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满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公路养护中心,广西 桂林 541500)
公路养护作业的主要特点为“点多”、“线长”以及“面广”等,且工作地点呈现流动分散的状况,需要具备专用性强的养护设备[1]。但是,基于采购工作开展过程中,却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采购部门设置不具合理性等等。为了提高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及质量,因此本文围绕“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监督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部分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预算缺乏重视,在采购项目报批方面,通过“自下而上”的模式上报到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并未事先做好摸底工作,使得预算未能细化制定到特定的部门,进一步使得相关部门出现“多报、漏报”的问题[2]。此外,基于编制采购预算过程中,部分单位采取利用自有资金采购的方式,使资金支付出现纰漏。由此可见,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非常关键,也便于采购资金的监督。
部分单位领导存在认知错误,表明采购最后需财务部门进行付款,使采购职能设置在财务部门,表明这样能够使部门沟通成本降低,利于采购计划的及时实行,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然而,在管理、采购两者之间不能分离的状况下,与“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的规范要求相违背,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对采购行为监督不力。
部分公路养护事业单位在相关机械设备采购验收环节,例如:压路机、切割机、摊铺机以及灌缝机等,因验收格式规定及程序要求缺乏统一性,加之经办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使得采购项目验收不够规范,使监督流于形式。
如前所述,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采取有效优化对策。总结起来,具体优化对策如下:
一方面,公路养护事业单位需对政府采购预算加以重视,做好采购项目事先摸底工作,将预算细化至指定的部门及项目当中,预防各科室多报及漏报问题的出现。针对采购预算,需报送采购项目,并对采购资金来源详细填写,针对部门采取养护道班建设等相关专项资金采购的机械设备,基于采购预算编制过程中,需使用专用资金进行采购,避免资金支付环节发生问题。另一方面,做好采购监督管理强化工作,针对采购项目、人员、结果以及验收工作人员,均需接受大众的剑盾,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与此同时,对内部审计职能进行强化管理,认真审核采购相关信息资料,针对政府采购相关问题,及时反馈处理,确保采购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对采购部门进行合理设置,采取管理监督部门与采购部门分离的方式,使采管与“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规范要求相符。与此同时,对采购运行机制加以完善,对于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来说,需以上级部门相关文件为依据,根据公路系统具体情况,对健全的采购流程加以制定,包括采购需求确认、采购预算编制、采购方案实施、采购合同签订以及采购过程监督等等[3]。以采购需求确认为例,需结合现状具体情况,并考虑未来公路发展趋势,在养护车购置过程中,需对现有养护用车的数量、油耗、里程等情况进行核查,进一步确认有无购置的必要,使盲目、重复采购行为的发生得到有效预防控制。
为了优化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需加强采购验收质量控制。一方面,及时构建采购验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采购人、质量检测机构人员、供应商代表人员、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代表人员以及监督部门代表人员等等;该小组需以合同条款为依据,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规格、型号、尺寸大小、生产资质、日期等等信息进行仔细核对,保证质量验收达标;针对质量验收不达标的物资,拒绝投入使用。另一方面,需对采购物资后期服务进行考量,以公路养护相关路段所需电子监控设备的采购为例,由于该设备的专业性强,需保障后期服务质量,不仅仅需要审核其售后服务条款,还需要模拟设备故障问题,播放售后服务电话,对电子监控设备产品的售后服务态度、行为进行审核。此外,采购验收完毕之后,需出具详细的验收报告书,由验收小组相关负责人签字后归档处理,以此保证采购验收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潜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够细化问题、采购部门设置不具合理性问题以及验收手续缺乏规范性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细化,并加强采购监督管理;同时,对采购部门合理设置,对采购运行机制加以完善;此外,加强采购验收质量监督与控制,以此提升公路养护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及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