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关中地区的几种防秋兵述论

2020-12-07 07:06朱德军
唐都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吐蕃

朱德军

(安徽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戡乱之需,帝国的西部劲旅被唐廷大量征调入援,造成留守兵力空虚,“吐蕃趁势东侵,造成大唐痛失藩篱”[1]。随着王朝转衰,吐蕃加快蚕食的步伐。陇右陷落后,直接把边界推至陇山东侧,关中西部成为双方博弈的前沿,“频犯郊圻”[2]遂成唐蕃间的常态。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生活于此的吐蕃人,很不适应温暖的气候环境,尤“畏春夏疾疫”[3]卷216下6098,因此“秋高马肥”正是其跃马扬鞭、频繁犯边之时。鉴于关中兵力不足,当吐蕃联手回纥内犯,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被迫从中原、河北、南方等藩镇(1)唐代藩镇的分类参考张国刚的《唐代藩镇研究》,但本文的分类完全基于藩镇所处的地域分野,河北藩镇系指崤关以东、黄河以北之藩镇;中原藩镇系指崤关以东、黄淮之间的藩镇;南方则为淮河以南之藩镇。征兵“防秋”(2)关于唐代“防秋兵”的界定,古人多泛泛而论,最早对此进行概括者为齐勇锋,他在《中晚唐防秋制度探析》中认为“中晚唐在长安西北防扼吐蕃的军事行动之兵员”,曾超《试论唐代防秋兵的地位及其影响》中认为“中晚唐时期,为备御和防扼吐蕃频繁的军事攻势”之兵员就是防秋兵。笔者在《中晚唐中原藩镇“防秋”问题的历史考察》中认为“‘防秋兵’,即中唐用于边境防秋活动之兵员,由中央制度性地从各地征召赴边,或边境部队出镇驻防,常常以出征、征行为表征,具有不太固定的区域与比较固定的驻防期限,故唐代防秋兵实为历史上行营兵的一种,属于临边御敌之野战兵团,而非单纯的边境驻防兵”。按照这一界定,将中央征召的中原藩镇、南方藩镇、河北藩镇、关中出镇驻防藩镇之兵员以及为戡乱安史东调的西部勤王之师,后者作为关中行营兵的一种,因防区陷落或为吐蕃所隔而无法定期轮防,故为一种特殊的防秋兵。。当然,关中出镇屯防的藩镇兵,也构成防秋兵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安西、北庭、河西、陇右的行营兵,因防区陷落或为吐蕃所隔被迫长期留驻关中,从而成为一种特殊的防秋兵。

一、中原防秋兵

唐代史籍明确记载中唐关中的“防秋”,应始于平卢军兵马使邢君牙。安史之乱爆发后,他追随侯希逸涉海至青齐。宝应元年(762),田神功节制兖郓,令其“将兵屯好畤防盛秋”。随后则是曲环随陈郑节度使李抱玉“移军京西”[4]卷358,4251。永泰元年(765)九月,仆固怀恩纠合诸蕃“南犯京师”[5]卷121,3488。唐廷急调诸军驻防,当时“郭子仪自河中进屯泾阳,李忠臣屯东渭桥,李光进屯云阳,马璘、郝玉屯便桥,骆奉仙、李伯越屯盩厔,李抱玉屯凤翔,周智光屯同州,杜冕屯坊州,上亲率六军屯苑内”[5]卷11,280。检诸史籍,发现当时的李忠臣系淮西节度使、李抱玉则陈郑节度使,故他们所领防秋兵均来自中原。

大历八年(773)二月,朝廷“召防秋兵”,滑亳节度使令狐彰“遣士三千,自赍粮”[3]卷148,4766急赴关中。九年(774)二月,田神功卒,“汴宋兵防秋者千五百人,盗库财溃归”[6]卷225,7225。八月,“诏诸军分统防秋将士,其淮西、凤翔防秋兵士,马璘统之;汴宋、淄青、成德军兵士,朱泚统之;河阳、永平兵士,子仪统之”[4]卷992,11657。十年(775)二月,河阳军士防秋返归,节度使常休明出城劳军,“防秋兵与城内兵合谋攻之”[6]卷225,7229。十二年(777),邠宁度支营田副使段秀实,率朔方军防秋于泾州,时泾州大将令谌强夺民财,秀实“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为此“淮西寓军帅尹少荣”[7]深为不平,痛斥之。十四年(779),淮西颇为恭顺,唐廷赞其“顷自平卢,来赴国难……其后分镇淮西,防秋陇上”[8]卷54,581。

贞元元年(785),“陈许戍边卒三千自京西逃归”,陕虢观察使李泌派兵“尽诛之”[5]卷130,3622。三年(787),宣武兵马使刘昌率部“自坊州赴灵台,既次三原,遂纵掠一夕,时淮西散兵百余人隶于昌,及是昌归罪淮西兵,尽杀之”[4]卷445,5287-5288。其后胡注曰:“刘昌以汴兵防秋,为行营节度使”[6]卷233,7059。随后,宣武军“遣兵三千备秋于京西”[5]卷145,3933。九年(793)十二月,宣武军发生兵变,逐节度使刘士宁,以节度副使“李万荣为宣武军节度、汴宋等州观察使”[5]卷13,378。鉴于此人十二年(796)七月亡故,可知其遣兵防秋应在贞元九年末至十二年间。十三年,陈许大将高崇文率部随节帅韩全义“镇长武城”,时“神策、淮南、陈许、浙右四军同戍”[8]卷531,5391。即贞元元年的陈许(即忠武军),三年的宣武、淮西,其后直至十二年宣武军以及十三年的陈许镇均是中原防秋兵的来源之地。

元和十四(819)年,戡平淄青李师道之乱,宪宗“诏分许州兵戍于邠,以(王)沛为都将,救盐州,击退吐蕃”[5]卷161,4225。因遭吐蕃寇边,李光颜移镇邠宁,而“盐州为吐蕃所毁”,故令其专任“修筑盐州城使”,“仍许以陈许六千人随赴邠宁”[5]卷161,4221。长庆元年(821)正月,灵武节度使李听奏:“请于淮南、忠武、武宁等道防秋兵中,取三千人衣赐月粮,赐当道自召募一千五百人马骁勇着以备边”[9]卷72,1304。鉴于中原防秋的负担过重,唐廷出于“交番上下,使其劳逸得均”的考量,要求“诸道旧有防秋兵马已在边上者,自依年限替代……其河北诸道,及山东兖郓、淄青、汴宋、陈许、徐泗、泽潞、河阳、郑滑等道,并边上诸镇,并不用抽”[8]卷67,706。此后,徐州之卒,因防秋而“戍泾州”[5]卷193,5151。

考诸大历八年的滑亳、九年二月的汴宋(即宣武),同年八月的淮西、汴宋、淄青、河阳、永平,九年末的宣武,十年的河阳,十二、十四年的淮西(即淮宁),元和十四年的陈许(忠武),长庆元年的忠武、武宁,长庆的兖郓、淄青、汴宋、陈许、徐泗(武宁)、河阳、郑滑以及随后的徐州(武宁)均派兵防秋于关中。

会昌初,回鹘因离乱寇边,而河东兵力寡弱,“缓急点集至难”。李德裕忧其“逗留塞上,谋陷丰州”,上疏“请发陈许步军三千人,郑滑步军三千人”[8]卷703,7218屯集。朝中有人不以为然,认为朝廷所征之兵多属乌合,李德裕认为:“陈许、淄青等兵,并是节制之师,久经战伐,但令一处指挥,自然号令齐一”[8]卷705,7236,武宗表示支持。会昌二年(842)二月,回鹘寇天德,朝廷“以太原之师讨之”。八月,征“许蔡、汴、滑、汝、徐等六镇之师”[4]卷987,11591讨击。

乾符元年(874),“感化军发兵诣灵武防秋”,以南诏寇蜀,“敕往救援”。该部回师,“至凤翔,不肯诣灵武,欲擅归徐州”。宦官王裕本与都将刘逢及时弹压,斩为首者八人,“众然后定”[6]卷252,8177。唐朝灭亡后,后唐长兴四年(933)二月,凉州大将拓跋承谦及耆老上表,请以权知留后孙超为帅。明宗问“超为何人”?对曰:“张义潮以河西来归……朝廷以天平军二千五百人戍凉州,自黄巢之乱,凉州为党项所隔,郓人稍稍物故皆尽,超及城中之人皆其子孙也”[6]卷278,9082。乾符元年的感化军,大中三年(849)的天平军,均系大中之后防秋关中的中原藩镇兵。考诸会昌至乾符的防秋,会昌初陈许、郑滑,陈许、淄青;会昌二年“六镇之师”除襄阳(山南东道)外,许蔡(即忠武)、汴(宣武)、滑(义成)、汝(畿汝)、徐(武宁)等五镇属中原藩镇。

概言之,从中唐宝应元年到乾符元年,中原一直是参与关中防秋活动最为频繁的藩镇集团。若以每镇(次)参与防秋统计,中原藩镇合计参与防秋44次,几乎各镇均不同程度地参与这一过程,其中陈许(忠武、许蔡)8次、汴宋(宣武)7次、淮西(淮宁)6次,武宁(感化、徐泗、徐州)、河阳(永平)、义成(郑滑)各4次,淄青、陈郑各3次,兖郓2次,滑亳、天平、畿汝各1次。可知忠武、宣武、淮西、武宁、河阳、义成六镇是防秋较为频繁的中原藩镇,其中尤以忠武、宣武为最。中唐前期,鉴于中原藩镇尚未定型,陈郑、郑滑、滑亳先后割属于忠武、宣武、河阳等镇,若加上它们出兵的频度理应更高。若统计关中不同时段的防秋,发现宝应至永泰防秋4次、大历11次、贞元7次、元和11次、会昌至乾符11次,可见中原防秋兵自始至终地参与关中的防秋过程[10]。

二、南方防秋兵

唐代南方防秋关中有史可考的记录始于大历,代宗召和州刺史张万福赴京,后“诏以本镇之兵千五百人防秋西京”。此前他率军平乱,抵达扬州恰逢淮南节帅亡故,诸将请其为帅,监军亦以此为请,然“不受”而去[5]卷152,4075。《顺宗实录》载大历四年(769)其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11],可知张万福防秋当在此时。九年(774)四月,代宗诏天下防秋,其“淮南四千人,浙西三千人,魏博四千人,昭义二千人,成德三千人,山南东道三千人,荆南二千人,湖南三千人,山南西道二千人,剑南西川三千人,东川二千人,鄂岳一千五百人,宣歙三千人,福建一千五百人。其岭南、浙东、浙西,亦合准例”[5]卷11,304-305。八月,复诏防秋诸军曰:“其淮西、凤翔防秋兵士,马璘统之;汴宋、淄青、成德军兵士,朱泚统之;河阳、永平兵士,子仪统之;扬楚兵士抱玉统之”[4]卷992,11657。

建中初,盐州陷落,吐蕃毁城而去,“由是银、夏、宁、延洎于灵武,岁以河南、山东、淮南、青徐、江浙等道兵士不啻四万分护其地,谓之防秋”[6]卷268,8748。贞元初,忠武节帅高崇文镇长武城,时“神策、淮南、陈许、浙右四军同戍”[8]卷531,5139。长庆元年,夏帅奏:“浙东、湖南等道防秋兵不习边事,请留其兵甲,归其人”。灵武帅节李听亦奏:“请于淮南、忠武、武宁等道防秋兵中取三千人衣赐月粮,赐当道自召募一千五百人马骁勇者以备边”[5]卷16,484。长庆初,沈亚之题壁于盩厔县署云:“今又徙瓯越卒留戍邑中,神策亦屯兵角居,俱称护甸”[8]卷736,7600。此处“瓯越卒”当为浙东防秋兵。会昌二年,“诏发陈许、徐、汝、襄阳兵屯太原、振武、天德救援”。对此《会昌一品集》云:“臣等昨日已于延英面奏,请太原、振武、天德各加兵备,请更征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12]。

考诸上文,中唐以降的南方,自张万福防秋京师起,在大历至会昌,大历四年的淮南,九年四月的淮南、山南(东西)、荆南、湖南、两川、两浙、鄂岳、宣歙、福建、岭南等镇,九年八月的扬楚(即淮南)。建中初的淮南、江浙(含两浙与宣歙),贞元初的淮南、浙右(即浙西);长庆元年的浙东、湖南、淮南,长庆初的瓯越(即浙东);会昌二年的襄阳(即山南东道)均防秋关中。南方共参与关中防秋26次,其中淮南6次、浙东4次,浙西、湖南各3次,山南东道、宣歙各2次,荆南、两川、鄂岳、福建、岭南各1次,故南方藩镇防秋关中尤以淮南最为频繁,浙东稍逊,浙西、湖南又次之,其他则比较少见。

若统计南方在关中不同时段的防秋,我们发现在大历时防秋15次、建中4次、贞元2次、长庆4次、会昌1次,可知其参与关中防秋的时间较晚,却结束的很早,时间主要集中在大历时期,这或许与唐廷为了确保对国家财富的供应,而刻意在南方大力推行地方“军力薄弱化”[13]的战略,由此造成这里兵寡势弱,自我维持地方秩序尚且力不从心,再派兵拱卫京师就更加勉为其难了。

三、河北防秋兵

河北地区,作为安史之乱的发端之地以及随后逆乱的渊薮而著于史册。这里一直有尚武的传统,对弯弓逸马取功名表现出极大的认同,河北藩镇的跋扈不庭与此不无关系,其中尤以“河朔三镇”最为突出。然而河北毕竟是帝国治下的地方区域,除这“三镇”外,其他藩镇与中央更多呈现一种事实上的隶属关系,服从、合作依然是主流。即使“三镇”与中央的关系,也并不总是呈现对抗的状态,特定条件下也不放弃对中央的拥戴和支持,而防秋关中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14]。

河北藩镇防秋关中,应始于至德二载(757)九月,当时“河东兵马节度马承光奉诏发河东兵马屯于渭北”[5]卷134,1620。大历四年九月,河东兵马使王无纵、张奉璋等“恃功骄蹇”,“多违约束”,完全忽视节帅的权威。王缙“受诏发兵诣盐州防秋,遣无纵、奉璋将步骑三千赴之”,而张奉璋逗留不进,王无纵则擅入太原城,“缙悉擒斩之,并其党七人,诸将悍戾者殆尽”[6]卷224,7209。八年八月,幽帅朱泚“遣弟滔将五千精骑诣泾州防秋”,德宗“劳赐甚厚”[6]卷224,7221。朱滔为谋夺其权,诡说乃兄曰:“天下诸侯未有朝者,先至,可以得天子意,子孙安矣”[3]卷212,5969!朱泚对此深以为然。次年五月,“遣弟滔奉表请自入朝,兼自率五千骑防秋”。九年五月,代宗痛斥“西戎无厌”,强调“不可忘战”,责令“每道岁有防秋兵马”,“魏博四千人,昭义二千人,成德三千人”[5]卷11,304-305。同年八月,诏诸将分统防秋将士,其“汴宋、淄青、成德军兵士,朱泚统之”[4]卷992,11657。后来朱泚“以范阳军镇凤翔,既归节,而留兵五百戍陇上”[3]卷158,4933。

贞元时还有两次幽州的防秋,节帅刘怦病死后,由其子刘济继任。刘济兄弟因继承权而交恶,弟刘澭“通表朝廷,遣兵千人防秋”[6]卷234,7538-7539。刘济大怒,发兵破之,澭愤然“拔涿州,兵数千归朝”。不久,授其“行秦州刺史,理普润”[15]。其防秋,《新唐书·方镇一》曰:“吐蕃陷陇右,德宗置行秦州,以刺史兼陇右经略使,治普润,以凤翔节度使领陇右支度营田观察使”[3]卷641775-1776。

元和九年二月,“河东防秋将刘辅杀丰州刺史燕重旰”[5]卷15,452。此事《册府元龟》载“李奉先为金吾卫将军,宪宗元和十年,河东防秋卒杀丰州刺史燕重旴而归”[4]卷449,5325。两书所载稍异,然史实略同。四月,代宗诏天下防秋,“魏博四千人,昭义二千人,成德三千人……其岭南、浙东、浙西,亦合准例”[5]卷11,304-305。

长庆之际,穆宗诏称“诸道旧有防秋兵马已在边上者,自依年限替代”,允许河北诸道“并边上诸镇,并不用抽”[8]卷67,706。特别是泽潞等镇,因频繁防秋,唐廷未将其列入征收除陌的范畴。会昌二年,回鹘寇天德,令刘沔节制河东,“又诏太原起室韦、沙陀三部落、吐谷浑诸部,……契苾通何请河(东)镇沙陀、吐浑六千骑赴天德”[4]卷987,11591。

考诸上文,从至德二载起河东防秋渭北,大历四年的河东,八年、九年的幽州;九年五月的魏博、昭义、成德,同年八月的成德,贞元幽州刘澭两度防秋。元和九年二月的河东,四月魏博、昭义、成德;长庆时的泽潞,会昌二年河东沙陀、吐谷浑赴天德防秋,即河北藩镇共参与防秋17次,其中河东参与5次、幽州4次,昭义(泽潞)、成德各3次,魏博2次,不难看出河东在河北藩镇中表现突出,幽州、成德、魏博等割据型藩镇依然防秋关中,这虽是对中央隶属关系的承认,但多属非常之举。通常节帅为取得唐廷对其继承权的承认而表示“效忠”,或因藩镇内争失败而出走,或以中央强势不得已而为之。若就其在中唐防秋情况加以统计,发现至德时关中防秋1次、大历7次、贞元2次、元和4次、长庆1次、会昌2次。其虽参与防秋最早,却是结束较晚的藩镇集团,时间多集中在大历年间,元和则是另一个比较集中的时段。

四、关中防秋兵

关中藩镇出镇“防秋”,应在上元二年之后。为应对威胁,朔方行营左厢兵马使浑瑊,“从子仪讨吐蕃于邠州,……军还,盛秋于邠”。随后吐蕃内犯,浑瑊拒战,“复屯于奉天”。周智光反叛,子仪奉诏讨贼,令其“率兵至邠州,便于宜禄县防秋”[5]卷134,3703-3704。永泰至大历年间,吐蕃仍不时“寇灵州,掠宜禄”,郭子仪被迫率精兵三万,“戍泾阳,入屯奉天”[3]卷216下,6091。

大历二年九月,吐蕃以数万之众围攻灵州,游骑一度到达近畿。代宗诏郭子仪“自河中帅甲士三万镇泾阳”,随后“移镇奉天”[6]卷224,7197。三年十一月,宰相元载以马璘兵力不足,朔方军又深居“腹中无事之地”。与郭子仪商议“徙璘镇泾州”,命其“以朔方兵镇邠州”[6]卷224,7203-7204。七年,吐蕃深入关中,浑瑊率军阻击。他驰兵朝那,“吐蕃引去”,遂邀击而“破之”,“自是岁防长武城盛秋”[3]卷155,4892。十年,回纥犯边,郭子仪“遣兵三千救夏州”[6]卷225,7236。十四年,以朔方大将李怀光为朔方、邠宁节帅,他“发兵防秋,屯长武城”[6]卷226,7269-7270。贞元之末,吐蕃兵围陇州,浑瑊命部将王朝干“戍凤翔及岐山”[4]卷445,5288。

兴元元年(784),唐廷讨李怀光,诏鄜坊镇判官窦觎“以坊州兵七百人屯郃阳”[5]卷183,4749。贞元元年(785),镇国军节帅李元谅“整兵陇右,分镇京西”[8]卷617,6230,“自华(州)引军戍良原”[3]卷165,5073。四年(788)正月,以其兼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3]卷13,364,在潘原“收军田粟数万石”[4]卷484,5787,故潘原系其防秋之地。振武军竞相“以刻剥为能”。元和八年(813),回鹘西讨,节帅李进贤“发营将杨遵宪以五百骑赴于东受降城”,行至鸣沙,以军乱“而还”[4]卷437,5192。十五年(820),夏帅李祐“自领兵赴长泽镇”;朔方李听“自领兵赴长乐州,并奉诏讨吐蕃”[5]卷196下,5263。

考诸上文,根据文献记载,关中藩镇的防秋始于上元二年(761),迄于元和十五年。上元浑瑊“复屯于奉天”。永泰至大历间,子仪以精甲“三万戍泾阳,入屯奉天”。戡平周智光之乱后,他命浑瑊“率兵至邠州,便于宜禄县防秋”。大历二年(767),诏子仪“帅甲士三万镇泾阳”,后“移镇奉天”。三年(768),命其“以朔方兵镇邠州”。七年(771),浑瑊击吐蕃,“自是,岁防长武城盛秋”。十年(774),子仪“遣兵三千救夏州”。李怀光节制朔方,他“发兵防秋,屯长武城”;浑瑊也派王朝干“戍凤翔及岐山”。兴元元年,窦觎“以坊州兵七百人屯郃阳”。镇国军节度使李元谅自华州“引军戍良原”,并“整兵陇右,分镇京西”。贞元四年,他在潘原“收军田粟数万石”,故潘原亦为其防秋之地。元和八年,因回鹘过境,振武军“发营将杨遵宪以五百骑赴于东受降城”。十五年,夏州李祐“自领兵赴长泽镇”;灵武李听“自领兵赴长乐州”。本阶段关中在本地的防秋,若以各镇出镇一地视为1次,合计20次,其中郭子仪、浑瑊、李怀光、王朝干等朔方军防秋14次,镇国军李元谅2次,坊州、振武、夏州、灵武各1次。因此在元和以前,就出镇防秋而言,关中防秋兵以朔方军最为突出,镇国军次之,其他比较少见。

若考察关中藩镇在不同时期防秋的情况,我们发现上元时2次、永泰至大历12次,兴元2次、贞元1次、元和3次,其防秋开始很早,但结束的也早,它们主要集中在永泰至大历之际,这或许与此后唐廷分割、削弱朔方军有很大的关系,随着该军事集团的头面人物的凋零而逐渐趋于沉寂。

五、特殊的防秋兵

作为盛唐的四大雄藩——安西、北庭、河西、陇右等镇,以镇抚西域,防控河陇,钳制吐蕃为目标。安史之乱后,纷纷派兵勤王,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朔方、河西、陇右之师,继封常清出关后,奉诏讨逆[5]卷104,3206。随后,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统“河陇兵并仙芝旧卒二十万镇潼关”[4]卷443,5257。

至德元年(756)五月,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应诏“自安西统众万里至凤翔”[4]卷373,4443,并“将兵五千赴行在”。此后,安西镇又应诏 “发精兵七千人”[6]卷218,6987急赴关中。稍后,裨将马璘复“统精甲三千,自二庭赴凤翔”[3]卷138,4618。

无疑安史叛军对帝国构成心腹之患,而吐蕃的侵吞与蚕食对王朝暂不构成致命的威胁,因此这些“勤王之师”对戡乱战争几乎倾注所部的全部军力。安西行营节度使李嗣业、荔非元礼先后血洒中原,后由所部裨将白孝德继任,“朝廷因而授之”[6]卷222,7120。当叛乱甫平,唐廷才腾出手来应对吐蕃的威胁。上述驰援中原与关中的西部边兵,鉴于“河、陇陷虏,伊西、北庭为蕃戎所隔”[5]卷12,329,因返归无望,被迫长期驻守关中,开始转化成为一种特殊的防秋兵。

广德元年(763),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内犯,兵临长安城下,代宗仓皇“幸陕”。白孝德引兵赴难,与各军“合势进击”[6]卷223,7153。二年十月,怀恩复引吐蕃“寇邠州”,孝德“闭城拒守”[5]卷11,276,后以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的身份,徙镇邠宁。该部乃西迁泾原,因“乏食”与“馈运”不便,都虞候段秀实“请军于奉天”,而权知奉天行营事,“寻拜泾州刺史”[5]卷128,3584。至德初,唐廷即征召安西兵赴援关中。次年,因吐蕃寇边,马璘“移军援河西”[3]卷138,4618。永泰初,拜其四镇北庭行营、邠宁节度使。大历三年,吐蕃大举内侵,因“力不能拒”而令郭子仪“移镇邠州”[5]卷120,3464,马璘则率部“移镇泾州”。这支以赴难之众、伤残之余的西域边兵,虽功高于大唐,但在关中却备受冷落,故“颇积劳怨”[5]卷11,291。建中元年,德宗令驻泾州的该部移师原州,遭到抵制。四年,以其卷入“泾师之变”,兵变的失败,这标志着四镇、北庭行营开始陷入悲剧性的覆灭[16]。

事实上,自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荔非元礼但、李嗣业迭相统辖安西、北庭的“勤王之师”,其最初目的在于“靖乱”而非御侮,故非完全意义上的防秋兵。叛乱甫平后,白孝德节制该军,“徙邠宁”[3]卷136,4593。大历三年,又“徙泾州”[3]卷153,4850。《新唐书》称其“寄治泾州”[3]卷145,4712。《旧唐书·陆贽传》称该部“侨隶四镇于安定”[5]卷139,3812。由于“泾州保定郡,本安定郡,至德元载更名”[3]卷37,968。泾州即安定郡,故安西、北庭的西域边军实为屯驻邠宁、泾州的防秋兵。

不过安西、北庭的防秋兵,其特殊之处在于重返西域之路被截断,被迫长期滞留关中,做不到定期换防,其地位虽无法比肩其他藩镇,在中唐初期仍不失为一支重要的力量。这些军人多属“百战余生”,一直由该系将领统辖,而非节度使“遥领”[5]卷12,329。李怀光、朱泚等先后节制该部,但“名实相符的安西、北庭行营,或四镇北庭行营已不复存在”,但这一名号保留了下来,直到唐末成为历任泾原节度使例加的虚衔。该部随着战争的伤亡与减员,又缺乏相应的兵员补充,尤其唐廷的歧视、打压与各系藩镇的倾轧,导致它最终走向消亡之路。

另外一支特殊的防秋兵,则是河西、陇右的“勤王之师”。至德后,“河西、陇右戍兵皆征集,收复两京”[5]卷40,1647。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安史之乱后哥舒翰统率的陇右主力,潼关一役几乎覆没殆尽。广德二年,仆固怀恩连兵寇关,危难之际,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发卒五千”,言称“河西锐卒,尽于此矣”!监军统其“以攻灵武,则怀恩有返顾之虑,此亦救京师之一奇也”。该军“击摧砂堡、灵武县,皆下之”[6]卷223,7168-7169。这支河西“锐卒”,除平乱战死外,也留驻关中,或因人少而为史籍所忽。至于陇右勤王兵亦屯凤翔,或为潼关余众及留守兵之一部,所谓“权附陇右于扶风”[5]卷139,3812即指此事。贞元三年,“陇右节度兵入屯秦州,寻徙岐州,及吐蕃陷陇右,德宗置行秦州,以刺史兼陇右经略使,治普润,以凤翔节度使领陇右支度营田观察使”[3]卷64,1775-1776。

需要指出的是,就史料的记载而言,广德二年,安西北庭行营徙镇邠宁,后又西迁泾原,为节省“馈运”而“请军于奉天”。大历三年,该部复由邠州而“寄治泾州”。建中元年,又被德宗移师原州。广德二年,河西监军柏文达率兵“击摧砂堡、灵武县”。同年,陇右的勤王兵屯戍凤翔,“权附陇右于扶风”。贞元三年,它们“入屯秦州,寻徙岐州”。德宗“置行秦州,以刺史兼陇右经略使,治普润”。若以各军屯戍一地视为1次,则安西北庭行营在关中防秋5次,而河西、陇右则7次,合计防秋12次。安西、北庭行营与河西、陇右戍兵颇为类似,因长期的战损与减员,招募土人为兵而消失原有的特性,以致逐渐与关中藩镇兵无异,由此造成诸史罕载而淡出历史。若就上述情况稍作统计,可知广德年间防秋7次、大历1次、建中1次、贞元3次,其参与关中防秋很早,且多集中在大唐平乱之后,此时兵力尚雄。随着兵员日益减少以及“泾原兵变”巨大的消极影响,加上饱受打压与排挤之困,使之日益走向消亡之路,贞元以后就湮没不闻了。

六、 结 语

安史之乱后,西北边军被东调戡乱,造成西部门户洞开。随着陇右的陷落,帝国的核心之地关中遂暴露在吐蕃的兵锋之下。为了强化西部边境的防御,有效遏阻吐蕃的内犯并拱卫京师的安全,征调“关东”等地藩镇兵“防秋”成为王朝的必然选择。然就防秋兵的来源而言,中原、河北、南方等地的藩镇兵无疑是其最主要的来源,关中出镇屯戍的藩镇兵也构成来源之一,而大唐为戡乱东调的西部的“勤王之师”,因缘际会地成为关中一种特殊的防秋兵。

鉴于唐朝不同的藩镇,它们对唐廷的政治态度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通过检视其在不同时段以及单独个体对关中防秋的参与程度,它们对中央支持、拥戴的重要指标。由于传统文献存世的随机性,通过对诸军防秋频度的考察,可以有效揭示隐藏在纷繁表象下的某种历史的真实。中原藩镇是防秋关中最为频繁的藩镇集团,南方藩镇次之,河北与关中藩镇又次之,安西、北庭与河西、陇右行营兵频次最低。若就其不同时段情况稍作统计,发现中原藩镇始终参与关中的防秋过程,唐代关中的防秋,其“始于中原藩镇,也终于中原藩镇”[10]。河北、关中藩镇与西部行营兵参与防秋很早,大历时所有藩镇都密集地参与关中的防秋,河北藩镇在贞元、元和甚至还有一个小高潮;关中藩镇永泰时防秋虽不及大历,但也很频密,而西部边兵的防秋更多发生在甫平安史之后;河北、南方藩镇持续的时间较长,而关中与西部边兵则很早就结束了防秋。

若进一步考察单个藩镇参与的情况,中原的忠武、宣武、淮西、武宁、河阳、义成六镇是其中防秋较为频繁的藩镇,而尤以忠武、宣武最为突出。南方的淮南镇,其防秋最为频密,两浙次之,宣歙、湖南等又次之,荆南、两川、鄂岳则罕见。河北藩镇中,河东地位突出,即使割据型的“河朔三镇”依然防秋于关中,这虽非常态化的行为,却是其服从中央的表征。关中藩镇中,朔方军最为卓著,镇国军次之,其他藩镇较为少见。另有一类特殊的防秋兵,其中安西、北庭与河西、陇右,前者稍逊于后者。若就帝国防秋诸军作一单独的比较,朔方军无疑是一骑绝尘的存在,紧随其后就是中原的忠武与宣武,而中原的淮西、南方的淮南与河北的河东诸镇则又逊之,它们在唐代的关中防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猜你喜欢
吐蕃
吐蕃金银器纹饰中鸟形象的起源与文明演变试论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心胸
唐德宗时期唐蕃关系探析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大唐VS吐蕃:谈判拼实力
大唐“孔明”:平定西南,开拓万里
韦皋经略西南始末
西夏擦擦与藏传佛教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