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哈尼沙·阿不都为力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文化馆群众文化办公室,新疆 柯坪 843600)
近年来,中央对文化的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愈来愈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重很大,农村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体自身的发展,而且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如何加强农村现代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业余生活,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为和谐新农村的不断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文化自负和文化自卑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传统农村文化被认为是愚昧、落后、封建代表的现象,相对于城市主流文化,农村文化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受城市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乡村文化中的恬静、自然的文化秩序逐渐消失,转而被利益至上、金钱至上的文化价值观所替代。此外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导致学生习惯性运用所学习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错误地认为农村社会的地方性知识、民间传说、礼节习俗都属于不合理的范畴,否定传统农村文化,严重阻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诸如广播、互联网、电视等大众媒体在农村社会普及率逐渐上升,其在节目中所宣传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也会对乡村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威胁,久而久之,农民群众逐渐认同了自己所处的弱势地位,习惯性否定传统的农村文化,失去了主动创造与传承农村文化的能力与动力,阻碍农村建设发展,暴露出文化自卑、文化自负等问题。
只有基于物质基础所形成的农村文化自信,才能够有效保证农村文化的持久、可靠的传承,所以必须要从科学角度发展农村,在保护与恢复农村原有的文化环境与自然生态秩序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乡镇企业与私营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让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可以拥有工作,促进更多的农民返乡支援农村建设。随着大部分农民群众的返乡工作,会使得本地现代化建设速度大大提升,还能够使得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客观角度获得支持。农民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后,使得其不再关注基本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合理引导,使得其能够正确认识农村文化,提高自身对于农村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可以在农民较喜欢聚集的区域,设置相关的滚动宣传牌或宣传栏,采取文字、语音、图片及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该农村地区的优秀农村文化,同时也需要指出所存在的农村文化糟粕,让农民群众逐渐认识到农村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通过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生活内容与形式,促进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创新。
现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应当盲目照搬城市文化思想,而是需要从两方面共同入手,第一,深度挖掘农村文化中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提升农民群众对于本地优秀文化的自信度,使得其在面对不断渗透的城市文化时,可以表现的更为从容和坦然,在主动和积极同化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能够不断传承与发扬本地的优秀农村文化,避免受功利价值观念的影响;第二,要加强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充分应用,在保留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农村文化,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有效拓展农村文化的传播范围与途径,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村文化,促进农民深入了解本地文化,达到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例如:针对农村部分群体不识字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可以通过农村大喇叭、当地卫视频道、当地广播电台等媒体渠道,加强对于当地优秀农村文化的宣传;对于识字及可以熟练运用智能手机的群体,则可以通过张贴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的形式,吸引农民群众关注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平台加强对当地优秀农村文化的宣传。
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在农村物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要注重培养农村社会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农民群众的造血能力,以“服务型”政府替代原本的“全能型”政府,认真做好农村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传递与保存工作,加强修建农民娱乐、学习、运动与休闲场所,从硬件方面做好建设农村文化的技术工作,并结合上述措施,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让农民群众通过日常的交流、互动和学习,提升其对于农村文化的认知度与认可度,重塑文化自信,实现强化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目的。
农村学校是农村社会文化的中心,在重建与发展农村文化方面意义重大。农村教育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的文化功能,合理的选择、传递、更新和创造传统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必须要禁止出现离农性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农村生活相关知识与技能,加强学生对于农村情感的培养,促进农村学生与农村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形成本地文化自信心理,强化其对于本地文化的认同感。所以这要求农村青少年能够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生活中,只有与土地、与大自然直接接触,才会逐渐形成自然、朴实的农村情感;此外还需要突破乡村教育的价值预设,重新看待和审视农村文化价值,将传统的优秀农村文化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基于此开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校本教材,通过此形式强化农村学生的审美及价值教育,培养健全人格,为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及建设农村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建设农村现代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所以应当上下齐心、共同努力,重塑农村文化,以优秀的农村文化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奋发图强、努力劳动,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