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存瑞
随着互动视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勃兴已经不可遏止。对传统主流媒体来说,危机如何产生?突围又该从何处起步?本文依托笔者在城市台电视新闻的长期从业经验,就城市台重塑电视新闻主流优势的路径展开研究。
主流媒体,更加准确的表述是体制内的媒体。近年来,我国的焦点和热点新闻事件,央视等体制内媒体都在积极跟进。体制内媒体更应该成为敏锐的瞭望者,客观全面地报道真实的社会律动,为塑造和引导一种健康和谐、多元协调的传媒文化发挥其特殊的作用。[1]因为体制内媒体可以更加便捷地和官方交流,不像有些新媒体,不过是在围观中逮住一两个个体,很难在政府和民间情绪之间搭建良性的沟通平台。而构筑这个平台,是城市台电视新闻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近年来,城市台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交流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新闻爆料出现了减少的趋势。
在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评论员的时代,公众确实并非一定需要通过主流媒体来发布信息或者表达情绪,公众看到新闻也并非一定要拨打主流媒体的热线电话。他们拿起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同样可以成为传播者。
武汉大学教授张金海一次来绍兴讲课时指出,媒体价值存在于媒体与受众的关系之中。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电视新闻这个界面上,城市台如何才能与受众建立难舍难分的亲密关系?
笔者所在的新闻栏目曾经报道过一条新闻,笑料迭出的《人在囧途之泰囧》在绍兴市区各大影城都创下了最高票房纪录,但是冯小刚力作《一九四二》却观者寥寥。群众的反映是,白天工作很累,进电影院就是想轻松一下,不喜欢看沉重的电影。如果把前者看作一条好看的新闻,后者就是一条表达观点的深度报道。而观众的选择,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传播生态。
电视新闻的看家宝贝永远是画面带来的视觉刺激和故事化的表述。比如央视的《新闻1+1》,经典的新闻评论栏目,但主体依旧是经过巧妙组合的事件,白岩松的串联和点评吃的是故事的红利。我们应该思考的是,电视新闻的观点应该体现在荧屏之内,还是在荧屏之外?
如果说纸媒的新闻是写出来的,那么合格的电视新闻必须是拍出来的。如果说纸媒新闻拼的是思想和文采,那么电视新闻拼的就是形象的捕捉能力和用形象表达观点的能力。回归画面感是城市台重塑电视新闻传播优势的基石。有现场的事件性新闻是电视新闻的第一选择,在现场抓拍到可以显示事件本质的典型形象是电视新闻从业者的第一使命。那些主题先行、堆砌文字、制造现场或者使用万能画面的新闻,呈现在电视荧屏上的效果只会是苍白无力的,曾有业内人士把这类新闻表述为“面目可憎的伪新闻”。
电视新闻当然需要深度,需要界定的是深度到底在哪里以及如何表达。电视新闻的深度完全可以在关于事实的镜头描述中达到比文字表述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央视《新闻调查》制作过一个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节目,一位老妪站在南京的古城门里讲述遭到日寇侮辱的经过。鬼子刺了她很多刀,但是她顽强地活了下来。在老人讲述的结尾,镜头捕捉到了在南京古城墙缝隙间生长的一株绿色的小草。这株在风中摆动的小草,它超越了愤怒的语言,它甚至还带有一丝温情,抚慰着生命的尊严。
电视新闻的深度就寄寓在有意味的画面之中,把事实留给屏幕,把看法留给受众,城市台电视新闻也许能获取深度的新坐标。
关注人难于关注事,对电视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围绕事和人的关系,多问几个为什么,寻找到更加有新意、也更加有力量的报道视角。早几年的鹤岗矿难,最震动笔者内心的新闻不是死了多少矿工,也不是监管的缺位,而是一条报道在分析矿难原因时透露的一个细节,反映的是矿难所在地的群众交流和讨论最多的话题是谁谁赔了多少钱,是亏了还是赚了。这个细节其实质疑到了点子上,对生命价值的忽视,对生命和金钱关系的畸形心态,也许这才是矿难更加本质的原因。
当然,更为高级的电视新闻样式是在以人为主体的新闻架构中,设置话题,改变网络设置议题、传统媒体跟着炒的被动局面,让政府的执政能力、受众的公民意识在主流媒体的界面上良性互动,把受众的声音和政府的声音整合为公共的声音。城市台电视新闻如能做到这番境界,善莫大焉。
电视很烧钱,我国电视新闻的排场如今也越来越大。演播室里的超大屏幕,高清设备,风生水起的航拍……然而,回首这几年的电视新闻,给笔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条新闻与奢华的包装没有任何关系。这条新闻就是广东佛山的小悦悦被撞伤在地之后,监控画面中18名路人漠然地从她的身边走过。
电视新闻当然需要强化视觉震撼力,但是,内秀才是电视新闻的本源。包装应该追求信息量的密集和不间断的收视提醒,着力于让受众尽可能快速便捷地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生活化的语言,有个性、根据事件演进不断刷新的标题,新闻要点的滚动提示,甚至画外时叠加字幕……城市台电视新闻包装的要点应该指向为受众观看新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受众越贴心,电视新闻的传播障碍就越小。
浙江经视曾经策划过一次省两会报道,笔者发现,代表、委员说得最多的词是“低碳”,但是他们又发现,代表、委员回驻地时,经常一两个人乘坐一辆大客车。经视问,既然代表委员那么关注低碳,为什么不能拼车呢?这样的舆论监督,群众喜欢,相信代表委员的内心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新闻规律越来越受到尊重是历史潮流,城市台必须推动舆论监督常态化,没有舆论监督的电视新闻很难产生影响力。相比“破坏性”的舆论监督,城市台在运作电视舆论监督时,更要考量舆论监督的建设性。既要敢于监督,还要善于监督,这样的舆论监督才能为城市台重塑电视新闻传播优势提供可持续的支撑力。
注释
[1]蒋晓丽,任雅仙.传媒文化的瞭望者——论新闻在传媒文化建构中的特殊功能[A],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