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威 (井冈山大学)
科技的进步为流行歌曲的发展与推广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尤其是“网络”、“云”、“计算机音乐技术”的发展,使流行歌曲的制作与传播手段发生了质的变化,为流行歌曲的广泛“流行”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1]。也正是现代科技在流行歌曲创作中的广泛应用,“编曲”一词逐渐被大众广泛使用。虽然学术界对于“编曲”一词还没有明确规范的定义,但是对于音乐制作或者唱片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已经形成一个共有的认识,就是将歌曲的伴奏写作与制作过程视为“编曲”。即在已有音乐素材(旋律与歌词)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编配与创作的过程[2]。与单旋律的歌曲创作相比,编曲则显得更为复杂一些,其具有多声部音乐的思维性。在技术运用过程中,需要将传统作曲技术理论中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与现代计算机音乐技术予以综合。编曲是对单线条旋律的延伸和拓展,使其形成多声部的立体框架,进而使音乐内容、音乐情绪表达的更加完整。流行歌曲具有明显的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商业性和大众参与性的特征,加之在创作、编配过程中多运用现代计算机音乐技术予以辅助,使其在编曲创作过程中有着自身的思维特色。
在准备为一首歌曲编配伴奏时,首先应对歌曲的风格与结构进行必要的分析。根据歌词与旋律所表现出的歌曲意境来考量其所属的风格类型,分析其结构形式,进而为在编配时乐器、织体的选择,前奏、间奏、尾奏的设计进行基础性铺垫。
歌曲风格的不同,在编配时所选择的乐器、织体等要素也是不同的。因此,在为歌曲进行编配时首先要分析其风格特征。对其风格特征的把握,是构建编曲整体框架的基础。主要有如下几种风格。
抒情流行歌曲类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其速度通常较慢或者适中,多数都以抒发情感,倾诉心声为主要表现手段。这类歌曲在编配过程中经常选择钢琴作为主要的乐器,其织体也多为柱式和弦、分解和弦,有或者是二者的综合。如周传雄《出卖》、李宗盛《给所有单身的女子》、林俊杰《爱与希望》等。
说唱流行歌曲类型,又或者称为Rap,其旋律已经不再具有明显的音调性,更多的是依靠强有力的节奏,比较快速的吟唱或者讲述。这类歌曲在编配时则多选择电声乐队的乐器,或者一些电子音效。如潘玮柏《快乐崇拜》、周杰伦《夜的第七章》等。
中国风流行歌曲类型,无论从旋律还是歌词的意境上都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旋律多使用民族性调式,歌词则融入了古诗或者古典文化元素。这类歌曲在编曲时会侧重选择古筝、琵琶、竹笛、古琴、二胡等一些常见的民族性乐器。这类作品如林俊杰《曹操》、周杰伦《青花瓷》、胡彦斌《红颜》等。
摇滚歌曲类型,其特点就是强烈的节奏感和重金属感。因此,在编曲时主要以电声乐队和电子音效为主,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爆发性。此类作品有伍佰《痛苦的人》、《挪威的森林》、汪峰《怒放生命》、许巍《漫步》等。
民谣歌曲类型,其特点是旋律平稳、速度缓慢,歌曲内容多是对于生活、乡愁、思念的表达,整体较为清新、自然。因而,在乐器的选择上也相对简单,通常以民谣吉他为主要乐器。这类作品有赵雷《成都》、老狼《同桌的你》、罗大佑《童年》、宋冬野《安河桥》等。
每一首歌曲都有着自身的曲式结构,对歌曲结构的精致分析,将有助于编曲者布局好编曲的整体思路。在编曲之前对歌曲结构的分析主要体现在旋律上。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一个完整的现象,是以一个声部表达的乐思,并常常以它来体现音乐的基本内容,是各种技术表现手段的有机统一体[3]。编曲过程中除了对已有的主旋律进行设计以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旋律结构,设计出合理的前奏、间奏以及尾声等内容。
歌曲的前奏一般具有确立音乐基本风格、引入主题、营造氛围的功效。所以,前奏的设计至关重要,无论是和声、织体,还是所要表达的情绪都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具有地域特色或者“中国风”的歌曲作品,可以采用地域或者民族特色的乐器与人声来“先声夺人”。前奏的编配与主旋律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直接将主旋律的某一片段作为前奏来进行编配,也可以将主旋律的某一片段进行发展变化后作为前奏,又或者在已有主旋律的基础上重新构思写作。对于大部分流行歌曲,借用主旋律中的某一部分是前奏设计的常用手法。
间奏在歌曲的整体框架中具有烘托气氛、转换场景的作用。歌曲段落之间的速度或者调式调性的变化,以及主旋律氛围的延续性都需要间奏来完成。间奏与前奏可以采用相同的素材进行设计,也可以是不同的素材。即使是相同的音乐素材,其在力度、长度等方面也会有所调整。优秀间奏的设计可以使主旋律的表现力得到加强,情绪得到推进,同时还可以使演唱者得到合理的休息。
尾声具有画龙点、首尾呼应、收束全曲的功能。尾声与前奏使用相同的音乐材料构成首尾呼应是较为常见的编曲手法。有时为了符合音乐情绪的发展需求,而采用新的音乐材料来突显戏剧冲突,进而增加音乐的表现力。收束的类型有强收、弱收、快收、慢收、散收,根据速度、力度、音乐表达需求的不同来采用不同的类型。
确定好主旋律的核心节奏,再将前奏、间奏、尾声分配好就构成了编曲所要做的基础工作。
流行歌曲在编配过程中通常以键盘、吉他、贝斯、架子鼓四大件为基础来构建其整体框架,再以传统管弦乐器以及现代音色效果来进行填充。随着编曲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审美观念的时代变化,也有较多的以传统管弦乐为基础来构建整个伴奏体系的。但无论使用何种乐器来构建伴奏的架构,都需要遵循音乐所要表达的主旨。运用这些乐器在构建伴奏框架的同时,也形成了流行歌曲编曲过程中的多层次骨架,分别是旋律层、和声层、低音层、打击乐器层以及音效层。
旋律是歌曲的灵魂,无论在何种类型的歌曲中都处于主导地位,是一首歌曲最突出、最直观的声部层次。旋律层除了其主体旋律之外,还有上一节在结构分析中所谈到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另外,在编曲制作过程中,还会形成与主旋律相对应的复调旋律。旋律层的构建虽然多数是来自于主旋律的本身,但亦有根据主旋律的特点而全新创作的。这些旋律有的是派生性的,可能是原样重复,也可能是不同程度的变奏和延展;有的是利用歌曲的和弦音来进行构建,虽然与原来的旋律有所不同,但是处在相同的和声架构上;有的则是根据主旋律的特点全新创作的,与主旋律形成一定的反差,升华和扩展了歌曲的情绪表现及内容表达。所产生的复调性旋律,主要是烘托与修饰主旋律进行的,在写作时也需要注意不宜太突出,以免形成“喧宾夺主”之势。旋律层的构建与分析是编曲实施的重要基础,在旋律的构建与分配过程中要清晰的掌握旋律的主次关系,使横向的旋律之间可以合理、流畅的进行,纵向的旋律声部之间互不干扰,具有合理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和声是构建多声部音乐层次的重要元素,通常位于一首完整作品的中间层次,或称为中声部。主要是用来对主旋律起到衬托作用,由单一的乐器或者不同乐器组的多种乐器共同在和弦的连续进行中构成。和声在音乐作品的形成中与其旋律创作、调式调性的选择、曲式结构的布局以及配器音色的使用都是息息相关的。而流行和声的使用与传统和声技法也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之间本身就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规律与原则。甚至可以说,流行和声也是在传统和声基础上构建的,对传统和声技法的掌握,可以更加有助于我们对流行和声的使用与色彩的把握。
在编曲过程中,中声部的和声骨架可以使用同类音色的乐器,如最为经常使用的吉他和钢琴等,这类乐器自身拥有非常丰富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力;也可以使用不同音色的乐器进行混合搭配,如钢琴+吉他、吉他+电子Pad等,不同音色的混搭用法多样,是编曲的使用的重要技法。
低音是流行歌曲编曲中的重要层次,如同建筑物中的地基一样,稳固着和声的功能关系及乐队的音响,支撑着整个乐队的织体。低音除了具有支撑作用以外,同时还具有旋律的流动性,为歌曲的音乐性带来活力。
在流行歌曲的编配中,通常使用贝司来演奏低音部分,而贝司有可能是原声贝司、或者是电声贝司,也有可能是电子合成贝司。贝司的主要演奏音区位于最低的两个八度,演奏时为音乐提供了节奏的推动力与和声的基础。有时为了某种旋律的流动感,也会超过其基本的演奏音区。电声贝司在流行歌曲的编曲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因为其演奏技法更为灵活、音色稳重而不失个性、极富现代感,相对原声贝司来说其音域有扩展的可能性。在实际编配时也有可能是根据和声的功能进行,以爵士鼓为中心作上下环绕而实时的即兴录入。总之,歌曲编曲中的低音层亦十分重要。
在流行歌曲的编曲过程中打击乐的应用极为广泛和普及,构成了流行歌曲编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打击乐器的数量具有多样性,有爵士鼓、电子套鼓以及世界各民族的打击乐器等。打击乐器层可以稳定歌曲的速度,固定歌曲的律动性,很好的衔接不同的歌曲段落,增加歌曲的力量性,因而形成了它在节奏乐器组中最具表现力的地位。同时,世界各民族的打击乐还开以丰富编曲的音色效果。要使打击乐在歌曲中有很好的表现,还需要根据乐曲的风格来进行合理的配置。
编曲中加入音效往往会使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得以提升,对整首歌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基于音效的使用,可以去感受周杰伦的《以父之名》,其编曲中音效的使用为歌曲增添了大量的音乐色彩性,推动了歌曲的高潮。音效主要有自然音效和电子合成音效,善于而合理的应用音效,会为歌曲的编曲带来更为广阔的思维与想象空间。
现代流行歌曲的编曲基本都是依靠计算机音乐技术来予以辅助完成的。计算机音乐的发展,使得音乐创作者可以从作曲、演奏、制作一体化,极大的简化了音乐创作者的门槛。计算机音乐中音响素材的无限可能性,只要能想到的音色,都可以通过计算机音乐技术予以实现,加上各种Loop的应用,自动作曲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音乐创作者的思维与创作能力。计算机音乐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了庞大而不可得的大型乐队,实时的感受与修正音响效果、配器策略。计算机音乐技术已是流行歌曲编曲的利器之所在。
流行歌曲的编曲有着其自身的思维性,在编曲中对歌曲风格与结构的分析,将其段落结构划分好,通过不同的音乐层次进行合理的分配乐器,应用好和声、织体语汇,再应用计算机音乐技术予以辅助,发挥想象思维空间,必然可以把握流行歌曲的编曲思维与制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