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霞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附城第二中学,广东 河源 517300)
在教育进程中,应始终保持对学生崇高道德情感、健康审美情趣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对于提升学生德智体美均衡发展水平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决定性作用。
作为从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必修的重点学科,语文教学不仅是对汉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技能传授,更是对汉语言这一最重要文化传承载体的弘扬与展示。以文寄情几乎是所有文学大家成就经典的必由之路。比如鲁迅先生,在意识到必须通过拯救精神而后才能拯救肌体的迫切性后,鲁迅先生选择放弃学医改而作文,试图以犀利的笔锋唤醒彼时麻木的国人。而这背后的根源正是先生对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深沉情感。可见,相较于沟通交流的工具性而言,语言文字更加厚重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以文化人的情感延续、文化传承作用,是借助语文教育实现代际间文化传播的核心手段之一。而语言文字的教育过程亦是帮助和引导年轻学生逐步体验和感悟到本民族传统文化情感底蕴的过程,是提升民族凝聚力、文化向心力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若干年语言文字的系统教育,也积累了一定的文学情感体验经验,但整体而言仍然属于相对初级和浅层的程度。而这一阶段学生的社会阅历依旧相对匮乏,这就决定了其情绪感知仍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在相对具体的环境影响下得以引导和被激发。故,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渗透需要走生活化道路,于细微处见真情实感。比如在进行最擅长以文抒情的散文教学时,以课文主题引出现实生活中相同或类似的场景和情绪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在作者看到父亲蹒跚穿过铁路的背影时不觉热泪盈眶,这不仅是由于作者感慨于父亲因为体型关系而动作吃力之苦,也是因为即将面对骨肉分离的别离之痛,更是由于对血浓于水的亲情的恋恋不舍所致。《背影》令人动容之所在于平淡朴实文字之下丰富且细腻的情感蕴藏,是需要读者反复琢磨、细细品味的渐进过程,也最具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强大情绪感召力量。以父亲的背影为引子,要求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家人、亲人、友人在相同或相似场景下令人感动的瞬间,这就是进行情感渗透教育的最好时机。
传统课堂教学依赖于书本教材的文字内容,虽然不乏经典美文的深厚内涵,却难免存在相对单一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当社会文化生活形式日渐丰富多彩、音频与视频逐渐占据休闲娱乐的主体部分时,平面文字的吸引力正在慢慢丧失。时下不少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往往表现出不得其门而入的状态,原因之一正是传统课堂难以激发兴趣,学生对语文学习热情不足而制约了情感教育的渗透效果。
好在技术的发展给予现代教育越来越多的辅助手段和选择余地,也在更大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渗透方式的升级换代。比如多种技术综合应用丰富渗透形式和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下极为常见和流行的辅助教学策略。借助多媒体技术,平面和二维的文字内容能够实现立体和三维的转化,使曾经相对抽象的语言文字内容得以具象化、动态化,而这种更加生动的画面无疑能够给学生以更多感性认知的帮助,进而使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更加得心应手。比如在学习《春》、《济南的冬天》、《苏州园林》等文章时,结合纪录片《航拍中国》、《园林》中相应的片断往往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些纪录片取材于真实场景,同时有优美的背影音乐和娓娓道来的画外音相搭配,立时便能使书本上的文字内容栩栩如生如同身临其境。这不仅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也能成为激发学生强烈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怀的良策。
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一个听说读写层层深入的进行过程,阅读和体验之后就是写作与抒发感怀。因此,初中语文渗透情感教育还需要读写并重,尤其应当重视课外阅读与写作,如此才能实现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化与固化。
保持每天阅读足够数量的文字内容、坚持每日一记或每周一记都是通过课外读写巩固课内教学成果的方法。除了对日常生活的可叙事性记录外,发表感想也是这个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只有帮助学生养成随时记录、自觉写作的习惯,初中语文渗透情感教育才能日积月累、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相对特殊的阶段性发育特点,不仅应当着眼于密切关联学生日常生活的接触面和常见内容,而且需要考虑越来越多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普及和应用程度,选择能够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认同的教学形式。同时,新的历史时期给予学生更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与条件,必然影响到其对所学内容的观察视角和体验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过程中,还应更加充分地延展教学深度与广度,以多种方式不断丰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情感体验形式。如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多渠道、广范围,才能取得越来越好的育人品质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