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娟
(江苏省扬州市仙女镇北苑社区党总支,江苏 扬州 225000)
前言:我们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严于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六点要求[1]。是党的群众路线具体化、实践化的具体表现,是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树立优良作风的必然结果。
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的活动,有利于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可以直接辨明党员干部的作风。因此,推动党员干部进社区的活动安排是推动党员干部实行六点要求的有力规范,坚持严字当头,处处求实,加强过程管理布置,用心谋划,统筹兼顾,系统科学的推进、引导党员干部服务群众,乐于接受群众教育,升华思想,努力形成从严从实的工作方式,从而取得社会治理完善,居民群众称赞的新实效。
(一)率先进社区报道认领合适岗位
领导干部率先实行,普通群众就会跟上,群众有榜样,有目标,就能成功开展活动。党员干部怀着感情,带着责任,走进社区,深入群众,结合基层实践和工作特长,认领合适岗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作用。
(二)率先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党员干部进入社区要主动亮身份,开展社区工作更要透明公开,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主动向人民群众承诺,树立党员干部认真负责的形象,获得群众认可。
(三)率先开展认领岗位服务
党员干部是“摆着架子干虚事”还是“脚踏实地干大事”,是脱离群众还是走进群众,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党员干部不能仅做工作范围里召集会议、布置场所、统筹决策等事情,还必须在其位,谋其事,带着群众的殷切希望,真情实感的去解决群众问题。在决策实施时,必须布置好的事情尽心干,定下的事情一定干,有困难的事情努力干,创造机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取信于人民,从自身做起。
工作安排上要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形成上管下动、上下联动完成工作。党员干部融入社区、服务群众是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重要方式。把严的要求、严的行动、严的思想深深贯穿于工作始终,让党员干部明确了解群众需求,引导党员干部听民声,办民事,实干出真章,有效发挥党员干部在工作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把严和实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外出八小时主动回归社区,自觉接受社区内外人员的监督,使党员干部融入社区,联系群众成为自觉行动。
(一)制定工作清单,认真安排能为群众解决的问题。在摸清群众需求的情况下,所有党员干部根据认领的岗位,结合岗位特点和各自特长,明确定位好工作方向,向群众公开个人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时间。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做看得清、摸得着、叫得出的事;做群众心中最迫切、最期待、最信任的事。[2]
(二)推行预约服务事项机制,列出服务清单,明确工作内容。合理设置正确的工作岗位,采取点对点和面对面,网格化的不同模式,积极开展预约服务机制。拓宽活动主题,丰富活动内容,把活动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推进四个全面、城市突出环境问题治理等主要问题结合起来,为社区迅速发展献计出力,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为社区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党员干部履行职务服务要有“紧箍咒”的约束,让党员干部在融入社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饱满热情为群众处理疑难杂症,确保社区党建活动和平开展[3]。须得建立奖惩分明的问责机制,善于利用考核,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把问责机制与群众评价相结合
要制定适宜的问责标准,集思广益,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标尺,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管体制。通过建立切实有效的群众服务公告栏,党员干部承诺栏,群众有效评价栏等,把群众当作评委,做出成绩。
(二)把问责机制与激励评优相结合
对党员干部参加活动情况、群众的评价进行留档记录,作为评优标准,对参加工作获得群众一致好评的优秀工作者,党组织应及时表扬;对服务工作不够积极甚至太过敷衍,遭到群众投诉举报的党员干部要进行通报批评。
(三)把问责机制落实到个人年度述职。将党员干部的在群众中服务表现列入数据库,年终总结时进行抽查,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监督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社区服务的质量。
通过广大党员干部切实积极投身于社区建设,密切联系社区群众,弘扬实干精神,以严明的机制达到优的机制,以好的导向促进实的发展。从严落实社区党员干部的服务工作,在未来,社区党建工作将取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