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汝祥
(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人民政府 江苏 戴庄 221347)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个观点。
一、山东枣林庄移民的流传范围和时间:山东枣林庄移民的主要流传在安徽省的淮河两岸地区,包括凤阳、芜湖、利辛、寿县、霍丘、颍州、六安等市县,尤其是濉溪县。据安徽濉溪县志记载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枣林庄迁民到本县,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称是山东枣林庄移民。再以利辛县为例,1988年利辛县地方志办公室曾组织过一次大型的姓氏源流调查,尽管这次调查缺乏科学的设计和周密的安排,调查的质量不高,形成的资料难以利用,但调查中众口一词的说法却特别引人注目——祖先于明朝初年迁自山东,很多人都说祖先来自山东枣林庄。根据1989年编篡的《寿县志》(初稿)记录了当地23个氏族,其中21个氏族都说是明洪武年间迁入的,几乎所有的口碑记录都说是来自山东枣林庄,类似传说很多,不再列举。这就说明“山东枣林庄移民”确实存在。根据相关地区山东移民的家谱记载和官方户籍登记发现,山东来的移民基本上都是很多年以后才在当地取得户籍,说明枣林庄移民传说不可能是官方组织的移民,更像是从山东来的难民。
二、山东古兖州枣林庄是安徽“枣林庄移民”发生地的可能性排除。
1.山东兖州现在属于济宁市兖州区,专家考证的枣林庄为兖州区北的“安邱村”,该村为明鲁王后裔安邱王的封地,该村曾经在康熙初年称为枣林庄。通过地图查找,该村处于山地丘陵地带,并不是陆上交通要道也不是水运码头,地方史籍资料也没有古代大量居民的历史记载。明朝嘉靖年间至清末编修的历次《兖州志》和《滋阳县志》都没有兖州枣林庄外迁移民的记载。相反,自明朝延续下来的《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明初有登州、莱州、青州三府移民到济宁。
2.明朝移民的历史记录共有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下面把洪武年间移民记录整理如下。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关于山东、山西移民的建议:“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亦。”(《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可见,洪武二十一年以后,朝廷组织的山东对外移民是不存在的。而明朝建国初年的移民行动,主要移民迁入地是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而迁入之后就取得了当地的户籍,官府给路费、衣物、种子、农具、耕牛等,每人给地30亩,免三年赋役。
(1)公元1370年。《明史·太宗实录》载:“(洪武)三年,……辛巳,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民无业者田临濠,给资、粮、牛、种,复三年。”(洪武三年,朱元璋的老家凤阳属于临濠府。)
(2)公元1373年。《明史·食货志》载:“(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凤阳。”
(3)公元1376年。《明太宗实录》卷一一〇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徙山西真定民无产业者于凤阳屯田,遣人赍冬衣给之。”
(4)公元1388年。《明太宗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
《明史》卷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家具,复三年。”
(5)公元1389年。《明太宗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6)公元1389年。《明太宗实录》卷一九七载:“(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告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命赏从整等钞锭,送后都督佥事徐礼分田给之。”
(7)公元1392年。《明史.太祖本纪》卷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率开国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
据《明太宗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冯胜、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民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8)公元1392年。《明太宗实录》卷二二三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佥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迁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等七府徙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9)公元1395年。《明太宗实录》卷二二六载:“(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公元1402年。《明史》卷五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赐之钞,复五年。”
《明太宗实录》卷十二下载:“(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户部遗官核实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州府县。”
从以上明史记录看出,官方组织的移民没有一次提及山东兖州移民安徽。所以明朝初期山东兖州枣林庄移民安徽的历史是不存在的。
近年来有许多专家和学者质疑山东兖州枣林庄移民安徽的真实性。那么流传在淮河两岸的山东枣林庄移民真实历史是怎样的?在这里不得不提江苏省邳州市。因为在邳州明代地方志中明确记载了“枣林”这个地方,而且是渡口。
江苏省邳州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属于徐州市辖县级市,2019年邳州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7位,人口196万,为江苏省第二大人口县。邳州北部有三处国家级古人类文化遗址,分别是四户镇的“大墩子遗址”和戴庄镇的“刘林遗址”、“梁王城遗址”,邳州以及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聚居区。邳州西北与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接壤,北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连接,东北与临沂市郯城县为邻。邳州古称下邳、良城、邳国、下邳国,是江苏省历史最悠久的县级市,是江苏省文明发祥地之一。邳州现在是江苏的“北大门”,过去是山东的“南大门”。邳州在周朝时代至隋朝之间历史变迁不多赘述。公元627年 即唐贞观元年时废邳州而设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即公元982年设淮阳军,治下邳,属东京路。靖康之难后,北宋灭亡,金国占领后仍为淮阳军。贞祐初(1213年)属山东西路,公元1215年改属河南路。元朝初年并下邳、宿迁和兰陵到邳州,属山东西路。邳州在金元时期属于山东,在公元1231年到1233年间曾是山东行署所在地。邳州在历史上和地理上与山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元时期的“山东枣林庄”在邳州符合历史事实。
邳州境内北部有东西向山地丘陵,其他大部分为平原,古代属于山东南大门,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有东夷国部落争斗,三国曹、吕交兵,唐代秦琼、罗士信征战邳州,宋金交兵,金国统治时期的红袄军大战金军,元末红巾军抗元,朱元璋和张士诚争疆土,现代淮海战役主战场和抗日“禹王山大捷”等等重大事件都发生在邳州境内。邳州河网密布,属于黄淮水系,沂水、泇水、汶水、武水、大运河、故黄河穿境而过,境内河沟纵横交错,水网密集。山东省西南有微山湖,南为中运河流过台儿庄,东去汇入骆马湖。密集的水系,阻碍了山东的陆地交通,古代山东西南出省最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就是经过邳州全境南下,邳州是山东和南方交通的陆路枢纽也是运河水道的必经之地,交通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以上资料说明邳州具备古代移民传说的人口条件和地理交通条件。
三、山东枣林庄移民的历史记载。
1.康熙年间修订的邳州志关于枣林庄的记载:“正德七年(1512年)闰五月,刘六、刘七围邳州,都漕都御史张缙击败之。东海千户张瀛率锐卒杀其渠帅三人。六等遂从枣林渡邳奔河南”。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枣林”这个地方属于邳州的偏远地区,而且有渡口,从该处渡河以后可以进入邳州腹地。而邳州故黄河在现在的睢宁县古邳镇境内,距邳州西北部的枣林庄渡口百余里。
通过多日调查走访,最终确定流传安徽广袤大地的枣林庄就在邳州市岔河镇样墩村村东北1000米处。目前是样墩村的基本农田,该处地势明显高于附近耕地,依稀可见古代村落痕迹。曾经的枣林庄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样墩村的村民都知道这块土地的名字。岔河镇样墩村村西紧挨古汶河,西北4公里为宋元时期西北重镇良璧。汶河东300米是枣林庄遗址,当地村民说河道上过去一直是渡口,是古代良璧通往邳州治所的重要通道,也是山东西部、南部通往南方的主要陆路枢纽。向南距离该地四公里的戴庄镇黄石村王氏宗谱和向东七公里之外的铁富镇艾山后村王氏宗谱(修于清同治二年清和月)记载:“……始籍太原,原自前明中叶迁于下邳之枣林庄,有子八人……”。王姓后人明确指定枣林庄就在岔河镇样墩村东北处。
在此,不得不提邳州的古代行政区划,明洪武十五年前有四乡:西北为偃武,东为受贤,东南为招贤,西南为修文。修文乡在洪武十五年割属睢宁县,所以以后只有三个乡。根据康熙年修《邳州志》记载:偃武乡有14社:“艾山社在新城(指康熙七年郯城大地震后邳州府治迁移到邳城);石埠社在城西北(现属山东省兰陵县);疃上社在其西,有礓石、涛沟二河;石兰社在城北少西;四户社在石兰之东:黄石社在石兰之南,黄石山在焉;……”。另有记载石兰社只有一个村,就是良璧。可以确定,康熙年修志的时候,偃武乡没有枣林庄村。枣林庄村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这个枣林庄渡口应该还有。所以可以断定真正的枣林庄原住民人口应该很少,只可能是作为渡口而被人们熟记。而西北方向的良璧村就不同,良璧不仅是人口大村,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良璧(壁和璧两字在康熙版邳州志里通用)古称良陂,位于苏北鲁南两省交界处,现地属邳州市岔河镇,清末之前属邳州偃武乡石兰社。村内有大量的历代遗址、遗物,如古唐槐、唐贞观年间兴建的兴化院遗址和汉代石羊等等,有6000年以上的文明史,东北十公里有四户镇的大墩子文化遗址、西南十五公里有戴庄镇刘林遗址和梁王城遗址,在清末之前的偃武乡范围内拥有三个国家级文化遗址在全国仅有。而良璧6000多年来一直有人类居住。该村现有人口超过8000人,其中半数以上为解姓,其他姓氏有王、刘、邹、周、李、张、孙、赵、杜、颜、董、谭、金、陈、杨、翟、高、曹、冯、曾、魏、贾、胡等等63个姓氏。根据地方志记载,贞观十五年(公元631年),在良璧东北隅始建兴化院,村北门客栈住监工官,植种槐树若干。北金又建,元代重修扩建,清代又修建。良璧村内现有唐代槐树,国家有关部门测定树龄1400年。村内老人说千年以来有三颗唐代大槐树,南北走向,槐树西为关帝庙。1968年文革期间作为“四旧”被砍伐一颗。现存大槐树被砍去两个分枝时,恰逢回家探亲的一个李姓师级军官和村内解庆祝老人(离职副团级)制止才保留下来。该树位于良璧北门路西。而另外一颗唐槐不知道消失于何时。良璧原住民很多姓氏以“三槐堂”为自己的家族堂号。
《邳州志》记载,“梁王城北数十里为良壁,元时兴化院在焉。碑所称栋宇膠葛,楼观栉比。殆明以前一巨镇。旧有僧坊、牙埠、牲畜四至,岁人常巨万。比年以来,户口彫攰,为狐兔所窟宅……”,可见,元代良璧兴化院石碑记载良璧是个大镇,有人口数万人。良璧村的规模应该是现在的数倍,据村民代代相传,良璧曾经有庙宇道观数十座,现在考证出来有13座,全都毁于康熙七年的“郯城大地震”,后来有些寺庙得到复建,之后又消失于战乱或文革期间。
良璧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良璧在古代是交通要道、繁华之地。良璧村是邳州市平原地带海拔最高的乡镇之一,平均海拔在29-31米。这也是良璧先民六千年以来能够定居的主要原因。良璧四面环水,村西为西泇河(古称武原水,隋朝改为泇水)。《沂州府志》载:“西泇河出费县抱犊山下,东南流经兰山县界,由神峰山城阳桥作字里老鸪巷至朱家楼入邳境,下达泇口与东泇河水会”。西泇河在村西南马店村转向东,在岔河东北与宋家沟水交汇转弯再往南流往泇口。1958年政府实施水利工程将西泇河改道东流汇入东泇河。西泇河在丰水期河面超过数百米;宋代西泇河成为直达东京汴梁的运盐之河。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避黄开泇,西泇河成为中运河的主要支流。村东为宋家沟,宋家沟古称送粮沟,应为古代良璧运送粮食给官府的水道。宋家沟南流汇入泇河,在岔河东北方向与西泇河交汇,形成三岔河,岔河镇的名称由此而来。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邳县人民政府为了改变岔河北部村庄的交通,把宋家沟与泇河交汇处水道改为地下涵道,其上修路建大桥。宋家沟在良璧东南方向古代有木桥(解放后修建了水泥桥),通过木桥东南三公里就到了样墩村古汶河渡口-枣林庄渡口。再往东三公里就是邳苍分洪道,古代称艾水,泇水和艾水之间的广大地区南下的陆上重要通道就是途径泇河两岸-良璧-枣林庄渡口。良璧村北有古黄河分支,隋唐以来称为“运粮河”,曾经河面宽阔,水深数十米,现在河道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基本农田,只是明显低于南北两端地块。运粮河上古代有石桥出村,现遗址为“石桥窝”。良璧与原偃武乡石埠社泇河上的老鸪巷桥(建于唐朝,毁于日寇炮火)距离十公里,该桥是两地连接的重要节点。
2.说起老鸪巷桥-良璧-枣林庄一线交通的重要性不得不提“夺淮入海”。黄河在1194年至1855年以淮河的河道作为出海口。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唯1194年第四次大改道起,淮河流域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和山东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黄河长达661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黄泛区河流密布,水患严重,改变了过去的已有陆路交通体系,以至于良璧至邳州官道成为山东南下最重要的陆路通道。邳州是山东西南部的临沂、济宁、菏泽、枣庄等地的陆上最主要交通通道,而良璧和石埠社位于邳州西北角,正承担着陆上交通的重任。这就使从泇河上的老鸪巷桥到良璧然后去往枣林庄渡口成为了山东南下的重要通道。
3.邳州人口锐减的原因是贞祐初年的红袄军起义造成难民逃离家园。十三世纪初,金国的辖地日削,女真贵族和各族地主阶级的剥削压迫日益严重,山东、河北农民纷起反抗。贞祐二年(1214年)杨安儿东取莱州、登州;郭方三据密州(今山东诸城),进攻沂、海二州;李全进攻临朐,棘七据辛河,有众四万;史泼立据宁海州(今山东牟平),有众二十万。据地方志记载贞祐三年(1215年)红袄军数万人在良璧(石兰社)、楚墩和岗子一线与金军交战,大败金军,缴获战船数百艘,以备攻邳。《邳州志》载:“贞祐三年(1215年)六月丁亥,命防御使徒单福定等,帅所部义军与沂州民老幼,尽徙于邳。”“贞祐二年(1214年)时山东、河北诸郡失守,……徐、邳、海数城仅存。兴定二年(1218年)四月戊午红袄贼犯徐、邳,行枢密院兵大破之。”《邳州志》载:“贞祐初(1213年),邳州建户两万七千。”“兴定二年(1218年)……累经残毁。至于邳海尤甚,海之民户,曾不满百,而屯军五千。邳户仅及八百,军以万计。兵多而民不足,使萧何刘晏复生,亦无所施……”金国统治期间沂州大于邳州行政区域,沂州民户应该超过3万户,在公元1215年的时候,邳州以及迁徙来的沂州民户应该有6万户以上,加上山东西南其他地方的难民,人口超过30万,而四年之后的1218年只有800户,人口不过4000余。绝大多数人变成了难民逃离了邳州。
从以上史料记载,不难看出,由于红袄军起义,战争波及山东西、南部和江苏北部无辜的贫民数十万户。先是1214年山东各地灾民南逃,再就是1215年红袄军进攻良璧-岗子一线,邳州当地的百姓也加入了逃难的大军。山东难民涌入邳州,是由金国官府组织的,从陆路来的难民势必通过良璧,良璧村有两处善堂安顿难民。村北门善堂(建筑面积640平方米)建于北宋初年,西门善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建于北宋中期(善堂是官府设置的临时救济场所)。一个村同时建有两处善堂在邳州是仅有的,充分说明良璧在古代的交通区位优势,也说明北宋以来难民数量之多。北门善堂南有唐代所植大槐树,难民在良璧善堂休息之后往村东南方向通过宋家沟木桥,奔枣林庄渡口去邳州,由于人数众多,渡口小,必然坐等渡船,耽搁了行程,在等渡船期间,枣林庄原住民提供食物,所以会给路过的难民留下深刻印象。良璧的先民逃出去以后代代相传老家在偃武乡(古山东地方言为燕屋乡)大槐树,而过路的难民只能记得枣林庄渡口。由于古代人们普遍是文盲,且地方方言不同,偃武(燕屋)变成了“燕窝”,加之“老鸪巷桥”的因素,有了“老鸪窝”的传言,后来引申到“喜鹊窝”。根据以上《邳州志》记载事件关联分析,山东枣林庄移民的真实地点在邳州市岔河镇样墩村东北处,时间不是明朝初年,而是宋金对峙期间的1214年-1218年,难民南迁原因是红袄军抗金的战争灾难。许多难民后裔把始祖迁入时间确定为明朝初年,是因为宋元以前朝廷严禁民间修谱立碑。而明代因为有朝廷组织的移民政策,所以允许民间修谱立碑,这就是各地民间常见明代石碑而很少见到宋元石碑的原因。后来因各种原因导致祖碑的毁损,难民后裔很难准确掌握始祖信息,导致记错年代并找错祖居地。因跟风心理,人云亦云,谁也不敢贸然否定自己的家谱记载会有错误,导致后人一错再错。
红袄军和金国军队的战争,导致大量难民南逃,山东西南各地的灾民南下途经邳州西北的老鸪巷桥-良璧大槐树-枣林庄渡口,之后进入邳州腹地,往东去海州岛上逃避兵灾,往西去往河南省方向逃难,往南渡过黄河奔南宋管辖区域,之后足迹遍及淮河两岸、大江南北。而邳州在金国统治期间和元朝,属于山东西路,因而“山东枣林庄”五个字深深的印在难民脑海中,为难民后裔寻根提供了记忆密码。殊不知几百年后曾经的“山东枣林庄”划归了江苏省版图,从而造成有关专家“张冠李戴”。
可见,“山东枣林庄移民”的来源不仅仅有山东省西、南部的难民,还包括江苏邳州、海州以及徐州其他县区等北方难民数百万。同时不排除在之前和以后的岁月里都有迁徙的移民。南迁的先民不仅仅定居在安徽的淮河两岸,江苏的南部、浙江等省市,南半个中国都会有北方难民的足迹。相关地区所谓的明初移民不过是宋元明时期难民历次外迁籍口罢了。曾经让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山东枣林庄”虽然消失在田园里,但她真实的存在于历史的时空中。
无论是“山东枣林庄移民”,还是“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见拙作《明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伪考》,发表于2019年《写真地理》第13期),以及流传部分地区的“老鸪巷移民”其实都发生在邳州市原偃武乡良璧村及附近村庄。“闭门造车”要不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的是千古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