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继伟 钟守君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21)
汽车前照灯检验仪用于测试前照灯的配光性能和照明方向,可分为投影式前照灯检测仪、自动跟踪光轴式前照灯检测仪和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目前,大多数机动车检测站用的都是先进的COD图传感器技术。可以对车辆检测仪器进行周期性、完整性检测,优化设备性能,提高最终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机动车前照灯是夜间安全行车不可缺少的照明设备,它的技术直接影响到驾驶的安全。为了保证机动车前照灯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对前照灯检测仪及时进行正确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在汽车前照灯检测仪正式校准前,应采取一系列准备措施,为正式检测提供充分条件。具体来讲,首先,要在地面上画一条基准线,保证其与前照灯检测仪导轨呈垂直状态。同时,基准线应始终位于经纬仪垂直的中心位置,使前照灯检测仪的接收镜垂直于标准灯的光轴。其次,技术人员应使用水平仪,使前照灯检测仪的受光线光线和标准等的光轴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检定角度的科学性。最后,技术人员要将标准灯的光轴移至原位,调整设备的光平衡,及时纠正前照灯检测器的高光零点。做好这些工作后,再次确定标准灯的位置,检查光轴偏角和强光,为制作更科学、可靠的检定数据奠定基础[1]。
汽车前照灯检测已经达到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水平从早期的屏幕观测检测,到后期的仪器检测,再到现在的CCD和DSP相结合的检测技术,具备了自动化和智能化检测水平。基于CCD的检测仪器,利用感光技术,将光信号采集到电信号中,通过(DSP)图像采集卡,模拟A/D板到数字信号的电信号,然后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检测数据。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实现高测量速度和高测量精度,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照灯的光束中心与接受箱的光学中心完全相符时,在黄昏时刻拍摄聚焦在焦平面上的光点。当微光束的中心偏移时,微光斑的成像中心偏离零点[2]。
(一)发光强度值低在实际检测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能会发现灯光仪中测出的光强度值远远低于正常值,甚至在计算检定数据之后发现其超出了既定的误差范围。这些状况一般比较常见,经过分析造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机器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出现了明显的磨损。除了年久失修外,设备上覆盖着灰尘,在受力的影响下也会出现位置不稳的情况。二是,外部检测设备的表面,即CCD图像传感器,由于灰尘和老化原因。最后就是电池老化或破损。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对实验室或车间的窗户进行屏蔽,并安装窗帘,以保护发光强度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同时,要定期清洗和更换汽车前照灯检测器的各种部件,如定期给链条加润滑油,并及时清理过滤器部件和镜片上的灰尘,保持环境干净整洁。
(二)检定环境恶劣
检定环境,如温度和湿度等,都会对机动车前照灯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例如,温度较高,CCD图像传感器和光电池等设备就会出现老化的情况;温度过低,会使链条的润滑状态受损,而后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在温度不适当的情况下,设备中的控制电缆和通信电缆会被冻裂,增加成本风险和安全风险。而湿度的增加,也会使得镜片的镀膜发生一系列霉变,或者导致检测数据受水渍影响而失真。
因此,检定技术人员在正式投入工作之前,需要对实验现场的环境进行考察,一旦发现问题需进行技术整改,保证各项设备在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同时也要定期对检定环境进行保持和清洁,防止由于环境恶劣导致信息失真。
(三)光柱中心位置不准及车身平整度问题
机械加工和系统调试阶段可能会使设备产生一些误差,而这些具有误差的设备会因为机械波束位置不能有效地重合而投入使用,从而影响测试结果。这些误差在人工调试下是很难解决的。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种零部件如轮胎、汽车悬架等都会或多或少发生变形,使整个车身平顺性出现问题。如果机动车四个轮胎之间的气压差过大,也会导致整个车身倾斜,进而影响前照灯位置调整的精度。
面对这种情况,技术人员在采购各种机械设备时,有必要对其进行选择和优化,在实验阶段出现故障的部件或设备应直接退回工厂。而针对车身平整度的问题,要求技术人员定期检查汽车的运行状态,及时控制轮胎气压,使其尽可能保持一致,防止车身倾斜等问题引起的校准误差[3]。
机动车前照灯检验仪在检测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车身本社身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检定结果,而且会造成成本危机和安全隐患。通过对汽车前照灯检测的分析,可以看出适当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检测的合格率,从而保证车辆的技术条件况,提高行车安全。因此,在实际的检定工作中,技术人员需要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针对检定现场可能存在的各类故障问题进行逐一排除,提升检定效果,为汽车修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