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雄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教育学院
《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中明确指出:“要充分重视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书法课程教学,加强学生‘三字’(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训练”的要求。然而,就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程教学而言,在教学实际当中,“教”与“学”方面还依然有很多问题出现。因此,应当对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程教学加强探究,采用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程教学效益与质量,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在开展书法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对学生有无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关注,通过对学生学习目标的不断强化, 激发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书法本身具有特殊的魅力,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书法,将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激发出来,开展教学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书法史,让学生对书法佳作进行赏析,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讨论交流,增进学生在书法上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内心深处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在书法学习上保持足够的兴趣。同时,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书法学习的重要作用,联系学生今后职业需求,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书法学习对今后职业的帮助。并且还要不断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信心,使学生书法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让学生在书法学习上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内在学习动力与学习决心,这对提高书法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帮助的。
过去在开展书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都是通过书法示范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后让学生进行书法练习,这样便影响到书法教学独有的魅力,导致课堂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在开展书法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不断优化教学环节。第一,优化示范。通过优化示范,能够让学生及时地掌握书法书写的要领,提高书法练习的有效性。第二,优化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对书法进行观察,分析与思考,提升学生的书法能力。第三,优化练习。学习书法,需要讲练结合,这样才能在学生练习过程当中不断提高书法能力。
书法的学习意义,不单体现在实用性方面,更多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不断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书法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是进行书法练习,让学生在欣赏书法大家名作佳品过程当中,感受书法的魅力意趣,提高他们的书法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书法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书法教学过程当中有的老师非常重视临摹,但是对学生学以致用方面的引导却存在很大不足,造成很多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当中只会照着字帖进行临摹。为了提高学生书法学习能力,在书法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对学生书法学习的运笔技巧加强指导,并从中汲取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运用到自己书法练习当中。当学生书法能力获得一定程度提升之后。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自己独特的个性发挥出来,进行书法创作,写出自己的字来,通过学以致用,促进学生书法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目前在全国很多师范院校当中,不同类型的书法课教育层出不穷,然而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同时,教学设施和条件方面还亟待改善,开展书法教学应当具备特定的教学设施与条件,在对学生开展书法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一边指导一边训练,有时还需要针对学生的个性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所以,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数便是一个最大的限制条件,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很难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再加上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书法学习的机会不断降低,但具备一定的书法能力,仍然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必备基本功。
(1)领导的重视。书法课程开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校领导重视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提高书法教学效益,学校领导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书法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与设施,并制定完善的书法教学目标与方法,加强监督管理与指导,这对提高书法教学效益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2)对专业书法老师加强培养,提高他们的书法教学水平。书法老师的教学素质,是影响书法教学效益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具备较高素养与能力的书法老师,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书法人才。
(3)合理制定书法考核评价标准,并充分落实。加强书法教育质量管理,针对学生书法学习,建立完善的考评指标,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书法学科特点来科学地制定书法考核评价标准。
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程教学,应当充分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书法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制定,用以指导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好的保证高等师范院校书法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