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莹
(西安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65)
宗祠是中国保存最多的一种传统文化建筑,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发展印记,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宗祠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核,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源祭祖、道德伦理、礼仪规范、民俗艺术等丰富内涵,深入挖掘这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加以传承、保护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利用,对于当代构筑中华民族之精神家园、实现社会和谐康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宗祠文化作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类型,据201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祠堂通论》统计,仅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至200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宗祠建筑就达269项,其中皇家宗庙27项,宗祠27项,孔庙、文庙42项,专祠49项(包括贤臣名士23项、文人学子9项、忠勇将士11项、实业人物2项、名医3项、烈女孝子1项),神祠124项(包括山水土地等自然神灵、部落首领、传说神灵人物等)[1]。还有大量散布于各省市、乡镇、村落的民间宗祠更是不计其数,且这些宗祠经过千百年代代传承,直到今天仍然在各个家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关宗祠文化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据《祠堂文化研究文献综述》一文,对2008年至2017年26篇期刊论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呈现出宗祠文化研究未能与新时期有效结合的特点[2]。目前,对宗祠文化的研究区域主要在东南及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和北方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对宗祠的建筑风格、传承乡土文化、民俗活动等方面。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对宗祠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部地区,且多为单个案例,缺乏系统性研究,对其文化的内涵价值挖掘不够,尤其对于宗祠文化作为一种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的文化资源,如何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利用,体现其当代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个民族的强大,要有一个最大公约数的共同信仰;一个社会的和谐,要有可以依赖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在数千年的历史更迭中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我们民族有魂、精神有根。当前,我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发展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社会各界也在积极营造文化氛围,凸显我国在当代全球化发展中传承根脉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146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就其创新强调“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成为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坚持守正创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3]140宗祠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成体系且具有完整的文化内核,长期被我国人民高度认同并自觉遵守的文化信仰,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我们有必要对其重新审视和梳理,发掘其丰富文化所蕴含的超强生命力和历史穿透性;有必要追溯宗祠文化的历史生成背景,汲取其历史演变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探索其对社会影响的多元维度,从而对宗祠文化在新时期所能发挥出的文化价值有一个较为客观和全面的把握和重新认识。
我们要探寻“不忘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依托的根是什么。面对绵延几千年、伴随中国人从商周时代走到今天的宗祠文化,我们不能等闲视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包括海外华侨,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根,有根才有灵魂,才有强劲的精气神;如果失去了这个根,那么这个民族就会萎靡不振。宗祠文化对于中国人,无异于汉字对于中国人,已随着历史的演变融入中国人的血脉和基因之中。
宗祠,又称为宗庙、祠堂,是中国传统社会祭祀祖先的场所。许慎《说文解字》将“宗”解释为“尊祖庙也。”段玉裁注:“凡尊者谓之宗,尊之则曰宗之。”[4]342班固在《白虎通》卷八《宗族》中这样解释:“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5]
根据班固的解释,“宗”为尊,是族人共同的祖先,所有的族人与他之间都存在着确定的、可清晰追溯父子祖孙代代相传的世系联系。“宗”的功能一为“长和睦”,二为“纪理族人”。具有同“宗”之族人,他们之间自然会萌生同根同种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族人之间的和睦共处。而同族团体之中也有等级差别之分,与“先祖主”的关系越近,越有“纪理”他人的权力,也越能得到他人的尊敬。殷商时期宗庙祭祀已分“大宗”和“小宗”。“大宗”指大的祖庙,庙主自上甲起。在大宗举行合祭的祀典,是祭自上甲或大乙以下的大示;“小宗”是小的祖庙,庙主自大乙起,是祭大乙以下的小示。“大示”指自身所出的至系先公先王,“小示”指包括旁系的先公先王。
宗祠之“祠”,历经数千年发展演变,古今之含义已大为不同。《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6]册3,880许慎《说文解字》释:“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4]5《汉书·高帝纪下》:“过鲁,以大(太)牢祠孔子。”[7]可见,“祠”本指春祭,后演变为祭祀之意。清代钱大昕在《钱氏祠堂记》中指出:“祠本宗庙之祭,秦汉以降,神祇群祀通称焉。故祠于坛,谓之祠坛;祠于城,谓之祠城;祠于堂,谓之祠堂。……祠者,祭之名,而非祭之所。……后人习焉不察,直以祠为祀神之所矣。”[8]
宗祠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源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已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场所。夏商时期宗祠祭祀活动已非常盛行,并形成了初步的宗庙制度和祭祖规则,至周代宗祠礼制更加系统完善。《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描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6]册7,3691《国语·鲁语上》叙述:“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9]
作为祭祀场所的宗祠,历代都非常重视。《礼记·曲礼下》记载:“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6]册6,2724作为君子营建宫室,首要之务就是建造宗祠,马厩财库以及居室都在其次。《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正屋)。”[6]册6,2890即天子宗庙有七所,三所昭庙,三所穆庙,连及太祖之庙共七所。诸侯宗庙五所,二所昭庙,二所穆庙,连及太祖之庙共五所。大夫宗庙三所,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只有一庙。庶人则无庙,其祭祀合并于嫡子之家举行。昭穆是区分父辈与子辈、远房近亲长幼亲疏的秩序,如天子七庙,太祖以下,二世、四世、六世为昭辈,三世、五世、七世为穆辈,后依此类推。《礼记·大传》还规定:“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穆,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6]册6,3265可见,排列父辈子辈的昭穆,按照长幼次序制定最合宜的礼节,做人的道理尽在其中。
《礼记》设立宗庙的规制,对中国后来的宗祠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至汉代,宗祠已很普遍,但这时的祠堂常建在陵墓旁,又称为墓祠。唐代祭祀的场所称为家庙,且立法对庙制做了规定。唐《开元礼》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可建立家庙。由于中国自古奉行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念,因此至宋代朱熹撰写的《家礼》,对宗祠的重要性及其建制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所倡导的宗祠士庶化及祭祀俗礼化,使宗祠建造趋于普及。明代对宗祠各项礼制规定得更为细致具体,是历史上宗祠的蓬勃发展时期,尤其在嘉靖十五年(1536)正式诏令天下臣民祀始祖,宗祠遂遍布天下。明清及民国时期,成为中国宗祠发展的鼎盛时期。
宗祠是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宗族精神的核心。围绕着宗祠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丰富的宗祠文化,它以祭祀追远、尊老敬贤、敦亲睦族、教化兴学、抚恤孤寡等多种社会功能一直走到今天,宗祠的内涵也不断地得到衍生,功能更趋丰富。
作为文物建筑的宗祠,承载着历史、人文、艺术、建筑、民俗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物。近几十年来,全国及各省市都将宗祠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且数量呈迅速增加态势。如何有针对性地挖掘这一宝贵资源,除了对现有祠堂进行有效修缮保护、对公众开放之外,还应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将宗祠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发展,为我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当下值得思考的课题。
首先,宗祠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千百年来凭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宗祠祭祀的对象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家族先祖,二是先贤名士,三是山川天地和人类始祖,这些精神基因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宗祠文化因而成为中国人精神的栖息地。对祖先的祭祀使一代代的精神得以传承和延续,祖籍广东梅州、金利来集团的创始人曾宪梓,生前经常回梅州曾氏祠堂祭拜祖先,他从小在长辈的教导下,不忘祖德家风,对一世祖曾子充满景仰之情。曾氏祠堂的堂号为“三省堂”,得名于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之名言。“三省堂”的左右两边楹联刻着“念先人修身齐家不外十章大学,期后裔继志述世毋忘一部孝经。”曾宪梓秉承曾子“以孝为本”的理念,每年向家乡梅州捐款,为家乡解决各种难题,还捐资重修曾子庙,并在最后将自己的50亿全部捐给国家,希望将来能葬在家乡梅州。这充分说明了宗祠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影响。
其次,对先贤名士的祭拜,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如英勇忠义、刚正不阿、勤政清廉、恭谨节俭等得到弘扬和传承。北京文天祥祠,因为有这座祠堂,所以这一代市区也被称为“教忠坊”。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动力。
再次,对山川天地、人类始祖的祭祀可以培养人们对自然的感恩敬畏之心,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而“炎黄”指的是“炎帝”和“黄帝”,炎帝即神农,被尊为我国农业和医药的始祖。传说宝鸡是神农的故乡,神农在渭水边长大,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教会人们制作农具、耕耘庄稼,是我国农业的创始者;他还亲自口尝百草,了解其寒、温、平、毒,用于医治百姓。传说神农曾经日遇七十二毒,都用草药治愈,既显示了神农在医药方面的功绩,也彰显了其为百姓苍生的无私奉献精神(1)有关中国“神农祠”,参见罗哲文编著《中国名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陕西宝鸡的神农祠就是祭祀神农的祠堂。
目前,对宗祠文化的研究涉及历史文物、建筑、风俗等不同学科领域,并已取得显著成果。新时期,我们应站在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汲取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国优秀传统的精神文化领域探寻和构建我们新时代的精神家园。正如孙隆基先生所言:“这是一种‘心’的不朽,但仍然必须在人世间扩大了的磁力场中去实现。”[10]
1.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归属感
爱国主义源于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体现的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祭祖是宗祠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在祭祀祖先的活动中,以宗族为核心,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同宗族人在围绕宗祠的各项活动中,通过对同宗文化的确认,强化了同宗族人的民族认同。由此可见,宗祠文化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近二三十年来的寻根热,其实质就是海外华人对自己民族的归属和认同。中国大陆与台湾同胞从源头上是血浓于水的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台湾开放大陆探亲政策,每年到大陆探亲寻根的人数超过百万。他们手持族谱,凭借宗祠,寻源探根,使家族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这种寻根心理,同样在长期漂泊海外的侨胞身上也表现得非常突出。正是源于他们有对祖国、家乡的亲情,强烈地渴望到家乡寻根问祖。许多回乡寻根问祖的海外侨亲,借助族谱、祠堂的记载,找到自己的祖根与血缘关系。由此扩而大之,汉族始祖黄帝宗庙,对于形成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感,维系民族向心力,起着非常重要的凝聚作用。可以看出,由传统宗祠文化蕴育出的宗族聚合,是我们今天民族认同和归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头和根脉。
在我们试图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此类问题时,也许有人会批评这种建立在个人对本宗族“历史感”和“归属感”的狭隘,希望去寻求更宽广、更深厚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感”和“归属感”,但所谓民族的、国家的“历史感”和“归属感”,归根结底只有包括了而不是排斥每个普通人的“历史感”和“归属感”后,才更加可亲可信,才更加值得我们去追求[11]。
2.敦亲睦族,培养家国情怀
在传统宗祠文化中,通过供奉先祖,祭祀先贤,达到敦亲睦族的作用。如林氏家训中有云:“坟墓乃先人以藏遗体之所。年时务须拜扫家庙,乃先祖神灵栖托之处。年节必修,祭祀力之所及,不以代而远不顾,勿以路遥而不往。届时族人相处,正可以联族谊而敦一本之亲。”《礼记·大传》记载:“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则宗庙严。”[6]册6,3270人因爱其所亲而尊祖,由尊重始祖并扩及同祖而延续下来的宗族,故能团结其同宗族人,而同宗族人祭祀之宗庙也更显其庄严。尤其是按照长幼、主次依次行礼的祭祀活动中,这种隆重的仪式感,增强了后辈子孙尊祖敬宗、恪守祖训的意识,唤醒了他们由感怀先祖恩德继而忠君报国之情。由于对宗族历史渊源的肯定,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家国观念及社会责任感。
家之有谱,国之有史,是培养民族认同的历史源头。宗祠文化中流传下来的诸多物质载体如家谱、家训、匾额等是家族繁衍的历史见证。家谱中记录的家族名人传记,成为同宗族人的榜样,留给后人代代传承的历史记忆。后人在瞻仰匾额和诵读家谱时,其家族荣誉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
3.慎终追远,唤醒感恩意识
祠堂祭祀的主要目的是表示对祖先的追念与感怀。宋代朱熹在《家礼》中阐述:“今以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首,所以开业传世之本也。”[12]祖先创立基业,后世应该追思先祖,常念祖先恩德。宗祠的设立,既满足了宗族成员的“报本反始之心”,又完成了“尊祖敬宗之意”。宗祠已不仅仅只是一建筑物,更是蕴含着这一个“心”和“意”的文化象征。宗祠像一座矗立在每个宗族成员心中的庙堂,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祖先的恩德和遗训,从而产生深厚的宗族历史感和归属感,这也正显示了宗祠文化的源泉价值。
《孝经·感应章》记载:“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也。”[13]这里的意思是通过设立宗庙,四时斋戒以祭祖,是为了不忘其亲;修身慎行,常恐有辱祖先;致敬宗庙,能感应到祖先之容貌。忠、孝均为人生之大节,由对祖先的感恩孝敬之情,从而上升为忠君报国之举。
今天,很多祠堂建筑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生动、直观的祠堂文物,使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他们从庄严肃穆的宗祠建筑、从宗祠的家规家训、从贤达名流的君子风范、从英雄先辈的报国事迹中受到深刻教育,增强了其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活课堂。如洛阳市偃师史家湾史家祠堂,清朝光绪年间作为私塾教书育人,史氏祠堂的门联书写的“仲月寻根追念始祖太史夫,良久祭拜长忆世宗洛阳侯”,告诫后人要慎终追远、饮水思源,门边两旁石刻“忠孝礼义”“乐善好施”,要求族人忠孝两全、施恩于民,令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唤起的是后人共同的文化烙印,对传承民族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发挥每座宗祠的宣传教育平台作用。对我国所有祠堂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对祠堂堂主或管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祠堂管理能力,同时对其进行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并形成常态化教育机制,使祠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首先,宗祠是个体教化涵养的重要场所。宗祠的堂号、堂联、匾额,多悬挂于宗祠大厅正上方或刻于四周立柱之上,有宗族渊源、先祖功德事迹等内容,是教育提斯后人崇德向善、修己立身、积极进取的直观生动教材。在宗祠的祭祀、庆典等活动中,也彰显了尊祖孝亲、尊师重教、兄友弟恭、长幼有序等道德伦理,个体自幼年起,通过宗族各种活动的感染和熏陶,形成对家族的文化认同,实现了个人思想的启蒙和道德教化。同时,宗祠作为全族最神圣的地方,也是公平处理族内矛盾冲突、施教惩戒、规范教化后人遵纪守法的重要场所,对社会规范的形成和遵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其次,宗祠的家训、家规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伦理观念,如父慈子孝、睦邻崇朴、恤孤怜寡、戒淫戒奢等,积淀为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历史源泉。家训、家规规范了族人的生活细节和言行习惯,教育族人从小修身齐家之道,形成中国独特的实践性教育模式。在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的耳濡目染下,一个人自童蒙时期就建立了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自上而下的涵育熏陶,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下,政府相关部门应会同文物保护单位,将全国各个祠堂都建成当地最快捷、高效的宣传教育平台。同时,加强祠堂之间的交流互鉴,使祠堂成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宣传教育平台。
宗祠是凝固的文化。宗族家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发展演变、繁衍生息以及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是重要的历史文献。宗祠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深层的内核,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一代代华夏子孙传承着我们先辈的宇宙观与价值观,敬祖感恩、忠信孝悌、惩恶扬善、克己进取等等这些同宗族人的勉励和要求,已成为传至今天的日常行为准则,宗祠文化传承和延续着这些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中国传统的基础教育形式是宗族倡导的学祠教育,这种教育源自族内的倡学理念。宗族成员从启蒙教育到后来的成人教育,皆来自于宗族内部。宗祠设立的族学“奖学金”,奖励和扶持贫困而虚心好学的族人。通过在宗祠前树立功名旗杆,表彰金榜题名的优秀学子,高扬奋发勤勉、自强自立的做人理念。
为此,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应广泛开展传统村落宗祠文化的实地调研和资源普查鉴定工作,建立适用于宗祠文化自身保护与发展研究的理论体系,完善宗祠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运行协调平衡机制。同时,对构建全国宗祠文化青少年教育基地进行研究探索,运用大数据网络技术,开发数字化宗祠的拓展项目,使宗祠文化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同时,开发宗祠文化线上动态监测评价体系研究,使宗祠文化得到更好地挖掘、保护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