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 (湖北科技学院)
在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革新及转变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就必须明确当前钢琴演奏教学所存在的不足,具有针对性地对钢琴演奏教学风格进行创新。同时,还要采用多元化的钢琴演奏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一,钢琴演奏教学在教学观念方面存在问题。受传统钢琴演奏教学理念影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教学的观点上,没有结合学生主观接受能力,充分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同时,很多教师会采用将钢琴演奏教学的大课程与小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与其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未能有效让学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学生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对相关学习内容,缺乏灵活处理和有效理解。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由于钢琴演奏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将其观点停留在理论知识联系实践的教学上,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理论知识联系实践能力。现阶段很多教师将钢琴演奏教学的考虑特点停留在学生是否全面理解理论知识上,缺少将一些实践的东西讲解给学生,进而影响对学生良好钢琴演奏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造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观点上面缺乏创新。第二,钢琴演奏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转变及创新,需要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才能更好实现对学生艺术创新能力以及表演能力的全面提升。当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讲解大量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缺少对学生课堂学习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和听讲的状态,同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未能有效结合不同曲子的风格特点来进行感情的演奏示范和讲解,对全面处理钢琴演奏教学方式,以及灵活把握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不足,这样不仅不利于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激发,不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趋势背后的故事以及了解作品风格和内涵。第三,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包含与伴奏教学有关的很多内容,需要教师采用演奏教学与伴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全面培养学生曲子的即兴演奏能力,推动学生在高校钢琴演奏教学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演奏风格和特点。目前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在学生即兴表演能力培养方面缺乏力度,未能有效将钢琴演奏教学与伴奏教学相结合,没有让学生了解更多钢琴演奏教学以外的伴奏特点和风格,进而制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启发,降低学生对相关曲子的即兴表演能力和兴趣,最终造成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存在问题,影响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第四,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在民族音乐元素渗透方面存在问题,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演奏教学中的渗透,可以让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适应艺术形式的发展趋势,满足不同学生对钢琴演奏风格的学习需求。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在融入民族音乐元素方面缺乏灵活性,未能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点,将多种多样的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演奏教学中,使得很多学生在了解民族音乐和钢琴演奏技巧方面过于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更好理解钢琴演奏学习内容中系统性的知识以及民族音乐元素中理论性知识,制约学生对钢琴演奏作品风格认知能力的提升。
其一,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革新,有利于解决传统钢琴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钢琴演奏教学的特点和不同学生学习需求,通过多样化的钢琴演奏教学方式和内容,丰富学生学习的视野和知识面。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相关演奏作品和演奏方式,让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不在受限于地域和环境,进而激发学生对钢琴演奏教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转变钢琴演奏教学风格期间,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达和自我创新的机会,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演奏带来的乐趣以及所释放的无限激情,充分突出以学生为本的钢琴演奏教学原则,更好实现钢琴课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其二,高校钢琴演奏风格的创新,可以促进钢琴演奏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为学生搜索与钢琴演奏有关的作品和创作风格,加深学生对某一弹奏作品和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或者采用将学生自己演奏作品录像,然后通过网络进行分享和与他人交流的方式,来突出钢琴演奏教学工作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不断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提升钢琴演奏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其三,革新与转变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有利于推动钢琴演奏教学风格,与时俱进发展,革新和转变后的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会更加注重钢琴教学主体与课题的衔接,加强对学生情感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所带来的不同感觉,并且也会采用融入民族音乐元素和与伴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钢琴演奏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在受限于课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作品与风格,进而提升学生灵活处理和把握钢琴演奏技巧的能力,促进高校钢琴演奏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在创新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加强钢琴演奏教学观念的创新,明确钢琴演奏教学要突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不能将钢琴演奏教学观念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上。一方面,创新钢琴演奏教学观念,需要加强高校钢琴教学主体与客体的衔接,其主体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客体则是要加强对学生精神境界和情感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同时,还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钢琴演奏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钢琴演奏教学的不同感觉,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在转变高校钢琴演奏风格教学的过程中,要全面对钢琴演奏教学内容的有关知识进行创新,合理设计钢琴演奏教学内容,并且通过网络为学生搜索更多与钢琴演奏教学风格转变有关的知识内容,坚持由简单到困难、由容易到复杂的顺序,创新钢琴演奏教学风格。从而让学生了解更多与不同钢琴演奏教学风格有关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认识与理解。
在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风格创新期间,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决以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和沟通的问题,从而让钢琴演奏教学风格更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相适应,促进学生良好钢琴演奏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首先,体验式教学法,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钢琴演奏情境和内容进行反复练习,然后采用亲自体验和反复记忆的方式,来加深对钢琴演奏教学内容和技巧的了解。同时,对于演奏技巧较为复杂的钢琴作品,教师也可以先为学生进行展示和示范,随后要求学生采用体验的方式,加强对演奏时情感的体会和领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带给学生不一样的钢琴演奏教学体验。其次,多媒体情景教学法,在新时期背景下,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到高校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钢琴演奏教学内容的相关视频和影视资料,并且要求学生先根据多媒体所呈现的钢琴演奏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进而使学生更加直观和形象的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教育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自由问答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分析钢琴演奏作品中的风格和演奏特点,给予学生更多自主练习的机会,促使学生在交流和分析的过程中感受不同钢琴演奏作品的韵律感和节奏感。最后,情感共鸣体验教学方式。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美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培养学生良好欣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钢琴演奏教学风格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将钢琴演奏教学与伴奏教学相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钢琴演奏能力和伴奏能力,以及全面促进学生即兴表演能力的提高。一是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与钢琴原谱伴奏的教学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让学生在伴奏教学的过程中,全面理解钢琴演奏教学的真正意图。例如,教师在教学舒伯特的经典钢琴作品过程中,为更好实现伴奏教学与研究教学的结合,则可以引导学生对《钢琴五重奏》《音乐的瞬间》等相关作品进行学习,全面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风格和舒伯特生平事迹的了解,进而间接地促进学生钢琴风格理解能力以及钢琴演奏和表演能力的提高。二是在钢琴演奏教学期间,教师要加强与即兴伴奏的结合教学,学生在理解相关内容的同时,全面训练学生编配伴奏时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并且也能够通过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将钢琴演奏曲目的风格更好呈现出来,以此来促进钢琴演奏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为更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创新中,合理渗透民族音乐元素,进而更好突出钢琴演奏教学的艺术特征,实现学生对东西方艺术文化的全面学习和了解。例如,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解《梅花三弄》《兰花花变奏曲》等钢琴作品,要求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性和地域性音乐元素进行学习,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地方风景以及民族特色。从而使学生在未来钢琴演奏和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注重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入。与此同时,在渗透民族音乐元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钢琴作品分享给学生,要求对东西方创作技法进行整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钢琴演奏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在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钢琴演奏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钢琴演奏教学风格的转变,通过多元化的钢琴演奏教学方式和风格,逐渐训练与提升学生才能,推动高校钢琴演奏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