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铮 (山西大同大学)
源起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洞的拓跋鲜卑,在十六国后期,经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的征伐战争,于公元439年结束了一百三十余年的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建立北魏,统一北中国。公元386年拓跋珪称帝建国,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其间共历十二帝,立国148年。北魏政权在天兴元年(398)至太和十八年(494),以平城为统治中心,称北魏平城时代。
北魏时期是华夏民族共同体发展的重要阶段,儒家民族思想观念中蕴含的华夷认同思想被重新诠释,发展出“夷可主夏”观念,拓跋鲜卑称华夷同源共祖,称华夏始祖黄帝为远祖。《魏书》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涉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①“华夷”有别的观念,逐渐被新“华夷认同”观取代。拓跋鲜卑选择“变夷从夏”的汉化道路。正如马克思所言:“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②
登国元年,拓跋珪重建代国,天兴元年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③;同年十一月,“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立品爵,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董谧撰郊庙、社稷、朝觐、宴飨之仪。”④北魏初建,定国号、营宫室、建宗庙、立品爵、建礼乐,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拉开了经济、文化、政治、哲学,胡汉杂糅的大幕。胡汉音乐文化“经过这次融合以后,新的血轮注入汉民族之中,新的文化因子,又转变成支持隋唐帝国建国的基础”。⑤
拓跋鲜卑“戎华兼采”的雅乐思想,构建出一套南北交响、四方相谐的北魏宫廷音乐。清商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安国乐、高丽乐等纷至沓来,百花齐放,构成了多元融合的华美交响乐章。云冈石窟音乐图像是北魏音乐的活化石,石窟内雕刻有各种乐队组合70余组,乐器图像530多件,伎乐飞天2400多身,他们有的手持乐器演奏、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昂首高歌,生动的再现了北魏平城时代的音乐盛况。云冈石窟中有各类乐器27种,分为吹奏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云冈石窟第12窟以音乐、舞蹈雕像精美著称,其前室所塑造的盛大歌舞场面实属罕见,被誉为“佛籁洞”和“音乐窟”。第12窟中有西域乐器筚篥、琵琶、竖箜篌、五弦、细腰鼓等,西凉乐器义觜笛、齐鼓,西北游牧民族乐器胡笳,汉族传统乐器箫、横笛、琴。胡汉交融的乐器图像,从一侧面展现出北魏宫廷音乐的形态、风格,也印证了北魏平城时期的宫廷音乐与西周初建立的宫廷雅乐已大相径庭。北魏宫廷音乐既有别于正统周代雅乐,也不同于汉魏清商传统,它是华夏雅乐体系奔溃后的解构与重建,是融西域、河西、关陇、江东、荆楚等文化于一炉的新华夏正声的先声。
“魏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南齐期间所发展变迁,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摹仿采用”⑥自西晋永嘉之乱后,持续战乱,汉晋宫廷音乐体系分崩离析。《魏书·乐志》载:“永嘉已下,海内分崩,伶官乐器,皆为刘聪、石勒所获,慕容儁平冉闵,遂克之。王猛平邺,入于关右。苻坚既败,长安纷扰,慕容永之东也,礼乐器用多归长子,及垂平永,并入中山。”⑦永嘉之乱,晋室南渡,胡族争霸北方,宫廷音乐数度易手,散落流失。
从拓跋始祖力微到太祖397年定中山,数次获得中原礼乐器物。《魏书·乐志》载:“自始祖内和魏晋,二代更致音伎;穆帝为代王,愍帝又进以乐物;金石之器虽有未周,而弦管具矣。逮太祖定中山,获其乐县,既初拨乱,未遑创改,因时所行而用之。世历分崩,颇有遗失。”⑧397年前,北魏获得乐物、乐伎,定中山时获得乐悬,虽未创改,但被因时所行而用。这一时期,拓跋鲜卑宫廷音乐成果集中于乐物、乐伎等物质层面的获得。
道武帝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标志着北魏宫廷音乐进入初创时期。《魏书·乐志》载:“天兴元年冬,诏尚书吏部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及追尊皇曾祖、皇祖、皇考诸帝,乐用八佾,舞《皇始》之舞。《皇始舞》,太祖所作也,以明开大始祖之业。后更制宗庙。”⑨定律吕、协音乐、追诸帝、用八佾、舞《皇始》,道武帝用礼乐制度推崇巩固皇权,建立郊庙之乐,拓跋氏雅乐思想逐步建立。《魏书·乐志》载“正月上日,飨群臣,宣布政教,备列宫悬正乐,兼奏燕、赵、秦、吴之音,五方殊俗之曲。四时飨会亦用焉。凡乐者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掖庭中歌《真人代歌》,上叙祖宗开基所由,下及君臣废兴之迹,凡一百五十章,昏晨歌之,时与丝竹合奏。郊庙宴飨亦用之。”⑩六年冬,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五案以备百戏。大飨设之于殿庭,如汉晋之旧也。”⑪由郊庙之乐、宴飨之乐、掖庭之乐、百戏之乐构成的北魏宫廷音乐体系基本构建。
在“华夷认同”、“华夏文化正统观”、“夷可入夏”等观念影响下,拓跋鲜卑自上而下的汉化彻底而决绝。从拓跋珪与汉人名儒合作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拓跋宏即位时,鲜卑贵族中已有很多人精通汉学。拓跋宏即位,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汉化改革,随着迁都洛阳,割裂了与胡文化的联系。北魏宫廷音乐的增修、演化、发展,便是在拓跋宏汉化改革时期。拓跋鲜卑继承、发展了周雅乐思想与礼乐制度,为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演化起到了催化作用。
1、定方乐之制,增四夷乐舞
《魏书·乐志》载:“太和初,高祖垂心雅古,务正音声。时司乐上书,典章有阙,求集中秘群官议定其事,并访吏民,有能体解古乐者,与之修广器数,甄立名品,以谐八音。诏“可”。虽经众议,于时卒无洞晓声律者,乐部不能立,其事弥缺。然方乐之制及四夷歌舞,稍增列于太乐。金石羽旄之饰,为壮丽于往时矣。”⑫高祖垂心古之雅乐,然遍访吏民,洞晓者甚少,其事弥缺。高祖制定方夷之制,增四夷歌舞于太乐,金石羽旄之饰,丰富了宫廷音乐的色彩,弥补雅乐有失的缺憾。
方乐之制是北魏重建宫廷音乐的制度。方乐,四方乐舞。雅乐崩缺的现状下,拓跋鲜卑主动吸收异质文化精华,重建宫廷音乐体系。清商乐、汉魏民间俗乐、胡乐、鲜卑乐等不同民族的乐舞形式,共同构筑了北魏宫廷音乐的基础,也促成隋唐多部乐的建立。
2、非雅不宜,钟悬铿锵
太和十一年春,文明太后:“先王作乐,所以和风改俗,非雅曲正声不宜庭奏。可集新旧乐章,参探音律,除去新声不典之曲,裨增钟悬铿锵之韻。”⑬庭奏之曲非雅乐不宜,雅乐必取正声,不典之曲不入,增加金石乐悬。金石之器为周雅乐中使用的钟磬乐,既是乐器,也是礼器。乐悬在秦汉时,只允许宫廷和王侯所用,普通的贵族已禁止使用钟磬,改用鼓吹。北魏宫廷加强金石乐悬的地位,是对汉魏传统的继承。这一时期的北魏宫廷音乐,在平城初创的基础上,经过增删,进一步向华夏传统融合。
3、稽古复礼,乐正雅颂
《魏书·乐志》载:十五年冬,高祖诏曰:“乐者所以动天地,感神祇,调阴阳,通人鬼。故能關山川之风,以播德于无外。由此言之,治用大矣。逮乎末俗陵迟,正声顿废,多好郑卫之音以悦耳目,故使乐章散缺,伶官失守。今方厘革时弊,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今置乐官,实须任职,不得仍令滥吹也。”遂简置焉。⑭孝文帝深受汉雅乐思想影响,提出稽古复礼,乐正雅颂,并对乐官的职责提出了规范。北魏宫廷雅乐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4、详采古今,增修礼乐
《魏书·乐志》载:“十六年春,又诏曰:礼乐之道,自古所先,故圣王作乐以和中,制礼以防外。然音声之用,其致远矣,所以同感人神,移风易俗。至乃箫韶九奏,凤凰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有周之季,斯道崩缺,故夫子忘味於闻韶,正乐於返鲁。逮汉魏之間,乐章復闕,然博采音埙,粗有篇條。自魏室之兴,太祖之世尊崇古式,旧曲无墜。但干戈仍用,文教未淳,故令司乐失治定之雅音,习不典之繁曲。……然心丧在躬,未忍闻此。但礼乐事大,乃为化之本,自非通博之才,莫能措意”⑮孝文帝对礼乐崩缺,痛心疾首,深知礼乐是教化的根本,要重视礼乐,后令中书监与太乐详采古今,增修礼乐,并强化礼乐规范和标准。
经过三个时期的构建,北魏宫廷音乐体系基本成熟,此外,太乐署、乐府、鼓吹署、乐部等音乐机构的建立以及乐官制度的完善,都成为后世宫廷音乐建设的基础。
北魏虽是重建宫廷音乐,但经过长期的战乱,华夏雅乐流失严重,势必引入新的音乐形式来补充。经过增修的北魏宫廷音乐与旧华夏体系,已有很大的不同。公元前1058年(西周)制定了礼乐,礼与乐紧密结合,建立了较完备的宫廷雅乐体系,作为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王朝统治的有效手段。雅乐用钟磬伴奏,主要在祭祀、郊庙等大型仪式中使用。秦汉时期,宫廷雅乐遵循周礼,沿用先王之乐,但增加鼓吹等形式进入宫廷音乐体系。魏晋之时,南北分裂,频繁的战争致使雅乐衰微,宫廷音乐分崩离析。事实上,秦汉已经开始了宫廷音乐的演化,北魏时期演化加剧,将中国宫廷音乐推向了转型发展的道路,直至隋唐新体系定型。
注释:
① 《魏书·纪》卷一《序纪》[M].中华书局,1974:1.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72:70.
③ 《魏书》卷2《太祖纪》天兴元年条[M].中华书局,1974:33.
④ 《魏书》卷2《太祖纪》天兴元年条[M].中华书局,1974:33.
⑤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M].中华书局,2006:3.
⑥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
⑦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7.
⑧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7.
⑨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7.
⑩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7.
⑪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8.
⑫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8.
⑬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9.
⑭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29.
⑮ 《魏书·乐志》卷109[M].中华书局,197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