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2020-12-07 16:51:38王茜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王茜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 邢台 054000)

2020年,在全球疫情、蝗灾、极端天气影响下,各国开始大量囤积粮食,粮食出口国对粮食的出口采取收紧政策。联合国在2020年发布的《粮食危机报告》中指出:2019年世界有1.35亿人口面临粮食危机,并预测2020年,世界粮食危机将影响2.65亿。世界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粮食问题是关系生存的大事。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政府一直把粮食问题当成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但是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我国居民消费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有限的耕地面积和日益增长物质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高农业产量,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势在必行。

如何安排部署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加强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建成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创新,是围绕农村生产活动展开,既然是以农村为根植土壤,必然是要扎根基层。针对农村现状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知识技术能力薄弱等等现状,组建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组织体系要以基层实际状况出发,加强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的衔接,与科技研究所、农科院的互动,部门技术团队下到基层,帮助各基层创新团队,围绕当地种质特性进行研究和创新,把农业科技创新结果转换为丰收硕果。政府有关部门搭建基层的农业科技创新资讯分享与分作的平台,逐步建成系统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组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架构

调动相关部门,自上而下展开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结果推广。科普示范基地、农林研究部门等部门在基层广泛普及先进农业技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优质品种,先进育苗技术,科学灌溉方法等切实方法,手把手、点对点扶持农村实地。推进搭建农村到市场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现代农业产品到市场的点到点直接流通。

三、加强基层农业人才建设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离不开人才,培育适应农村基层的高级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基层农业科技的创新,并持续发展。

一是基层领导部门组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基地,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养、引进农艺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等等专业技术人员。农艺师是经过农业活动相关培训,有一些实践经验的知识型人才,能够促进农业发展的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则是培养具有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城市化等基本知识的人才。相关农业部门应配合基层,引进培训农艺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毕业生,鼓励他们在基层锻炼实践能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壮大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为基层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发展做贡献。二是培养当地农民,鼓励农民学习技术,改良技术。农村不乏种植育种经验及其丰富的农民,加上农业知识的学习,这些农民对技术创新改良的能力也会增强。

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奖励机制

设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强化机制,提升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落实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利于引进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评优奖励,鼓励项目的实际推进和落成,推荐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进程。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农业创新与推广进程

把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计划纳入首要财政计划,建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每年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投入保持增长。加大对农业技术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增加部门推广农业科技知识的资金投入。支持基层对农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支持推广农村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和市场的联动。引导相关农业企业对基层的直接对接,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并投入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奖励有成果的技术团队,有工作效果的推广部门。

六、转变农业生产技术,建设现代化新型农村

农村现存劳动力外出发展,农民老龄化、技能薄弱等问题十分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发挥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优势,用先进的机械科技代替传统的人力耕作。这样不仅解决了劳动力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推动了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转变农业生产技术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结束语:今年严峻形势下,习总书记提出,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在有限的耕地情况下如何端牢自己的饭碗?只有做好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扎根基层。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在农业生产的前线,兢兢业业地工作研究,才有我们今天的农业技术成果和物质条件。但这些永远没有结束,唯有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拥有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才可以摆脱外国对于粮食技术的把控,真正做到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粮食问题关乎人民群众最根本的生存,今天中国取得的农业成就已经是非凡的,感谢那些辛苦的农业工作者,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