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

2020-12-07 16:51:38郭宏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郭宏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陕西 延安 716000)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形成发展概述

人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系基础上,随着经验体系的丰富发展,逐渐形成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体系、理念体系,并由此进一步产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人类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经过感性经验的积累、理性认识的沉淀,将某些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固定、转化为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于是便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体系。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总体来看,它经历了由不成体系到自成体系、由实践体系到理论体系、由经验体系到制度体系的发展;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来看,各自也经历了由分散到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在不断细化、分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整合。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从总体上呈现出系统化、体系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生成、发展的历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的水平和程度从一定意义上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水平与成熟程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与发展国家治理所需的价值共识

首先,在现代国家治理价值体系中,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治理主体合理的利益需求与理性的价值诉求,都应该得到平等尊重和充分表达。这是普遍价值共识达成的基础,同时也是充分调动蕴藏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之中的治理资源的基本前提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沟通民意、疏导矛盾和化解冲突的重要功能。在社会成员利益分化发生偏差时,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理性的对话、民主协商等方式进行及时有效的调节,在利益调节的基础之上凝聚价值共识。因而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价值体系建设中的利益表达功能、价值对话、价值协调功能,有利于最大程度吸纳和汇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治理诉求,激发社会力量的治理活力,形成治理的最大公约数,从而推动包容性国家治理的生成与发展。

其次,现代国家治理价值体系还应该是一种超越差异、凝聚共识的价值体系,与这种价值体系相适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在超越与引领中发展价值共识。如果缺乏一种超越差异、凝聚共识的治理价值体系,国家就无法进行有效治理、无法进行制度建设以致无法解决社会积存的问题,社会也就有可能陷入恶性的治理博弈中,导致治理内耗的产生甚至出现治理失败。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它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人们改造思想;它可以通过加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树立反映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崇高奋斗目标来激励和指引国家治理主体及广大民众超越局部利益与价值差异,发展反映共同利益的价值共识。因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帮助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协商沟通过程中寻求到利益和价值观的聚集点,减少思想冲突,增进价值认同,谋求治理共识,避免因认识差异而引发的人心涣散与社会动荡,而且能够用长远利益、共同利益、核心价值引领人们超越狭隘的利益观和价值观,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治理愿景。

三、基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要更有机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需要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上升到为党和国家提供思想指导、执政基础的层面来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体系尤其是思想领导体系、政治领导体系的建设,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体系供给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在制度体系供给方面,要进一步探索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进一步健全在全党全社会巩固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度认同的制度。

(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建设实现有机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它既要将党和国家的意志运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的方式体现在国家治理中,又要将人民的政治意愿与诉求凝聚为社会的思想共识与政治共识,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促进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要在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领域,更好地发挥政治表达、政治协商、政治参与的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自身的民主性与开放性。

结束语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要更充分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其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制度保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尤其要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