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东玉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现实的追求和反映,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展示了一百多年前火车进站和工人上下班的场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偷自行车的人》将二战后萧条的罗马和普通人找工作的艰难展示给观众。新闻改编的电影也从卢米埃尔兄弟的《代表们登录》开始走进观众的视野。新闻的真实性让部分导演热衷于对新闻再创造,以电影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2019年10月25日电影《少年的你》上映(中国内地),累积票房15.58亿,实现票房、口碑和流量三赢,这部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折射出无数相关的校园暴力新闻事件,让我再次想起1991年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从新闻到电影,影片的创作者不仅仅是将“新闻事件”本身搬上荧幕,更是导演创作风格的体现和一个社会时代的再现。
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创作基础是一个特定的新闻事件,所以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新闻本身的真实性。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下简称《牯岭街》,改编自1961年6月15日发生在台北的一起真实杀人案件,电影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事件发生地点等信息都与新闻事实接近。但电影是对新闻事实的“再创造”,尤其是对故事情节的“再创造”。查阅目前可查证的有限资料,牯岭街新闻事件多记载了少年杀人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一个围绕情感纠纷而起的突发新闻事件。影片经过创作改编,将20世纪60年代台湾的一个特殊村落——眷村展现给观众,眷村一代的工作、生活状态,眷村二代的学习现状、青少年帮派斗争、情感纠葛几条线索并列,形成了一个浓缩的时代。经过改编,影片的可看性增加,新闻事件的戏剧冲突层层深入。
新闻事件改编的电影,故事的基础是实际发生过的新闻事件,所以通过影像传递给观众的内容也是有事实可以遵循的,但从另一方面说,电影的艺术性决定了电影不是纪录片式的还原世界的真实状态,是将真实事件借助影像的方式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以达到一定的社会效果。所以当电影导演和编剧将一些新闻事件改编成电影时,也就将一种新闻当事人陈述的现实搬到了电影屏幕,这些本身极具典型性的新闻成了影像中的“现实”,反映着特定的电影价值和社会价值。
新闻的美感往往是新闻事件通过媒体以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递给受众的一种及时性、客观性的真实感受,人们通过阅读文字、观看视频了解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以便更全面的了解新闻事实本身,这是一种人类探索社会事件、参与社会事件的情感体验。将新闻事件改编成电影后,电影所包含的艺术美感通过电影镜头、画面、构图、音乐等视听语言表现出来,这种美感往往是对新闻真实美感的升华,通常包括生理美感、心理美感和社会美感三个层次。
生理美感是电影带给观众的第一体验,当你进入电影院或打开影片,无数镜头的组接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牯岭街》常常因为片名被一些人误解为是一部恐怖片或逻辑推理片,但实际上长达230多分钟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电影画面是平静的。影片从容平静的带着你一步步进入角色、进入当时那个社会,感受电影的美。
1、视觉美。电影开场,映入眼帘的一幕是家长见老师的场景,老师语气温和、家长态度谦卑、少年坐在门口,熟悉的场景迎面而来。电影中随处可见浅色的长裙、纯白的T恤、统一的校服、阳光下葱郁的大树投下的斑驳的影子,一群满脸稚嫩的学生,很多画面就是一幅美好的青春回忆。此外,日式方正的建筑、家门口的菜园、校医室、校园外的空旷空地、桌球室是很多人记忆中熟悉的场景。电影中有一幕:小猫王到小四家准备听歌发现收音机坏了,便开始修理收音机,拆了一桌子的零件,最后一拍收音机又开始唱歌了,这一幕,是很多人童年的经历,也是许多少年的一个平常的下午。即使电影中有很多夜晚的场景,导演也没有刻意的进行补光,有时候是借助手电筒的光,有时用蜡烛的微光,用台词弥补画面的内容,像极了叛逆的青春期黑暗中的窃窃私语和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情感经历。
2、听觉美。除了视觉带给观众的直观感受,声音和音乐带来的听觉冲击,也是新闻改编成电影之后带来的新的审美体验。《牯岭街》听觉审美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刻意的掩盖环境音,街头的熙攘声、关门声、脚步声、坏收音机的嘈杂声、虫鸣声都没有被消除,反而增加了镜头的真实感,让观众有一种真实场景的体验。
电影中也有很多切合时代背景和场景的配乐,如猫王的《Are You Lonesome Tonight》,也有很多经过巧妙设计的听觉体验。电影中有一个很有趣的镜头:哈尼死后,小明难过了很多天,小四一直见不到小明,直到有一天在学校突然见到她,此时背景音乐是时有时无的小号训练声;小四安慰小明,却没能让她从悲伤中走出来,于是小四大胆的向小明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爱慕:“小明你不要害怕,你要勇敢一点”。当说到关键台词“我永远不会离开你,我会做你一辈子的朋友,我会保护你”时,乐章出现一个休止符,音乐戛然而止,话音落下,音乐再次响起。这个场景,像极了在乱哄哄的教室里,你跟同桌在大声的交谈,以为旁人都注意不到自己,不想班主任突然来了,教室里只剩你大声说出自己的“秘密”,然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你们的秘密。这些巧妙的设计,是听觉的享受,同时也让观众进一步走向人物的内心。
心理美感是观众在生理美感的基础上逐渐走进角色内心,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新闻只让受众简单了解了杀人少年和被杀少女的关系,大部分人看到此类新闻的反应是“年纪轻轻为什么要杀人”“花一般的年纪,可惜了”等等的感叹,与新闻的短暂的情感体验不同,在新闻改编的电影中,观众随着剧情的深入,逐渐“参与”事件主角的人生,这种同情感和体验感明显比新闻事件来的猛烈和长久。电影将事件男女主角放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结合影片中其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让观众逐渐走进两人的内心世界。
小明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过早失去父亲的庇护和特殊的寄居式成长环境让她不会随便得罪人,并将希望寄托在不同的可以帮助她的男性身上,却又一次次对这些喜欢自己的男性失望。所以她说:“很多人都说他们爱我,可是,一碰到麻烦的事,都逃的远远的。”小四最初是一个远离各种帮派的孩子,是一个好少年。但小猫王却对滑头说:“你不要看他是好学生,你要是跟他搞上的话,他跟你玩真的。”小四平静的生活是逐渐被打破的:滑头的欺负、喜欢上小明、哈尼的死、为哈尼报仇,这些都在一步步打破他内心的平静,他一直想给小明希望,却没想到小明才是他的希望,小明和好友小马在一起这件事彻底成了压垮他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他当街杀死了自己最喜欢的女孩子。电影给人带来的心理美感体验,并不是爱情的完美、大团圆的结局,而是随着影片的推进,观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理解这个角色和人物存在的意义。
电影的审美价值更深层次的意义是对社会新闻事件的深刻反映和社会现状的揭露。在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有一句台词:“记者每天都在抢时间,抢观众想看的东西,所以比较单向片面,编辑才可以让观众看到世界的全貌。”但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在信息快捷的时代,编辑也只能让我们看到世界的一面,电影却可以带我们走进一个重新创造的空间,一步步了解事件全貌。
1、电影利用拍摄手法、剪辑技巧放大观众对新闻事件本身的思考。如前文所说,一个新闻事件只会让我们将焦点集中在其中某几个点,电影则通过场景的设置、台词的编辑、镜头的设计……将杀人这一暗黑、血淋的事件放在一个看似平静的环境中,很多观众都会在观影过程中不断质疑:已经两个小时了怎么还不杀人?已经三个小时了,怎么还没被杀?导演弱化了杀人这个过程和杀人后的处理,却将主线放在了杀人动机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上,这种层层剖开、循序渐进、最后突然拿刀刺向女主的震感是内动的,潜移默化的,看似平静的观众实则五味杂陈,这比直接看杀人、判刑要深刻的多,回味也深远得多。
2、利用象征手法表现隐喻的社会内涵。象征性手法在新闻改编的电影中不少见,这是一种利用特殊的象征物隐喻表达主观情感的手法,需要观众去发现。影片中随处可见的日式楼房、日本军刀、刺刀、日本女人照片,这是一种在台湾留下影响的日本文化的象征。猫王的音乐是一种逐渐在年青一代中流行起来的外来文化。广东话、四川话、普通话、上海话、台湾话毫无违和的出现在影片中,这也是当时台湾社会的一个常见现象。电影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符号串联起来,给观众呈现出一个看似平静却极其不安定的社会。眷村一代工作的压抑感和眷村二代青年的不安全感交织在一起,在看似平静的外表下织了一张巨大的网,压着每个人,即使看上去美好的青春恋爱画面,也感觉危险随时会降临。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里有特殊时代下每一个拼命生活着的普通人。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观众对影片都有自己的理解、感悟,这与自己的年龄、经历息息相关。新闻改编电影是电影类型中的一个特殊分类,好的导演利用电影升华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让原本只在当下有意义的新闻得以触动更多的人。电影在找真相,找到真相,找到动机,才不会有下一个受害者,同时也让每个观众找到自己心中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