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晋芳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幼儿教育是学龄前儿童接触父母教育以外的基础教育和开端,而幼儿音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心理和生理更容易接受音乐教育。幼儿音乐的课程安排不仅仅是为了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音乐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的音符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肢体协调能力等,使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从孩童时期就实现德、智、体全方位发展。鉴于社会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新审视和定位,使教育方面对幼儿教师有了更高更具针对性的要求。幼师除了本职工作的基本音乐素养和基础教学知识外,更要将音乐完美地融入到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音乐正确和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养成健全的人格,全方位提高幼儿整体素养。
幼儿的心灵是一张纯洁的白纸,可以通过美妙的音符随意画出五彩斑斓的人生和未来,而绘画的人就是幼儿教师,可见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和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行业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愈发严格,这正是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的结果。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祖国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当重视各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
幼儿教师应具备基础的音乐知识,能够根据随堂内容和生活情景做歌曲改编,便于幼儿理解音律,且幼儿教师应不断学习,从孩童时期的基础音乐逐步过渡到代表中华民族的音乐。当然,最重要的技能就是将音乐融入生活,能够融会贯通,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学校文化改编不同的音乐,以便于幼儿学习。
将音乐与肢体动作结合更能促使幼儿对音律的理解。相比单纯的音律,幼儿更能接受肢体语言教育,两者相结合,可以使幼儿从听觉、视觉等各个方面感知音律的美好和欢快。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及良好的肢体协调能力,通过肢体语言引导幼儿对音率和节奏的把握。幼儿教师基本也应具备编舞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改编出不同的肢体语言,促使幼儿对各类幼儿音乐加深理解。
幼儿教师对幼儿的音乐教导应不止局限于课本提供的音乐,而应该根据生活和幼儿学习改编出便于幼儿学习和理解的事物的音乐,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创造力,从细微处发现适合幼儿养成正确“三观”和健康身心的音乐及肢体律动。
幼儿教师应适当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而不是仅停留在音乐素养的培养上,艺术都是相同的,幼儿教师使用音乐引导和教育幼儿的同时,应注意观察和挖掘幼儿的艺术天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情感认知是从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中获取的,幼儿教师应教育幼儿音乐的作品有一定的选择性,好的音乐作品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引导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情感交流。例如由弟子规改编而成的音乐,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其引导幼儿明白事非对错,懂得荣辱观念,辨别黑白善恶,此种类别的音乐作品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儿教师应利用此种国学经典音乐教育和引导幼儿,培养幼儿健全的道德品质。相反,若幼儿教师音乐欠缺音乐素养,选择一些朗朗上口但没有教育意义的作品,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幼儿的情感认知尚处于萌芽阶段,对歌词的理解主要依靠幼儿教师的引导,幼儿以教师为中心,认为教师教育的都是正确的、都要执行的,若幼儿教师长期引导幼儿学习没有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幼儿的品德培养就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教育部应当重视提高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
调查发现,多数幼儿在还未学会完整说话之前会唱许多歌曲。这是因为欢快的音律能使幼儿情绪愉悦,愉悦的情绪能够使幼儿血液中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健康的化学物质,能够增强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幼儿记忆力,幼儿会快速记住乐曲旋律并自主模仿学习,欢快的节奏可以使生硬的语言更生动、有趣、有活力。而幼儿教师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人,幼儿教师对音律和节奏的掌握决定了实施教育过程中幼儿能获取音乐信息和提升语言能力的效率,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越强,对幼儿的语言开发帮助性越大。幼儿喜欢旋律简单、歌词生动、旋律欢快等的歌曲类型,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音准度和听觉,促进幼儿的大脑发育,幼儿教师应该掌握此类歌曲的特点,寓教于乐,使幼儿拥有美好和难忘的童年。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对音准、音律和节奏等的把握,而幼童时期正处于儿童听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幼儿教师需要根据音色和音律引导幼儿的听力发育,以提高幼儿对声音和音色的辨别能力,从小增强幼儿听力的敏锐度。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自身对音律有一定的掌握。
音乐和肢体律动的学习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地重复指导,这种反复记忆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不断加深幼儿对事物认知的记忆。当然,音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耐心、认真倾听甚至是对舞蹈动作和音律的思考等,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正确引导幼儿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从小就锻炼了幼儿学习的思想集中性。长此以往,幼儿必定能从记忆力、耐心、学习的集中性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
每个人的个性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音乐家创造出来的音乐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音乐表达出的情感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位聆听者所感悟的情感也是不同的。虽然幼儿共同聆听音乐,但是自身感悟是不一样的,高素养的幼儿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性格的幼儿理解音乐,帮助幼儿养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亲子活动中,幼儿教师可能会通过播放音乐让幼儿绘画,幼儿可以根据自己聆听到的音乐绘画出自己的理解,比如,对于流水声幼儿可能会绘画出波浪线,动物的叫声幼儿可能会绘画出动物雏形,甚至有幼儿会通过豆芽组合成美妙的音符图。幼儿教师应利用专业的艺术素养引导和帮助开发幼儿的艺术天分,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拥有专业的音乐素养更要兼具艺术素养,才能根据幼儿的图形表达挖掘幼儿的艺术天分。
音乐学习和身体律动往往需要幼儿们共同合作来完成,这是幼儿参加集体活动的初始阶段,完美的配合能够养成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幼儿步入社会融入集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教师应正确引导幼儿合力完成集体活动,正确积极地教育不配合或闹情绪的幼儿,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促进幼儿未来的社会发展。总之,如果说音乐是帮助幼儿全面发展的工具,那么幼儿教师则是工具的主宰者,如何正确有效地使用工具教育和引导幼儿则是对幼儿教师的考验,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的幼儿教师一定能够正确地使用音乐引导幼儿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要不断地重复教育,重复策略也成为心理暗示。幼儿的心神还处于发育期,很难集中注意力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不断地重复音乐行为,加深幼儿对音律的把握。幼儿教师应将音乐融入到生活,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但鉴于幼儿对事认知还处于萌芽阶段,应该将音乐融入生活,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比如,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吃饭歌、穿衣歌、排队歌等。幼儿教师可以将生活处处的感悟改编成音乐,这种教育手法不仅能培养幼儿热爱音乐的初衷,更能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将音乐学习当成兴趣爱好,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才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此更好地达成音乐教育的目的。鼓励幼儿自主创作,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所见所闻自行改编成音乐,不要求音乐多么完美无瑕,只需要幼儿能够对探索生活探索未知的向往记录在所创作的音乐中即可。幼儿能在音乐创作中充分体会音乐的魔力,从而能够很大程度提升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幼儿教师应随时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地和幼儿沟通,沟通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沟通才能真正使用音乐教育和引导幼儿成长。
总之,幼儿教师的音乐素养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素养较高的幼儿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音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