聿萍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陇西乡中心校,四川 雅安 625000)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加、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小组学习模式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是符合此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学习生活中,各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不同小组之间在英语学习上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最大程度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可以提前对本堂英语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预习时,如果遇到一些比较难懂或者用法、词性比较复杂的单词,可以勾画出来,在之后的英语课堂上,主动向教师提出,认真聆听教师的解答。各小组在课前的合作预习中,可以更好地将问题归置,通过小组内组员的讨论,自行解决一部分问题,将其余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在课堂上统一报告给教师,寻求讲解。另外,小组成员间可以相互纠正英语发音。同样,在英语单元课文的预习中,小组成员尝试朗读,找出拿不准读音的单词,彼此之间相互请教,实在不会读地做好标识,课堂上有目的性地听老师讲课。
在英语课堂的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学习。一方面,课堂上,教师会特别准备需要小组成员合作探讨完成的学习任务,各小组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进行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小组的带动作用,全体组员能够共同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比如,英语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课文背诵任务,第二天的时候,让同学自发上讲台前背给教师听,然后教师记录下来,给小组加分,最后公布小组排名。与此同时,还未找教师背诵课文的同学,可以在教师检查其他同学背诵时,请求已经被老师检查背诵合格的不同小组同学检查,背诵通过,则向教师汇报;不通过,则要求回去重新准备,再进行背诵。
新课改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要能够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发展成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效掌握每单元英语单词的正确读音。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具体内涵与实际应用的把握是否精准,是其根据社交情景,运用符合场景、地位、关系的英语语言必要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中依据课本内容设置的对话场景,可以使各小组成员之间配合更加默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口语水平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让学生在当前的汉语大环境中,有英语口语练习的情景,帮助学生在小组对话中体会到英语口语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口语练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小组成员之间的口语差距中,主动提升自己,找到自己英语口语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促使学生养成听英语录音的习惯,以及平时里会自然而然地留意一些英语视频和新闻,逐渐调整口语发音。
学习不只是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走,学习还可以在学生之间展开。小组合作正可以使学生之间彼此促进、内部完善。学习本来就是一种交互式的知识活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就是彼此进步的过程。比如,有的学生英语口语出色,但是读写能力较差,而有的同学读写能力出众,英语口语却不得要领。像这种情况,英语教师可以将英语学习方面互补的学生安排到一个小组中去,同时注意全班各个小组英语成绩和能力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现有的小组中全是英语学霸,有的小组没有英语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英语实力平衡配置的前提下,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从而提高班级整体英语水平。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英语教学,收交、检查作业都是通过教师给英语课代表发布任务,接着,课代表与各小组组长合作,作业、试卷、听写均先经由各小组组长检查,然后统一交到课代表手中,最后由课代表交给老师。如此一来,大大提高了收交任务的效率,责任具体落实到各小组组长,减轻了英语教师与课代表收作业的压力。同时各小组组长严格把关,组员人数远远少于班级整体人数,组长检查起来也没有太大压力。与此同时,还使组长责任感更强烈,服务老师、同学的热情更充沛,有成就感。
总而言之,将小组教学模式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效果显著。初中处于小学与高中的衔接阶段,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地位尤其重要,而小组教学可以令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促进英语课堂效率提高,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凝聚力、小组荣誉感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