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勇 何利明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1;2.成都市明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以基层党组织为堡垒,以社区居委会为平台,以社区各资源主体联合发展为手段。基层政府大力制定办法出台措施鼓励社区服务灵活发展,开拓资源渠道规范化运用公服资金、老旧院落打造资金等社区发展资金,调动组织社区社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辖区单位、企业、志愿者团队和居民群众等内部资源,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社会工作机构要强化自身专业性,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促进各资源主体的互动交流。
基层政府要根据社区现状建立社会组织孵化扶持、备案管理、组织运行等相关工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创投、公益平台补贴等方式积极引进专业社工机构开展社区服务。社区居委会要在专业社工机构的带领下大力培育本土枢纽型社会组织,一方面要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类型,注重将自娱互益性的社会组织转化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区社会组织,另一方面要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制度,提高组织专业性。
“三社”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认真落实调研走访任务,充分收集居民意见掌握居民的供需要求,重点将社区自治组织、党群干部、在校学生、特殊才能者培育发展为社区志愿者,利用组织渠道保持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社工要积极开展社区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的制度、活动章程,积极搭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将志愿服务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三社互动”最大的联结体是资金,即便社区服务属于公益事业,但公益事业本身也是要有资金成本的,公益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注入。基层政府要完善财务制度,通过政府拨款、慈善募捐、配套支持等多种形式拓展社区治理资金来源,要尽快成立社区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以基金管理的形式为社区公益事业“输血”促进社区公益服务转化,实现社区福利的良性循环。
基层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在奖金福利、职务晋升、精神表扬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社会工作者发挥好专家和导师的角色,从实操训练和理论教育方面不断推动社区工作者社工化,提升专业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居委会要构建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考核激励制度,探索建立社区专业社工绩效补贴同领办服务项目挂钩机制,对优秀社工、项目,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及项目进行奖励和资助。
按照城市规划有关要求,对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提档升级,具备办公、管理、服务、活动等多种功能。每个社区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为居民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文教卫生等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同时,整合辖区单位、企业资源、社区院落等空间资源,满足社区公益和居民服务的需要。
优化社区网格片区划分,优化网格员责任分工,科学整合配备社区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行“一网多格,一格多员”。建立“社区居民意见库”和“社区问题库”,形成快速反应的社情民意收集、处理、反馈机制。
建立完善集信息发布、特色宣传、舆论引导、情感互动于一体的社区QQ、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指尖上的社区居民对话”社交形式,将社区“微服务”融入“掌上生活”,让社区服务摆脱时空限制,达到沟通邻里关系、完善民主自治、推进社区公益、增进邻里融合的目的。
在有条件的社区推广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经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社区智慧管理和居民智慧生活水平,满足居民足不出户能办事、购物、了解政策、预约服务等多种需求。通过实施与辖区商业资源相错位的业态定位,把最贴近居民生活的政务服务、文体娱乐、金融、修补、家政等功能集中或整合,满足“最基本、一站式”的社区生活需求。通过完善社区内养老、教育、卫生、商业等配套服务,增强社区生活的舒适度和便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