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2020-12-07 07:23:21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动手美术学科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重视将知识与技能有效地结合发展,从而转化为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有效地提高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学生和家长大多是以考学为重点,大大地提升了学生语数外等学科上的学习压力,美术学科又作为一门不需要参加小升初,初升高考试的学科,因此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忽视了美术学科的学习,即使每周学校都会安排相应的美术课程,但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抱着玩耍的心态来学习的,使得美术教学的质量越来越差。

其次,美术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来讲是不受重视的一门学科,教学课时少,导致很多教师一人带多班,也有很多美术教师认为工作清闲,只需要把课程上完也就无所作为了,甚至会出现很多其他学科来代替美术课程的教学。所以现如今从事专业的美术教学工作者非常少,并且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不够完整的,实践能力也较差,导致美术课程的优势没有显现出来,小学生也就对该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

最后,因为学科的不受重视导致美术课堂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使得美术教师有教学能力也没有办法去有效地施展。美术教学也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只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忽视动手操作会影响学生们对美术真正的感知能力。

二、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首先,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学科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多运用名师作品给学生们展示,让学生感悟艺术名家作品,引导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中教师不要直接地去给学生进行讲解,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讨论分析,引导学生从名师作品中去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制作教学中运用的教学课件时,教师要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甚至可以利用制图工具给学生进行范画展示,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其次,教学中可以尝试将图像识读与实践动手相结合,学生能够通过动手绘画中更好地去理解和认识美术作品,从学生的美术作品中去感受学生的思想心情等并且给予相应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例如在学习《造型别致的椅子》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椅子的各种造型,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去掌握。

最后,可以融入情景教学方式,让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有效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良好有趣的教学氛围中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参与到美术赏析的过程中去感知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等,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更加直观去进行图像识读。例如在《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们最喜欢的动画融入教学中去,在欣赏动画中的情景变化时更好地去融入教学中,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爱上美术学习。

现如今常见的美术图像识读教学的类型包括解说型、问答型、讨论型、自由型这四种,学生通过这四种方式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自我探究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等。

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图像识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图像识读的技巧教学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图像识读,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己可以总结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更方便地去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有效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动手美术学科
我也来动手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创意美术
动手画一画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42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动手演示找错因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