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小学美术课中挖掘美育资源

2020-12-07 07:23:21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育绘画

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小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品德素养的培养能够让小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以及品德的塑造,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比,这种美德培育的效果比传统的效果要更好。

一、在中小学美术课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在整体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为美术课程本身需要进行美育,此是少儿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美术教师要高度重视美育的工作,这需要不断加强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到美术知识。美术文化以及科学文化的修养越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也会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进一步让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审美情趣,内心真正喜爱美术教育,这样他们才会对美术的作品不断追求。美术教育让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美术的鉴赏能力,绘画教学也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改善。通过美术教育中的绘画教育,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比较,让他们能够自主找出绘画作品中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这样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就能够产生坚持的耐力,进一步培养了创造的能力。因此,美术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逻辑能力培养的过程,让学生能够细致地找出这些细节问题。这和学生的素养培养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也让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让学生能够培养较好的行为习惯。美术教育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学生将来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如何在中小学美术课中挖掘美育资源

(一)通过教师示范加强美育工作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主要是模仿教师进行绘画练习,在这些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美感表现出来,这样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创造能力。在学生进行绘画之前,教师一般都是利用多媒体和示范画来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就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绘画的具体步骤,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能够感受到绘画的美感,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多媒体展现出的细微之美,这也是用其他传统的教学方法感受不到的,在进行创作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挖掘绘画中的闪光点。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感悟美感。比如说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挖掘生活中的美术资源,这样他们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自主创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从而也拓宽了自己的美术视野。多媒体的示范,也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二)在构图和色彩等方面渗透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的构图以及色彩在美术的培育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造型特别的艺术,让学生能够感受美育。比如在教学多姿的花草,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写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的种植花草区域进行参观,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记录这些花草。在学生绘画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出这些花草的特点,同时可以加入环保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绘画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另外在进行这种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教师需要用一定的文学性语言来进行渲染,或者是利用古诗词来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结语

美术素养培育的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美术绘画的过程也是小学生全面提高素养的过程,中小学的美术教师要高度重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这样才能够发挥美术素养的真正作用。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育绘画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术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8-02-22 12:15:48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趣味美术课
幼儿画刊(2017年2期)2017-03-20 15:52:01
美育教师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