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嘉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课堂上适时地追问能够为师生双方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纠正错误,提高语言感知力,而且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以及创新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应积极抓住每次追问的机会,灵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住。”在课堂中采用追问的方式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案例《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片段
生读第一、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葫芦刚开始长得怎么样?
生:长得很好。
师:能具体说说怎么好吗?
生: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师:种葫芦的人喜欢他种的葫芦吗?
生:喜欢。
师:你从哪儿看出他喜欢呢?
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是啊,小葫芦实在太可爱了,种葫芦的人实在太喜欢它了,忍不住每天都要去看好几次。最后,那个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心情怎么样?
生:没有,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很失望。
师:多可惜啊,曾经长得那么好的葫芦如今却慢慢变黄,一个个落下,什么都没有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做个小侦探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原因。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先让学生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感知葫芦最开始的状态和最后的结果,再通过追问让学生对比葫芦生长的前后两种情况(葫芦刚开始长得很好,可是到了最后却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让学生做小侦探找出导致这样结果的原因。在这追问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以做到更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进入课文的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有感情地朗读能够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加强对课文的记忆,促进对课文的理解。适时地追问能有效地引起学生不停地思考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在这个过程中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深刻含义也在一次次地朗读中被理解。
案例《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片段
师:哪位同学愿意扮演邻居?
生踊跃地举手。
生演
师:邻居,为什么你说话的时候要那么着急?
生:因为叶子上长了蚜虫叶子会生病的要赶快治一治。
师:哦,原来叶子上长了蚜虫,蚜虫会让叶子生病的,情况确实紧急,所以要说出很着急的语气,再不治蚜虫葫芦就会怎样?
生:就会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落下来。
师:好的,那我们再请全体男同学带着着急的心情再演演邻居。
男生演。
师:邻居很着急地劝告种葫芦的人,可在这种情况下,种葫芦的人他是怎么做的?他有接纳邻居的建议吗?
生:没有。
师:他有请教邻居怎么去治蚜虫吗?
生:没有。
师:相反,他有什么反应?
生:他感到很奇怪,很惊讶。
生:他不当一回事。
……
师:哦,那谁能带着惊讶、不以为然的语气再演演种葫芦的人?
生演。
生演。
师:演得真好,你们已经把惊讶和不以为然的语气说出来了。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什么句?
生:意思是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这是反问句。
师:反问句是无疑而问,为了强调和突出某种情感。那反问句应该怎么说呢?
生说。
师:这下子大家都把种葫芦的人的惊讶、不以为然、不接受他人建议的语气全说出来了。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创设出一定的情境,然后从文本的内容和情感等角度去追问学生,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进入角色,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的神态、心理等特征从而使学生对文本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还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抓住各种机会,采取各种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有针对性的追问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想象,创设情境,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解读文本。
同学们读完第三、四、五自然段后老师提问。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小雨点你会去哪些地方呢?
生:我会去花园、公园。
生:我会去森林。
生:我会去田野。
生:我会去小河边。
……
师:那如果你是大雨点又会去哪些地方呢?那些地方是怎样的呢?
生:我会去沙漠,沙漠里没有水,没有植物,很热。
生:我会去干旱的田地,那里的土地是裂开的,庄稼死了。
生:我会去缺水的地方,那里河水干涸了,鱼儿死了。
……
师:是啊,不管是有花有草的地方还是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都需要一场雨,那你们再想想小雨点和大雨点去过的那些地方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小雨点如果去花园和公园,花园和公园就会开出很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会很香,会有很多蜜蜂和蝴蝶过来采花粉和花蜜。
生:如果小雨点来到田野,田野里的麦苗会长得越来越高,会越来越绿,到处绿油油的,到时候农民伯伯就会有好的收成,会很开心。
……
师:同学们看看,绿油油的草地上朵朵鲜花开放,蝴蝶翩翩起舞,连小蚜虫也忍不住过来助兴了呢!(边放PPT图片边说)
生:如果大雨点去到沙漠,沙漠就没那么热,会长出仙人掌,沙漠的骆驼会很高兴。
生:如果大雨点去到干涸的河里,鱼儿就不会死,就会在河里游来游去玩捉迷藏的游戏,小鸭子就可以在河里游泳。
……
师:多神奇啊,你瞧,种子被风吹来飘落在干枯、死气沉沉的土地上,下了一场大雨后种子发芽、生根、开花了,招来了蝴蝶、蜜蜂,一切变得生机勃勃。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对于部分低年级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是有点难度的。但在教师追问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地将自己代入角色,不断地想象,不断地各抒己见。学生仿佛已经成为大雨点和小雨点了,在这过程中学生是快乐的、思想是自由的。这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想象的乐趣,还让他们从中有所感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主旨。
语文课堂需要注重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化解,而这些重难点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结合学生的学情,通过对文本精华处进行追问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就是: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不可为追求结果而不在乎细节。为突破这个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案例《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片段
师:曾经长得那么好的葫芦如今却慢慢变黄,一个个落下,什么都没有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做个小侦探自由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读第二、三自然段。
师:有一天啊,种葫芦的人又来看他的宝贝葫芦了,可是他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
生: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师:那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去救葫芦?
生:没有,他什么都没有干。他只是盯着葫芦看,叫它快快长大。
师:从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受到种葫芦的人很喜欢那棵葫芦树。
师:他那么喜欢葫芦那为什么他却说有几个虫子不用怕?你认为需要担心吗?
生:需要担心,因为那个人不知道蚜虫是害虫,害虫会吸走叶子上的营养,叶子生病了运输不了营养给葫芦,葫芦就会变黄落下来。
师:说得真好,种葫芦的人并不是不在意葫芦而是因为他不懂得什么和什么是有关系的?
生:不知道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
师:邻居看到这一切他是怎么做的呢?
生:邻居叫种葫芦的人要给那棵葫芦树治病。
师:面对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生:他还是什么都不做。所以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师:如果你坐时光机去到那里你有什么话想对种葫芦的人说?
生:你要听邻居的劝告啊,如果你听劝告葫芦就不会变黄落下啦!
师:是啊,当你不懂得一些知识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要听听别人的劝告。
生:你不要老是盯着葫芦看了,这不管用,赶紧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蚜虫是会让葫芦生病的。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学生平等地交流,不断地追问提出新的问题,以此来探索新知识。在这追问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还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对文章所要表达的道理有进一步的理解。
有效地追问是有明确切入点的,有针对性的,符合学生学情的。
教师必须深入文本,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并根据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来确定追问的内容。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做到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推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追问是动态的、适宜的、从单向到多向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中的思路、回答或意外情况等进行灵活追问,切勿死板按照预设的教学设计继续下去。另外,教师在追问时要把握好时机,在关键点适时追问,并且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将追问落到实处。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追问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追问,做到追问自己,追问同学,追问老师等等,真正做到“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