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万华 史文秀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甘肃 武威 733200;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师附小,甘肃 武威 733200)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能够产生情感律动,不仅能激发出快乐、放松、惬意的情绪,还能将内心的忧虑、痛苦、悲伤宣泄出来,使人身心愉悦。通过对音乐进行深入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不同的音乐类型中了解到不同地区的音乐史。与此同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情绪与学习压力,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开始后续的学习生活;另外,音乐也可以通过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例如学习《保卫黄河》《我的祖国》《映山红》等革命歌曲,能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感恩之心,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由于音乐教育包括演唱能力、音乐鉴赏、舞台表现等多方面内容,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眼、嘴、耳、脑、手并用。例如,学生需要首先在脑海中掌握歌曲的旋律走向,同时用眼睛记录音符,用手或脚拍打节奏,再进行歌曲演唱,通过音乐学习,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长期学习音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反应速度与创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长期以来,“填鸭式”教学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另外,过于注重语文、数学等重点学科也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通病,不仅是普通的中小学院校,还是专注于培养专业型人才的中职院校,始终都存在着这些问题。对于音乐教学方式,也一直以音乐鉴赏为主,学生能够学习到的音乐类型较少。教师一味地将教材上的内容教授给学生,没有进行课外的延伸与创新,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无法自由地进行想象与发挥。由于中职院校的学生多处于情感丰富、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时期,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满足社会对中职院校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要求,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无法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出现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类型也愈加丰富[3]。然而,现如今大多数的中职院校所采用的音乐教学教材依然较为陈旧,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普遍喜好大不相符;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规划上,也没有适当增加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外内容,导致中职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学习空间较为狭窄。
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部分中职院校在教学设施上仍存在欠缺,没有配备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或教学设备因长期没有维护与更新逐渐老化,对音乐教学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旋律与音质是影响音乐的关键因素,因此,设备上的不足对于音乐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除了辅助性的教学设备,学校在专业的教学乐器方面也较为匮乏,无法满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需要,常会因设备不足而影响教学效果。
在大多数的中职院校中,音乐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少,部分学校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偶尔会让专业课程顶替音乐课程,导致音乐教学形同虚设。在音乐课程的设置上,也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极少或根本没有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学生即使掌握了专业音乐知识,也没有机会进行实践应用,音乐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课堂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运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的教学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教学氛围。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规划时,可以寻找一些与本节课程相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起到内容导入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嘎达梅林》时,可以首先给学生播放嘎达梅林这一人物相关的电影片段,简单讲一讲嘎达梅林的故事。通过这样的课堂导入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起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述音乐所蕴含的故事或时代背景,更容易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电脑、投影等多媒体设备已经逐渐走入了课堂教学中,成为了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仪器。除了专业课程,音乐教学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的效果。由于音乐是展现情感的艺术,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质,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设备结合起来,能够在保证音乐听觉效果的同时增加视觉效果,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进一步产生联想,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对于没有具体歌词的纯音乐、交响曲等,多媒体设备的加入更是为音乐提供了一定的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例如,在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简要的贝多芬生平介绍以及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将生动的影音画面与激昂的音乐相融合,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对于音乐教材的选择上,应首先考虑高职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要注意教材内容的更新,避免选择过于陈旧的歌曲。在教学内容规划方面,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音乐知识上。另外,也要注重多元化音乐教育,引入不同的音乐类型,尽可能让学生有机会感受到不同音乐所展现的魅力,进一步体会文化的多样性,开拓视野。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音乐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高职学生发展阶段的积极向上的流行音乐,投其所好,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外教学内容相结合,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兴趣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当学生对音乐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时,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为此,教师首先应端正自身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保持饱满的激情,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共同享受音乐的乐趣。教师还可以针对每首歌曲的特点设计一些特殊的动作,将具有趣味性的肢体动作与音乐演唱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外,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充分调查班级学生的喜好,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教学,如小组合唱、歌曲接龙等,引导学生自然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
音乐是表演艺术的一种,所有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对生活实践的感悟,因此也可以说音乐是实践的艺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策略规划时,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理论方面的教学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灵活运用音乐知识的能力。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寻找自己喜爱的歌曲,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共享,说一说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与特点;或在特定的节日,让学生收集相关的音乐,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魅力。另外,教师也应积极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身的才华,提升音乐修养。例如,可以在班级内定期举行音乐会,将学生分组排练节目,或在校内举办大型的音乐节、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与其他学校进行音乐汇演,给予学生广阔的音乐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提高自身的舞台表现力。
新课改中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看法。由于音乐教学相对较为简单灵活,可以参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每次课程开始前,将学习资料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或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实际的课堂上,教师主要进行问题辅导,辅助学生自主思考。运用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利于教师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音乐才能。另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掌握学生对每节课程的反应情况,体会学生的思想观念,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真正实现音乐教学创新,势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新的教学评价方法。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与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与主观性。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需要对评价内容进行丰富,不仅包括基础的音乐知识,还应该涵盖对音乐文化的了解、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等方面;评价方式也应该多样化,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增加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这种综合的教学评价方法,有利于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应重视音乐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条件与教学氛围,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与符合学生喜好的课外内容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