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
(平略镇人民政府(水利站),贵州 黔东南 556000)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需要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特性,选择高效有序的质量管理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促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序繁琐,影响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当,都会影响总体施工中。因此,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建设过程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缺乏一套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责任制度,即使国家和行业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很多企业也无法完全执行,大多数建筑企业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目前,专业施工技术人员和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专业人员也少,对理论知识的缺乏,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管理机制缺乏灵活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高;也会因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缺乏管理经验,使得施工现场管理体制存在诸多缺陷[1]。此外,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责任心较差,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无序现象。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愈发完善,逐步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机械设备自身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结构设计过于理想化,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实用性比较差,或者结构过于复杂,操作繁琐。这些问题只有在具体施工应用中才能发现,从而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机械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机械设备的性能、型号、规格等都满足工程要求。此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条件复杂,现场环境也会对机械设备造成不同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要先进行场地勘察,掌握自然环境实际情况,从而选择有针对性的机械设备,保证施工质量[2]。
在水利水电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会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大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水利水电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育培训讲座的方法强化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除此之外,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发展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培训制度,将员工培训工作与员工的绩效福利等进行联系,能够督促员工积极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以及综合能力。特别是对新工艺以及施工设备进行引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对新的施工工艺以及新的机械设备有全面具体掌握,才能够保证新工艺以及新设备能够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借此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3]。
制度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参考和指导,因此,为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编制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于工程复杂,地形地貌特殊的施工位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应当更加严格。施工现场每位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从施工的细节入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比如:机械设备必须定期检修养护,保证机械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材料选择上,必须选择高质量材料,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进行抽检,保证材料的性能、质量、规格等都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建设精品工程。
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异常故障,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处理,避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否则不但无法保证施工质量,而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为改进机械设备的功能,保证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合理改进施工技术,降低机械设备检修的频次,延长使用寿命。在机械设备维护和检修中可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自动检测系统,对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监测,为机械设备的检修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解决问题,保证机械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4]。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部门单位,把工程质量作为项目管理的重点,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协调施工前期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结合施工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项目部,有序开展水利水电一期工程建设,使工程完善,经济美观,工程安全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