游戏的技能之类的话题,从而使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3]
总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要在生活中为孩子做榜样进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和孩子之间无论是存在语言、行为或者是隐性的冲突和矛盾,家长都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化解。从各个方面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矛盾产生的原因,发展与孩子的共同爱好从而拉近亲子距离,与孩子真诚的交流进而消除亲子之间的矛盾,让亲子关系更加的牢靠,从而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快乐成长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