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绘画死亡主题悲凉意境的表达

2020-12-07 20:04孙小莲
时代人物 2020年36期
关键词:意境意象艺术家

孙小莲

(成都大学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关于死亡悲凉感的思考和领悟

中西方对于死亡的救赎

宗教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部分追求。“宗教和死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是源于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无助。”中西方的宗教不管在教义上或是在思想上有多么大的区别,但是对死亡的态度都是惊人的相似。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对待世界的生死观是这样的:人肉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重要的是灵魂在天堂的永生。我们都很清楚,死亡是生命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更是无法回避和勾销的。

西方文学在很大程度上传达了基督教“赎”的生死观念,他们相信上帝能从死中将人赎出的观念,这种观念基于基督教“要同基督同生死”的信条。古罗马的塞内加曾说:“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他只是生涯的完成”。死亡是生命的赏赐,我们静静地迎接它,就像玫瑰花落了最后一片花瓣。培根也曾在随笔录中写道:“睡眠不过是一种短暂的死亡,而死亡也不过是一种长期的睡眠。”卢梭也曾哀叹道:“活人走进坟地,死者永不能复活,自从苍穹运转时起,世界就是这般。”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在劝诫人们需要思考生命的短暂,人性的脆弱,在总体上带有一种悲凉的、忧郁、悲观倾向的宗教情绪。也会让人们去思索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在最后面临死亡的时候,任何人都是没有区别的,人世间的繁华欲望,到头来不过只是虚空一场。

东方的宗教普遍都认为死亡只不过是生命中一种形式的消失。这个生命体消失,便会以另外一个生命体继续存活下来。我们能离开这个现在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却怎么都离不开轮回,生命仍将会延续。佛教引用的是婆罗门教中“生死轮回”的理论。佛教对于死亡的态度也是坦然自若,人有来生,若今生造恶,来世受罪;今生行善,来世享福。

对于死亡,道家思想保持着一种自然主义的豁达开朗的处世态度。“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何况人乎?”庄子认为,生与死是等同的。死亡也不过是生的回归,是生命之旅的一个终点,同样也是新旅程的一个起点。老子也认为,死亡不过是一种自然的、而然的规律罢了,如同人们会诞生,会呼吸,会奔跑一样。而老子不排斥死亡,将其视为生命中一件平常的事。

死亡悲凉意境的追求审美

“死亡是严肃的哲学课题,对于艺术,除了严肃之外,还蕴含了多么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包含多少难以言喻的精神现象和琳琅满目的审美意象”从古至今,艺术家以各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对死亡主题中的悲凉意境进行独特的领悟和诠释。艺术是人类精神自由的象征,也是精神的家园,当然也会用艺术的态度去审视死亡的悲凉感。

宗教无法避免去回答和解决死亡这个问题,艺术家也把死亡当做创作的源泉。

宗教题材在对死亡主题的描绘中,更多是倾向现象的描写和宗教价值取向的表达。在乔托的《基督从十字架上放下》或者拉斐尔的《基督下葬》等作品中,哀愁、痛苦、悲凉的情绪是创作的主流。乔托在《哀悼基督》中描绘基督被放下十字架后,圣徒围绕在他周围哀悼的场面。圣徒们的神态哀伤、凝重,圣母抱着基督,玛利亚拖着基督的双脚,圣约翰的两条胳膊甩在身后,两位年长的圣徒立在右边默默哀悼,一群圣女在左边痛哭,天使们在天空中哭喊。山坡上寸草不生,唯独长了一棵光秃秃的树,天空昏暗,显得十分的悲凉。而鲁本斯的《下十字架》中,人物被黑暗包围着,沉浸在满满的悲痛凄凉中,令人望而生畏。阴暗的色调,没有剧烈的人物动态,简洁明了,使得主题鲜明,一目了然。这一类的画作,以死亡作为艺术形象,以悲凉意境传达情感,更重要的是宗教思想的传递。画家热衷于此,与向观者描述与死亡有关的场景,表现艺术形象的心理情感。

死亡的悲凉意境属于超现实的虚构与想象,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界限。这一主题能够激发艺术家们无限的灵感与思考,产生无穷的创造力。

“在艺术中死亡悲凉感的美学价值可表现为:通过艺术作为中介,幻化死亡的悲凉为美感;通过艺术的抽象表达,进一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悲凉的现象已具有的审美价值。”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就是如此。她的一生是悲剧的,也就注定了她的作品是死亡和痛苦的。她的版画作品《死神的召唤》广泛流传,画面中的形象就是画家本人。黑白版画,用光的明暗去表现主题,光线从左上方照射,左臂和身子的阴影,由此衬托面孔。那只突出的大手,就是死神的象征。她在1910年创作的《死神与妇人》中也运用了同样的明暗效果。光线集中在妇人身上,死神就在她身后的暗处。孩子看着妇人的生命被死神夺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悲凉、死寂的氛围。“美,爱,良知,意义,智慧,信仰,价值,等等精神性的存在无不潜藏在艺术对死亡的诗意表现过程中,漂泊在审美的神秘空间。”

死亡主题悲凉意境的价值

死亡主题悲凉意境的审美价值

丹纳认为,“艺术家从出生至死,心中都刻着苦难和死亡的印象”,没有任何艺术家可以离开这片圣土,描绘死亡,必是有它存在的意义。艺术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更为敏感、丰富的情感与想象力,对待死亡也会有更为复杂和深刻的思考。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的作品《内战的预告》中,人物形象异化严重,整幅画面都充斥着死亡和暴力,非理性的带有悲凉意境的情绪慢慢的溢出来。画家通过这种悲凉的死亡状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这些死亡的悲凉去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和讽刺。

画面通过采用隐喻的手法或者是通过一些象征的事物来暗示死亡的存在,也能和观看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会给人带来进一步的思考。古斯塔夫·克林姆的《女人的两个阶段》,通过女性人物的形象表现对死亡的思考。但这幅画与以往的画渲染的氛围不同,古斯塔夫并没有用太多的死亡应该弥漫出来的那种悲哀氛围来渲染笼罩画面,而是采用让画面维持冷静基调的表达,正是这一种冷静,展现了理性的思考,也带来了悲凉的伤感。

勃克林天生就具有死亡悲凉感意识,对死亡悲凉意境有一种本能的迷恋,对于死亡悲凉意境赋予了诗意,呈现出哲学意蕴,这来源于他对世间的审美选择。像勃克林这类艺术家们的心灵深处,认为只有死亡才能够进入神圣的领域,达到自我精神的永恒,悟出生命的意义。因此,对这类艺术家而言,他们在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会对死亡的悲凉意境着迷。至少他们是用着诗意的眼光去对待它,将其赋予了审美的诗意。

蒙克和贝克辛斯基他们是因为家庭、社会背景导致,对死亡进行思考,赋予了死亡悲凉的意境,呈现出与勃克林不同的哲学意蕴。这也是源于他们对世间审美的选择,只不过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外界的影响。而这类艺术家认为,死亡是孤寂的。死亡可能代表美的至高境界,也会是趋向空灵的哀愁悲凉。

所谓的云游虚幻梦境的审美观点,虚幻是代表着美的至高存在,是心灵纯粹的瞬间印象,也是趋向空灵的哀愁悲凉。这种悲凉象征世间的无常,唯有死亡是精神与美的共同终极。死亡是生命中最高的悬浮,是精神最大的虚无,因此它是属于无思无欲的最高之美,有如空谷幽兰,晨雾朝露,夕阳余霞,水中之月,玄妙而空灵,短暂而恒久,属于那诗意般的存在方式。死亡是精神唯一能通向彼岸世界的小舟,只有它能引导人们的心灵通向自由的宫殿。

死亡主题的悲凉意境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社会的黑暗或者是不幸的家庭经历,能孕育出艺术家极度敏感的心理,驱使艺术家沉溺在生与死的意境里。

弗里达的作品《破碎的脊柱》体现的就是一种极度的悲惨与痛苦的情绪。在这幅画面中,女人的身体几乎是完全的断裂开的,只能依靠着绷带支撑组合,脸上、躯干上钉满了钉子,躯干的中心被残暴的撕裂,露出已经破碎但仍坚强支撑着的脊柱。弗里达用最蛮横、粗暴的手法,去表达那种痛苦的情绪。但是画面中的人物眼神中却感受不到她身上带来的痛苦,冷冷的看着远方,表情平静又坚毅。她要营造的正是这样一种平静而冷清的氛围,但就是这种过于异常的静谧,反而会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恐惧,和极度痛苦但是却无法出声的压抑感,造成一种悲凉的难受。

艺术家们有关乎死亡的知觉,是用理性的逻辑分析以及冷静适度距离的旁观,社会历史种种的观念与死亡的悲凉感现象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哲学的形而上的思考也会置身于其中。勃克林自身的想法会有助于他去表现死亡主题中的悲凉感意境的,也有助于幻觉和想象的拓展或是情感的宣泄;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则会有助于蒙克、贝克辛斯基对死亡悲凉感的意境展开社会历史观念的思考,也是能够赋予它深刻的形而上的哲学诗意。

死亡并不是只呈现出具体的、现实的存在,它需要转换成为审美情感体验,人们才会有可能去把握的艺术化的象征。属于这一意境里的艺术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形式和情感逻辑去描绘死亡的悲凉意境。艺术家他们所构想的死亡的悲凉意境,这个悲凉意境也就相应的凸显了艺术家所持有的独特的美学趣味。

勃克林所画的作品,要表现的意境,是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也是对生命与死亡意义的探究。蒙克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对灵魂生命的探索,将他探索的结果通过画面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贝克辛斯基对于死亡悲凉意境的审美情感体验以及艺术所要传达的是那种构成死亡悲凉感意境独特的一种美学趣味。

在普拉多美术馆中,永久展览品中的大多数死亡主题的作品,说明了死亡主题作品是蕴含着一种持续性的,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消磨掉的艺术力量。

结论

朱潜光先生对美感的创造与审美的心理机制层做出这样的解释:“在美感经验中,我们须见到一个意象或形象,这种‘见’就是直觉或创造;所见到的意象徐恰好传出一种特殊的情趣,这种传就是表现或象征,见出意象恰好表现情趣,就是审美或欣赏。创造是表现情趣于意象,可以说是情趣的意象化;欣赏是因意象而见情趣,可以说是意象的情趣化。美就是情趣意象化或者意象情趣化时心中觉到的‘恰好’的快感。

死亡题材在绘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死亡主题中的悲凉意境也有它存在意义和深刻影响。艺术家所想要表达的死亡悲凉艺境也是会呈现特定的意义。死亡的悲凉意境,可以转换为审美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观照。

勃克林用传统的绘画语言呈现出了“死亡悲凉意境”的主题,显示无论是艺术或者是文化都要有深刻的理解和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

蒙克通过绘画展示了他们对死亡和生存的关注,暗示着最终宿命的死亡所产生的焦虑,也有对现实的依恋。

贝克辛斯基在情感表达中独树一帜,借助艺术的形式在时空中转换,去思考生死的临界点,形成死亡的悲凉意境的疆域,去追求生存的意义。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艺术家给我们展示的作品,去分析这些作品中所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从死亡的悲凉感去入手,去看待死亡所带来的思考,认真的探索生命和死亡存在的意义。他们对死亡的悲凉意境之美的追求,形成了带有独特的风格鲜明色彩的话语体系和审美。

死亡悲凉感的表象的作用在于让观者不知不觉将世界悲凉化,表意化,建立一种悲凉诗意的类化,通过这些有形之物和无形之物的对应获得一种死亡悲凉的感应。而借以自然界万物的各种形象去表达形而上的哲学观,则可以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悲凉意境。

死亡是从容不迫的,是人生注定的归宿,当领悟到了死亡存在的意义,才能深刻的领悟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

注释

[1]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9、11

[2]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3]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

[4]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

[5]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299

[6]「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3

[7]朱潜光.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04)

猜你喜欢
意境意象艺术家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象、形神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