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2020-12-07 16:51:38闫宗鹏
魅力中国 2020年37期

闫宗鹏

(青岛西海岸医疗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500)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把握时代脉搏取得实效。随着党建工作理论的不断丰富,体系建设日益成熟,这也给党建工作创新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党建工作创新要来自基层用于基层。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基层党组织的创新应该源于基层经验总结、提炼、学习、思考和探讨,在基层党组织进行再实践,并再次总结提炼。反复地过程中得出精髓,使点上经验在面上开花。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的感受谈谈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几点想法。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实施难点及原因

(一)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到位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透明化。较为年轻的同事会对国外的政治时事更加的了解,甚至还会效仿“欧美”的行为或思想,国有企业的基层人员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思想都较为“年轻化”,并且受到诸多方面的思想影响,自身根本没有很坚定的信念。得过且过就是现在许多企业基层人员生活的现状。基层人员的生活是相对艰苦的,他们尚未考虑到党的重要性,也并没认识到党建工作是一件多么有影响力的工作,在党建工作方面不思进取。党建工作形式上的创新不够,所以对青年的吸引力大大减少了。

(二)基层党建模式过于老旧、单一

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实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需逐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创新领导模式。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主要的导向,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新格局和新途径,把优化企业的党组织建设与企业管理统一起来,将两者结合,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领导力量。企业应围绕着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一体化,将企业文化和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增强企业党组织核心政治领导作用,创新基层党建评价模式,着力于创新基层党建,改善党建模式,以企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尺。

二、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一)抓住“根本点”,夯实工作基础

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党员总经理兼任党组织副书记,适当增加进入董事会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人数。以党建工作引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企业各个层级,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从思想深处拧紧螺丝。厘清权责清单,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

(二)培育“原动力”,形成国企特色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通过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引导党员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严格监督管理,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提高“三会一课”质量,落实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主题党日、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制度,强化党员日常管理,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严格执行党的纪律。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在生产经营一线、青年职工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推动发挥作用,提出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注意发挥党员在区域化党建和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发展凝工作激情、聚攻坚力量,形成工作原动力。

(三)明确各管理层级的功能和任务

一是树立“党建工作与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相融相合”的理念,对照党委的职能、对照党建工作的要求,把党建工作的内容融入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建设以标准化、特色化、效能化“三化”为基本特征的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基层单位党组织和党总支(支部)层级标杆管理将着力解决公司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创新不够,以及基层党支部融入中心工作、做好“两个服务”的有效方法和切入点偏少等问题。党员和职工群众层级标杆管理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思想认识、价值取向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不尽一致,主人翁意识、工作责任感和对企业归属感有所减弱,队伍整体素质、作风和精神状态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等问题。针对全体党员,以教育管理“给管要”为标准,落实举措,不断提高班组的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二是建立党建青年文明岗示范岗,发挥青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比贡献、创先争优做示范,更好地服务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

结语

现在基层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基层党组织作为落实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应坚持通过创新党建工作形式凝聚员工,使得不论在企业改革时,还是在平常的稳定发展时,基层党组织都能体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