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法西斯三轴心国首脑从未齐聚会晤之原因探析

2020-12-07 03:36
安徽史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天皇希特勒意大利

(四川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惨痛的战祸,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卷入到这一场灾难中,并逐步结成两大同盟。我们按照进行战争的性质将其划分为法西斯侵略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不仅是装备与士兵的较量,更需要优秀的将领来指挥以及友军的密切配合。同盟军之间的协商与互助是必需的,各国首脑之间的协商会谈、签署条约是比较常见的事。但是在二战时期却存在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反法西斯同盟最高领导人频频会晤(1)如美英苏的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首脑会晤,美英中的开罗会议,后面有评论。,法西斯同盟主要国家德意日却在二战期间及战前从来没有举行一次三国首脑的齐聚会谈。其原因何在?鉴于史学界对此重要问题一直无专文讨论,因此我们撰写此文以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日本的真正首脑是谁?

在二战的备战期和战争期间德意之间往来密切,而日本作为法西斯同盟中亚洲战场的主力,却显得很“低调”。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内部政治体制的复杂性致使谁是日本政权最高首脑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首先就是日本政治体制中天皇的存在。国家政权的首脑往往从君主、政党、贵族、军人或者官僚中产生。日本的政党内阁在1932年因首相犬养毅被法西斯军官暗杀后就结束了,同时也标志着议会政权的消亡。一部分人认为直到二战结束日本依然是绝对君主制国家。虽然在明治维新中,宪法的作用得以展现,帝国宪法中规定了天皇所享有的权力及特性,但是宪法并没有完全限制天皇,天皇具有超越宪法的权力就是神权和统帅权。天皇的话代表的是神的旨意,既然是神的旨意,无疑是超过人所制定的法律。而“天皇本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句话虽短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却十分深奥,如果日本人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如明治维新改革以后不敬罪的案例只增不减。1898年内务省发布的谕告规定了针对天皇的肖像和照片而制定的处罚规则。(2)[日]祢津正志著,李玉、吕永和译:《天皇裕仁和他的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这些条例表明日本民众不仅受到宪法的管制,还受到天皇命令的管制,这可证明日本依然是古代的君主制。天皇不仅仅是神权的掌握人,他还拥有另一无上的权力就是军队统帅权,宪法对此做了规定:“第11条,天皇统帅陆海军;第12条,天皇决定陆海军的编制及常备兵额;第13条,天皇决定宣战或媾和;第14条,天皇宣布戒严。”(3)[日]祢津正志著,李玉、吕永和译:《天皇裕仁和他的时代》,第48页。在军界也宣扬军队是独立的存在,是直属于天皇的。殖民地总督也直接对天皇负责,天皇还掌握着司法权。所以一部分人认为这一时期是徒有其表的立宪主义,从这一角度来看日本在二战期间的政权首脑就是裕仁天皇。

如果按照西方的情况推断,真正掌权的是首相(内阁总理大臣)及其领导的内阁,从日本政治的表面来看首相确实是“一把手”。按此理解推断,如果三国进行会晤的话,日本首相可以代表日本政府作为最高领导人参加。但此时日本内部政权频繁更迭,1937年到1945年短短8年间更换了12次,共有11人先后担任首相。频繁的更换首脑使得日本政府无法派出一位长期的稳定的“代表人”来代表日本。二战期间东条英机作为首相确实稳定了几年,但他代表的是军队的利益,也就引出了日本的掌权者中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军权问题。

一部分人对天皇独揽大权持不同意见,在二战前以及二战中军部的力量不可小觑。日本内部有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长期存在——军政关系问题。在日本的近代历史中军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曾在日记中写道:“有一点是明确的,日本军方明显操纵着政府,没有他们的准许,政府不可能采取任何行动。”(4)[美]亚瑟·查齐著、胡修雷译:《肆虐的太阳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近代化军队的创立彰显着日本进入近代国家行列,在对国家及国民进行统治时,政党作为国家重要的政治工具也应运而生。军队和政党是任何国家迈入近代社会的必备要素。但与其他国家通过革命的方法不同,日本迈入近代社会是在延续天皇制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形成的。军队所肩负的消灭封建制度的使命无法彻底进行。所以日本呈现出一方面存在封建残余,另一方面却效仿欧美形成了政党。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同时作为国家政治的重要势力,其矛盾可想而知。日本的军事领导机关在日本始终保持着特殊地位。军事机构是天皇的直属权力机关,扮演着贯彻天皇意志的重要角色。军队对内是镇压人民暴动维护天皇统治的国家机器;对外方面,军队在一战、经济危机中做出的积极应对,使得军队的力量渗透到政治领域,这就与政党产生了冲突。日俄战争后,军部想要掌握的不只是维护统帅权,而是将其势力渗透到政治领域。随着军队影响的扩大,二者关系日益恶化,这也是日本频繁更换首相的原因。在冲突中,二者渐渐融合,军队利用其强大的力量使得20世纪30年代后期形成了军部优先的政军关系,到二战时军部已经掌握战争主导权。同样军部对天皇的态度在表面的尊敬中也透出一股强势。按照宪法规定军队直接对天皇负责。但是军队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经常对天皇“先斩后奏”,多次发生越级事件。1928年在蒋介石再次准备北伐时,日本陆军企图在蒋介石军队到达山东前先占领济南。驻青岛的第六师团在未奏请天皇的情况下直接下令进军济南。这一行为本应判处师团长官死刑,但却给了奖励,开创了先例。所以这一做法后来被关东军所效仿。陆军在下定决心和苏联开战后,立刻决定寻找对抗苏联的盟友,遂与德国秘密签订条约,担任首相的广田向天皇奏请并获得批准。但是到了1939年准备扩大为日德意三国同盟时,却在未通知天皇的情况下就确定了会议的时间并向德国保证参战。很明显陆军想逼迫天皇直接承认事实,而不是让天皇参与到商讨中。这不仅侵犯了天皇的统帅权,还有外交权、宣战媾和权等权力,使得天皇大为恼火,但最终也接受了这一事实。1937年11月颁布的由军方拟定的“大本营条令”规定,大本营是天皇大权之下由军方组成的最高而且是唯一的统帅部,专门负责战争指导(5)[日]纐缬厚著,申荷丽、顾令仪译:《近代日本军政关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05页。,以应对战争进展。大本营的决策商讨由军部各大臣及其他所需官僚组成,运作则由政府方面负责。在商讨重要问题时就奏请召开御前会议,因此战争领导机关由国务和统帅协议两部分构成。在战争中,大小问题都是由双方协商来处理,军方势力可见一斑。在1944年《陆军针对令后的国势运作所采取的对策》文件中写道:“陆军依然相信自己是完成战争的核心力量、指导战争的指挥者,应诱导海军、鞭策政

府”(6)[日]若槻雄泰著、赵自瑞译:《日本的战争责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页。。可见军方特别是陆军对政界的掌控。也正是因为如此,有人把东条英机与希特勒、墨索里尼相提并论。但是东条英机与另外两位独裁者还是有所区别。东条英机1941年才上台,因战场失利在1944年二战尚未结束就被迫辞职。所以他不是二战的发起人也不是结束者。同时东条英机掌握陆军,在二战中也发挥强大作用的海军则不在其完全掌握范围内。他不能从始至终代表日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日本与德意在政治上的区别。德国的最高掌权者毋庸置疑是希特勒,意大利在1943年内乱前自然首推墨索里尼。然而谈到日本我们会想出很多臭名昭著的战犯,却不知该将罪魁祸首归于何人。战后的天皇依然是天皇,军队的势力没有根除并有抬头的趋势,担任政府要职的人员中依然有战犯。所以谁可以算作日本政权的首脑参加法西斯三国首脑会晤,暂时还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答案。

二、德意日三国间的矛盾

不仅日本内部政治复杂,法西斯同盟内部也矛盾重重。表面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它们密切合作从而在初中期(1939—1942)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但实际上内部存在着深刻的分歧。矛盾的广泛存在应为三国未开首脑会议的重要原因,从而影响了战争的最终走向。德意两国作为欧洲最早的两个法西斯国家,并没有因为意识形态的相同而“惺惺相惜”。在德国成为法西斯国家时,墨索里尼没有因为有了“伙伴”而开心。尽管在表面上他装出了一副欢迎第二个法西斯国家出现的姿态,但心里却担心这个比意大利潜力强大的国家,尤其因为这个国家是对奥地利和巴尔干各国充满野心的狂热日耳曼德国。而意大利的独裁者对这一领域也有自己的领土要求。墨索里尼不仅向奥地利承诺会保护它免受德国的侵略,并与英法两国在1934年2月共同发表声明,支持奥地利独立。(7)[美]亨利·亚当斯著、黄欣译:《战争中的意大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德国为了拉拢意大利也做出了不染指奥地利的承诺。可是不到一个月,1934年7月25日纳粹就在维也纳暗杀了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8)Alan Bullock,Hitler: A Study in Tyranny,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64,p.327.墨索里尼在得知陶尔斐斯因伤重致死后大为恼火,动员了4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说:“我们要让这些绅士们知道,他们绝不应该小瞧意大利。”(9)[美]亨利·亚当斯著、黄欣译:《战争中的意大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这次欧洲逼迫希特勒退却了。但希特勒只是因外交上的孤立,怕自己可能的潜在伙伴会完全加入到英法阵营去,所以暂时忍耐,而吞并奥地利的想法并没有丝毫动摇。在国际舞台上,此时的意大利也和英法站在一起谴责德国的行动并维护洛迦诺公约。可见两国在结盟之前就存在分歧,直到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亚以及西班牙内战时,才不得不投入德国的怀抱。到1937年时,墨索里尼才在德国的不断安抚和英法反对其野心的刺痛下,放弃了奥地利,说“让[奥地利的]事情听其自然罢”。(10)[美]威廉·夏伊勒著、童乐山等译:《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版,第287页。希特勒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话。但即便如此,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在对未来进行决定性规划的时候,对于如果吞并奥地利意大利会采取怎样的态度这个问题,希特勒没有像预测英法反应那样果断地猜测出墨索里尼的想法,而给出了取决于“这位意大利领袖是否还活着”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可见两者在奥地利问题上的矛盾依然存在,两人都不愿放弃。

等到希特勒真正准备对波兰开战的时候,他的盟国又退缩了。当英国首相张伯伦在1939年9月4日发表讲话,英国正式宣战之时,意大利却冷眼旁观自己的盟友,于同一天发表声明称:意大利保持中立。(11)[英]理查德·奥弗里著,钱垂君、王晶晶等译:《纽约时报:二战全纪实1939—1940》,新世界出版社2016年版,第111—113页。此时的意大利刚刚结束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和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需要休整。但是由于同盟条约的签订,全世界都知道德国和意大利绑在了一起,一旦德国向波兰开战,意大利无法置身事外。在意大利看来,虽然波兰不足以惧怕,但是波兰的背后有英法的支持,一旦进攻波兰英法必然反击,意大利只能承担重任抵抗英法以给德国时间收拾东方残局。所以急需喘息的意大利退却了。墨索里尼一面不断派出使节和希特勒联系,一面又和英法接触,直到开战前的最后一刻,墨索里尼仍然希望这只是另一起慕尼黑事件,自己依旧可以充当调停的角色。但是德国方面已经陷入对战争的狂热追求,小恩小惠已经无法满足希特勒的野心。德国坚持开战的决定让意大利陷入两难的境地,这让墨索里尼非常恼火,认为自己被人耍了。而希特勒对意大利临阵脱逃的表现也非常气愤,转而去寻找新的伙伴——苏联。

当意大利不得不接受德国发动战争的事实并参与其中后,双方的矛盾依然无法得到解决。意大利指责德国没有履行协议商定的内容,比如配送战争物资;德国则指责意大利不仅在战场失利,还暗地和英法继续做生意。两个国家发生摩擦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德国奉行的亲苏政策。因开战而被封锁的德国为了拉拢苏联,从而获得所需的粮食和石油等资源,就用莫斯科缺少的物品来交换。希特勒在对德国武装力量的讲话中说道:“我用不着害怕封锁。东方向我们供应谷物、牲畜、煤炭、铅和锡。”(12)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斯大林是一位杰出的谈判家和政治家,很懂得抓住时机,为了得到充足的必需品,德国不得不付出极高的代价。1940年3月在负担很沉重的时候,希特勒甚至下令送交苏联的战争物资优于德国武装部队,而德国答应意大利的每月给100万吨煤的协议,据意大利方面抱怨则完全没有履行。(13)[美]威廉·夏伊勒著、童乐山等译:《第三帝国的兴亡》上卷,第347页。在波罗的海地区,因为苏联的干预希特勒也处于屈辱的境地。例如在芬兰(苏芬战争)事件上只能哑巴吃黄连,并没有获得什么利益。希特勒同苏联的蜜月不仅让墨索里尼感到不安,而且意大利内部也因德国的区别对待爆发了反德示威游行,使他疲于应付。所以墨索里尼决定亲自给希特勒写信表达自己的不满。在信中墨索里尼不仅提到了波兰所引发的战争问题,也警告希特勒注意同莫斯科的关系,如果德苏关系再进一步,他就不准备跟着希特勒走了。因为他担心轴心国家的政府在国内长期镇压共产党之后又在国外讨好共产党国家,会使国家内部的稳定受到损害。(14)[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复旦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大战前夕 193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398页。

等到德国在二战初期捷报频传,意大利看到了利益决定参战后,德国才发现意大利似乎并不是一个得力的助手。在德国面前大败的法国军队对付意大利十分得心应手,到1940年6月18日,意大利的32个师在阿尔卑斯山前线和南方的海岸一带和单薄的法国6个师对峙了一周。墨索里尼曾自吹自擂的军队,如今成了虚张声势,他曾经想要占领整个法国领土,现在却不得不听从胜利者——德国来安排。墨索里尼认为自己受到了屈辱,不得不接受德国对法国的温柔决策。然而这样的事情随着战事的扩大一遍又一遍上演,使得意大利感觉到自己只是德国的一个“穷亲戚”,一次次被排除在战争的利益之外。德国也感受到了意大利的不满,对意大利的不信任又加剧了,还制定了针对意大利的“女武神计划”,以应对意大利的背叛。随着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希特勒的野心暴露出来,意大利对德国的“欧洲新秩序”(15)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签订了三国公约,使“新秩序的大宪章”变得明确,强调轴心国的经济合作和平等的地位。构想的实际操作感到恐慌与不满。在1940年希特勒就已经“接过了领导权,并迫使墨索里尼退居小伙伴的地位,完全支配着几次著名的勃伦纳会议”(16)[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希特勒的欧洲》,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70页。,这与他曾经提出的两国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分享新秩序的领导权差别巨大,意大利似乎成了德国的“小跟班”。德国一系列表现促使了意大利人的不满,加速了意大利内部政局的动荡,法西斯政权走向垮台。当然,德意之间虽然有很多矛盾,但是两者在很多方面还是能够合作,所以两国领导人聚首的次数还是较多的。

德日之间的关系似乎也很微妙。虽然处在一个同盟之中,但除了签订条约成为轴心国,两国各自专注于自己的战场,既不相互协商也不相互帮助,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因处在东西半球而互相不干扰,也彼此无法顾及,但实际上两国依然有矛盾。第一个矛盾就是中国问题。在日本的计划中,中国是它必须得到而且必须独占的猎物。日本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在中国的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一个自己扶持操控的伪政权。日本十分希望德国能够承认这一政权,以期未来这一政权能在世界上合法化。但是德国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却选择和英法站在一起,在1933年2月24日的国联大会上,德国最终赞成国联建议,表示并不赞成日本的侵华行为,对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也不予承认。等到希特勒上台掌权后,虽然继承了前任政府留下来的外交关系,但是也做出了一些调整。为了制造飞机、坦克、子弹等武器,德国需要的钨、锑等矿物资源都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所以在1934年1月成立的“工业产品贸易公司”采用了“易货贸易”形式,德国用大批军火换取中国资源。1936年4月8日,在德国国防军实力人物、纳粹党员冯·莱西诺的努力之下,德中两国缔结了德中借款协定,德国以1亿帝国马克的巨额贷款帮助国民党政府建立军事工业,还为中国提供炼钢设备,以换取自己所缺少的稀有金属。(17)马振犊、胡德坤主编:《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战时德国对华政策》第9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01页。而这时的日本正在准备借助中国东北地区大举进攻华北、中原地区,可想而知此时日本的恼火。随后两个国家为了各自的野心,于1936年11月25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两国虽然合作了,但德国与中国之间的联系仍未中断。蒋介石亲自指派法肯豪森为德国军事总顾问参与到国防建设中。德国的军事顾问团依然在中国频繁活动,使得日本深感不安,多次向德国交涉,但没有结果。怀有侵华野心的日本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后,作为盟友的德国却像另一位盟友意大利,依然和敌国英法保持联系一样,德国政府和中国政府也依然保持联系,甚至直接参与到中国的兵工厂建设中,军火物资继续输华。德国为了自己的利益,在1937年还派陶德曼出面参与到中日调停中。(18)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1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76页。德国这样做的理由无非是为了从中国获得资源,但是同样缺少资源的日本为了满足本国的战争需要,很想限制德国从中国进口各种资源。伪满洲国问题、资源和德国与中国政府的合作成为双方难以解决的问题。

还有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就是种族问题。日本在偷袭珍珠港后,尽管德国表面对这个盟友表达了支持,但是却与已经深入到纳粹人脑子里的种族理论发生了冲突。认为之前日本侵略朝鲜、中国都只是低等黄种人之间的事情。但是日本袭击美国就是另一回事了。1942年1月1日,《巴塞罗那日报》刊登了一篇很长的文章,指责德国人“背叛白种人”,并“犯下了雅利安人的变节行为”,因为他们“为欧洲未来最大的威胁……‘黄祸’效劳出力”。(19)[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王智量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希特勒的欧洲》,第75页。这一思想在上层也得到了响应。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因为我们在种族观点方面的意见是不可调和的。”(20)[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王智量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942—1946年的远东》,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版,第155页。德国掌权者对这个取得飞速进展的盟友开始保持警惕,以免自己的未来计划受到影响。作为妄图称霸世界的国家,日本也存在种族问题。日本裕仁天皇在太子时期,其老师衫浦在授课中宣传日本世界第一主义,“欧美各国均属雅利安民族……我日本帝国必须认识到,将来要以自己的力量同雅利安各民族相对抗……终像称菊花第一那样,使我国力和文明皆居于世界首位。”(21)[日]祢津正志著,李玉、吕永和译:《天皇裕仁和他的时代》,第6页。他对天皇进行了长达7年的教育,对天皇的影响十分深远。达尔文的进化论也传入日本,优秀的民族似乎有了掌管世界的重任。在对国民的教育中也充满了日本种族优越的内容,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有一首《大日本》的诗:“大日本,大日本,自神代以来,一次也未输给过敌人,国之光与日月同辉。”(22)[日]若槻泰雄著、赵自瑞译:《日本的战争责任》,第278页。

反法西斯同盟国能够团结在一起并不是它们之间毫无矛盾,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什么比国家生死存亡更大的事情了,所以能够暂时放下隔阂。法西斯国家就不同,本来就是怀着邪恶的目的,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用最小的牺牲得到最大的饼,所以矛盾重重,各自都有自己的谋划,德日之间就是如此。日本并不担心远在大陆另一端的英法,也不想因德国的问题而得罪英法美,日本只担心苏联。所以日本只好借着欧洲国家对苏联的防范,打着“北上”的旗号进而南下侵占中国南部地区。所以只要有了反共协定的签订,日本就已经满足了,双方在1936年11月25日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但是没过多久,德国就破坏该公约并且指责日本不遵守公约。德国在当时真正关心的是英法,为了从苏联换取资源而保持着对苏友好的态度,所以希特勒迫切希望日本能够参与到战争中。但日本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与英法继续保持联系。就这样双方因为承担义务问题和主要针对国问题从1938年初一直谈到1939年8月,在20个月里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而在这期间德意两国已经在5月22日签订了“钢铁同盟”条约,最终德日只得作罢。令日本震惊的是,两国刚刚谈判破裂,8月23日德国就与苏联签订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德国此举对日本来说无疑是背叛,平昭内阁也因此而垮台。(23)崔剑、朱维平:《二战时期轴心国内部矛盾探析》,《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第58页。又过了一年多,等到德国取得一系列胜利时,日本才停止观望,于1940年9月27日与德国和意大利一起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但是这次代表各自国家出席的是三国的外交部长,所以最有可能的一次三国首脑会晤的机会便流失了。

到了1942年两国之间又有了新的持久的政策分歧。在前一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了。在希特勒的计划里,苏联应该是一个可以被迅速击败的国家。可是与苏联人交过战的日本人却对德国人的计划表示怀疑。日本人曾在张鼓峰和诺门坎同苏联人交战过,并在后一次战争中(1939年5—9月)遭到惨败。(24)[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王智量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942—1946年的远东》,第156页。所以日本人对苏联的力量有所畏惧,并在1940年与苏联签订了中立条约。已经挥师南下的日本并不愿意立刻选择支持德国,日本选择了观望的态度。在德苏开战后,日本又充当了调停的角色。可见德日两国在苏联问题上一直是分道扬镳的。德国想让日本出兵,从而对苏联左右夹攻;日本却希望希特勒早日结束这场战争,把主要的精力和兵力用来对付英美法。各国之间组成同盟,但其内部分歧依然存在,二战时期美英苏之间也存在着很多的分歧。分歧的大小影响首脑之间是否会举行会晤。在法西斯同盟尤其是德日之间,因只是相互利用,又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相互防备,故首脑的会面从安全及开会意义来看其几率被再次降低,一些重要问题就由外长等人进行传达和会谈了。

三、轴心国首脑个人的因素

希特勒在二战中扮演了反面的关键人物角色,在轴心国同盟中也可以说是处于头号地位,所以希特勒本人的决断对整个同盟非常重要。希特勒本身是一个狂热的沙文主义和种族主义者。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就对人种的优劣进行了划分,最优秀的人种是雅利安人,另外一个也很优秀能够和雅利安人成为伙伴的是盎格鲁—萨克逊人,而这一民族主要生活在英国。(25)李钜廉:《希特勒的战争谋略》,当代中国出版社2015年版,第12页。所以希特勒在初期设想中是把英国划在同盟中的,或者至少不要发生冲突。之所以在最后选择意大利也确实包含无奈的因素。1933年的德国孤立无友,只有意大利与德国的意识形态是相似的,而且从地理位置上讲意大利可以分散法国的兵力,避免德国受到英法的夹击,意大利也确实是欧洲强国中唯一能够成为其潜在伙伴的国家。其他人种在希特勒的心中似乎都应该是被消灭的,或至少是受蔑视的,所以对远在太平洋的小国又是亚裔黄种的日本,持一种轻视的态度,认为它只是一个弱小的民族。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日本,纳粹党都了解颇少。在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中,提到中国的地方只有一处:相信“一个黑人或一个中国人”能够融入德国社会生活,这是错误的。对于日本“就种族而言,是缺乏创造力的民族”。“全部的文化,完全靠了这些少数的民族而存在的……惟有雅利安人种方能够有资格作第一种的代表。”(26)[德]阿道夫·希特勒著、吴迟仁译:《我的奋斗》,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这就意味着日本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依靠雅利安人的帮助。如果失去雅利安人的帮助,这一民族就不会有活力。(27)马振犊、胡德坤主编:《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战时德国对华政策》第9卷,第76页。又受到当时“黄祸论”影响,所以对亚裔的评判充分显现了希特勒对亚裔的无知。随着希特勒经历一战德国的失败以及走向权力的巅峰,他赋予自己的使命越来越大。“我执行的命令是上帝给我下达的。神圣的上帝希望我把德国人的事业进行到底。”(28)Pierre J.Huss,The Foe We Face,New York: Doubleday,1942,p.281.显然希特勒认为自己是神的使者,在人间就代表最高权威,最终会完成神给自己的任务,征服世界。在希特勒看来这些劣等民族只是希特勒最终走向统一世界的工具,与他们坐在一起商讨决策,对于希特勒本人来说或许都是不屑的。而妄想称霸东方的日本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裕仁天皇在皇家学问所的老师衫浦在教学中的主线就是:竭力宣扬以儒教为本的皇室中心主义、政治主义、与外国竞争主义、日本优越的世界第一主义以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29)程永明:《裕仁天皇传》,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随着日本国内不断发生的政变,法西斯主义在日本的形成,这些思想也被大众所接受。日本政府同样也对自己的盟国没有太多好感。

希特勒与墨索里尼本人不仅在民族国家利益上有矛盾,在个人方面也有分歧。墨索里尼是一个比较狂妄自大的人,十分注重个人的偶像崇拜。希特勒也是一个极度自信的人,他曾经对自己的手下劳施宁说:“我不可能犯错。我所做的和我所说的话都是历史性的。”(30)Otto Strasser,Hitler and I,Boston: Houghton,1940,p.67.两个极端自负的首脑都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最终必将产生矛盾。希特勒上台后,墨索里尼并不开心,相反他十分害怕这个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元首会抢走自己的光环。希特勒也在外交中常常利用墨索里尼的这一弱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希特勒最希望的就是意大利能够参战。但是墨索里尼表现出了一种讨价还价的态度,提出了一堆让人恼火的条件,这无疑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但希特勒在通信中经常在开头处大肆赞美墨索里尼,并一再保证两国是最密切的伙伴。墨索里尼经常在阅读来信的第一时间感到飘飘然,并会立刻欣然保证出兵帮助。但是仅过了一天,墨索里尼又会变得畏畏缩缩。墨索里尼深知自己的国家刚刚经历过战争,急需休养生息,对抗的又是强大的英法,使得他力不从心。但是全世界又都知道意大利已经与德国站到了一起,如果不表明自己的立场会显得自己懦弱而被嘲笑。所以墨索里尼十分气恼于希特勒丝毫不听他的劝阻发动战争,让他陷入两难的境地。而且德国在重要的会议上商讨大事时,希特勒都是领导者的角色,墨索里尼只是扮演了象征意义上的作用,令其感到羞辱。按照墨索里尼女婿齐亚诺所说,早在1941年6月,墨索里尼就承认:“拿我个人来说,我对希特勒和他的作风已经受够了。”(31)[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王智量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希特勒的欧洲》,第71页。1940年10月,德军事先没有通报墨索里尼就开进了罗马尼亚,而且在庆祝兵不血刃地占领罗马尼亚时未邀请墨索里尼。这使墨索里尼大为恼火,他决定如法炮制,不预先通知希特勒即出兵希腊。(3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21页。如果墨索里尼能够成功的话,希特勒也许会原谅他这一行为。可是墨索里尼的计划却受挫,而此时的德国正忙于对英国的作战中,面对自己盟友的“捅娄子”行为,可以想象希特勒的心情。希特勒也对墨索里尼摇摆不定的态度非常焦躁,表面上对墨索里尼称赞有加,并一再表示自己的忠诚,暗地里却詈骂指责,墨索里尼又期待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摇摆不定,以求坐享其成获得最大的利益。希特勒深知墨索里尼其人,在墨索里尼终于答应出兵时,他将自己更迫切的侵略目标——北方,丝毫没有透露给他的盟友。可以想象墨索里尼得知希特勒发动侵略苏联战争而未预先告知自己的恼火。所以一个是想不劳而获而对战争毫无热情,一个是陷入战争的狂热中无法自拔;一个是怯懦惧怕英法和世界战争极力维护自己统治的元首,一个是信奉种族优胜劣汰企图称霸世界的枭雄;一个深陷两难犹豫不决,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这样两个人有矛盾却又不得不绑在一起,形成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抵触的局面。

四、地理条件与制空制海权的限制

除去人为的因素,也有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德国和意大利都在欧洲,两国之间只隔着奥地利。1938年3月希特勒将奥地利吞并后,两国就成了接壤的国家,所以会面是十分容易的事情。两国元首在二战期间也确实有过十多次的会面。但是日本是位于太平洋上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岛国,与另外两个国家分别处在亚欧大陆的两端。如果举行三国首脑会晤,从各种情形来看只可能是日本首脑到德意去,德意首脑不可能到日本来(因为德意已接壤)。如果日本去德意开会,其一可以选择的是搭乘飞机。二战期间德国的空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德国无法始终掌控制空权,轴心国只在二战初期掌握了制空权。在1940年7月至1941年5月间不列颠大空战后,轴心国部分丧失了西线的制空权。1941年10月至1942年4月的莫斯科保卫战役之后,德国部分丧失了在东线的制空权。1940年11月的塔兰托空袭战后,意大利部分丧失了在地中海地区的制空权。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致使美国参战。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后,日本完全丧失了在太平洋的制空权。所以虽然德意两国接壤,但三国首脑想要在一起开会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乘船渡海,但这绝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海上耽搁的时间不仅很长,而且轴心国对制海权自始至终没有掌控。德国为了争夺制海权曾与英国进行残酷的海战,然而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好的一次机会是在1942年春季,日本海军大将(死后追授)南云冲进印度洋。当时守在那里的英国舰队由于力量比日本差,所以撤到了东非洋面。印度洋的控制权似乎落在日本人手中。丘吉尔面对这一形势曾警告罗斯福:“将造成我们在中东整个局势的崩溃。”(33)[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王智量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942—1946年的远东》,第151页。可是日本并没有抓住机会和德国联合行动,甚至连展开合作行动的动机都没有,南云又率领舰队返回日本了。此后日本陷入到太平洋战争中,再也无力返回印度洋去寻求联合了。至于通过陆地上的方式进行会晤(不管是乘火车还是乘汽车),即使是在德国法西斯最强盛的时期:法国、低地三国(荷、比、卢)、挪威、芬兰、意大利、除苏联外的斯拉夫民族国家都直接地在第三帝国的仆从或傀儡政府或军阀的控制之下,整个欧洲只有苏联和英国保持主权独立,瑞典、瑞士勉强中立,西班牙佛朗哥和葡萄牙是纳粹的仆从政权。即便是这样,德意法西斯在陆地上和日本也无法接壤。或许只有到一起攻打苏联、打败苏联才能有机会用陆地交通工具见面。这三个国家作为战争的挑起者,必然会遭到很多人的仇视,安全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所以在安全无保障的情况下,三国元首也不可能会面、谈判、协商。

五、墨索里尼的较早倒台与战争后期已无必要

墨索里尼是一个十分好大喜功的人,在战争未开始前,墨索里尼认为自己可以做到用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胜利,可是到了真正开战的时候,却接连惨败。到了1943年,连续三年每到夏季就会在欧洲大陆发动大攻势的德国人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气势,墨索里尼担心的事情发生了。1943年5月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部队很快就打到意大利的本土。意大利外部战场的失利,导致内部开始动荡。一些城市发生大规模罢工,饥饿的人们高喊“面包、自由、和平” 的口号冲向街头表达不满。(34)[美]亨利·亚当斯著、黄欣译:《战争中的意大利》,第140页。墨索里尼寻求盟友的帮助,本想劝希特勒和斯大林议和,但是最终又被希特勒劝住,继续作战。(35)Robert L.Miller,Hitler at War:Meetings and Conferences 1939—1945,Array: Enigma Books,2015,pp.301—303.结果,7月10日英美军队在西西里胜利登陆,战争开始蔓延到意大利本土。在意大利内部,墨索里尼的亲信们也开始了反叛。以他的女婿齐亚诺为首的一些人召开会议,猛烈抨击墨索里尼把国家带入灾难;一些将领和国王却发动了更大的阴谋,7月25日晚上,墨索里尼被召入国王宫中,然后被宣布撤销一切权力,用一辆救护车押送到警察局。(36)[德]奥托著、孙占国译:《世界十大传记文学名著:墨索里尼》,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年版,第708页。途中没有人来为他辩护,一个独裁者就这样出乎意料地倒台了,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也十分轻易地瓦解了。

希特勒在得到这一消息后,制订了营救墨索里尼的计划。9月13日晚,用滑翔机和特战队将墨索里尼救出。(37)Bamber Gascoigne,A Brief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Richmond: History World,2010,pp.122—123.希特勒本想利用墨索里尼来担任意大利北部的新法西斯政府的首脑,以减轻德国人管理这部分土地所耗费的精力。但是等到两天以后见面时,希特勒才发现墨索里尼已经毫无斗志了。“墨索里尼比我想象的要软弱得多”,这是希特勒给墨索里尼的评价。(38)John Toland,Adolf Hitler: The Definitive Biography,New York: Anchor,1992,p.943.虽然在9月15日宣布成立新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但是墨索里尼已经对政治毫不关心了,只和自己的情妇荒唐度日。这时的墨索里尼再也不是意大利的最高元首了,不仅只管制意大利北部地区,而且已经成了德国的仆从和跟班。不仅将土地割让,连已经和自己和解的女婿齐亚诺也在希特勒的逼迫下被逮捕入狱并判处死刑。所以在1943年7月后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从内部就已经分化了,独立自主的首脑已不存在,三国首脑会议当然也不会再开了。

希特勒虽然初步解决了意大利的危机,但是在苏联的处境却在逆转。1943年7月5日,是希特勒对苏联发动的最后一次大攻势,即库尔斯克大会战。他希望用精锐的装甲师团将苏联最精锐的百万军队置于死地,但是最终失败了,苏军从此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到了1943年底,苏军从德国手里光复了三分之二被占领的土地。根据斯大林所说:仅1943年德国在苏德战场上就损失了400多万官兵,其中被打死的至少有180万人。(39)朱贵生、王振德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410页。同时在大西洋战役中德国也不断失利,德国本土开始不断遭遇破坏力极大的空袭,根据《明镜周刊》在2003年公布的统计数据:德国死于盟军地毯式轰炸的总人数超过60万,被炸死的儿童达8万。(40)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55、126页。德国本土上的人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恐怖,饥饿与物资短缺困扰着这一国家,人民对战争的恐惧与不满日益增加。德国内部也多次制订谋杀希特勒的计划,例如闪电计划,后来又有隆美尔等将军们参与的政变。仅1943年德国内部就至少有6次暗杀希特勒计划。到了1944年夏季,苏联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并将战争打到了德国本土。德国能够作战的青壮年男子数量迅速下降,德国政府为了保障兵力的充足不得不一再放宽征兵要求。先是战士出现“老龄化”的现象,接着开始出现孩子兵。“1943年,德国规定凡满15岁的男子都要应征成为‘空防助手’。1944年德国‘人民冲锋队’的参加人员被界定为年龄在16岁至60岁之间所有男性平民。1945年德国正式打破了国防军兵役制中所规定的18岁最低服役年龄,把16岁的孩子送往前线。”(41)朱维毅:《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二战”德国老兵寻访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55、126页。这时的希特勒虽然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但还在做最后的挣扎,继续煽动人民投入战争,希望能够绝地反击,已没有精力去想他的盟友日本了。

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国反击。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后,太平洋地区以及亚洲战区形势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1943年后,在中国境内,中国军队全力抗战,正面战场的鄂西会战、常德会战,有力地阻挡了敌人的进攻。在敌后战场,开始局部反攻。从1943年7月起,八路军晋察冀鲁豫边区部队在豫北发起卫南、林南战役,山东军区部队发起了沂山、鲁山等战役,这些战役虽然是局部的和地域性的,但已显示出敌后解放区的作战逐渐向战略反攻阶段过渡。(42)杨克林、曹红主编:《同盟国的胜利——抗日战争图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5年版,第235页。在缅甸,同盟国进行了密切的配合,迫使日本在1944年7月无力再战。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也呈现颓势,到1944年,日本航空兵军力在美军的打击下严重下降。海上运输方面,在战争初期,日本航运船队总吨位达640万吨,然后开始螺旋下降,到了1942年已不到600万吨,在1943年只剩下不到500万吨,1944年继续下降到仅260万吨。(43)[英]理查德·奥弗里主编,孙文竹、戴帼君译:《牛津二战史》,新华出版社2018年版,第176页。面临封锁的日本货物进口量大幅下跌。一系列情况都说明,日本已经入不敷出,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明显表现颓势。到了1944年,东条英机内阁引咎辞职,美国的飞机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德国人所感受到的恐惧也在天皇和他的子民们身上得到体会,再也无暇关心别人的事情了。1943年是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实现伟大战略转折走向胜利的一年,进入到战争后期法西斯国家呈现的颓势已让他们没有精力去想自己的“伙伴”了。

同一时期反法西斯同盟首脑却进行了多次会晤,4次重要的国际会议都是在1943年以后。1943年11月22至26日,中美英三国首脑(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签署了《开罗宣言》,商议了对日作战到底以及日本投降后的领土归属问题;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苏联国务委员会主席斯大林与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会议,通过了对德作战以及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为了加快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商讨了战后对德国的安排、惩治战犯、成立联合国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问题; 7月,苏美英(美国总统杜鲁门,苏联国务委员会主席斯大林,英国首相前期是丘吉尔、后期是艾德礼)三国在德国波茨坦会晤,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精神。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了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反法西斯同盟在战争转折期和后期就如何进行战略反攻、保卫国土以及战后安排进行了协商。相应的,到了1943年下半年,意大利投降了,德日似乎都忙着如何避免自己的政府垮台,如何能够抵挡住反法西斯联盟的炮火,本来就是因为邪恶的利益而连在一起的松散联盟已不需他人之手,自己就慢慢断开了链接,各自求生乃至逃生去了。

三个法西斯国家因为种种原因聚在一起成为盟国,却也因为自然地理因素、交通的限制、本国的国情、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战争走向和结局,使得他们并没有举行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首脑会议。也正是因为法西斯三国之间无法密切合作,才更快地灭亡,反法西斯战争更快取得胜利。这是研究二战史不应忽略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附录:日本1937年至1946年历任首相表:

第32任 广田弘毅,1936年3月9日—1937年2月2日(执政时间11个月);

第33任 林铣十郎,1937年2月2日—1937年6月4日(执政时间4个月);

第34任 近卫文麿,1937年6月4日—1939年1月5日(执政时间20个月);

第35任 平沼骐一郎,1939年1月5日—1939年8月30日(执政时间8个月);

第36任 阿部信行,1939年8月30日—1940年1月16日(执政时间5个月);

第37任 米内光政,1940年1月16日—1940年7月22日(执政时间6个月);

第38任 近卫文麿,1940年7月22日—1941年7月18日(执政时间12个月);

第39任 近卫文麿,1941年7月18日—1941年10月18日(执政时间3个月,合计15个月);

第40任 东条英机,1941年10月18日—1944年7月22日(执政时间33个月);

第41任 小矶国昭,1944年7月22日—1945年4月7日(执政时间9个月);

第42任 铃木贯太郎,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执政时间4个月);

第43任 东久迩宫稔彦,1945年8月17日—1945年10月9日(执政时间2个月);

第44任 币原喜重郎,1945年10月9日—1946年5月22日(执政时间7个月)。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四川大学学科前沿与学术创新项目(skqy201215、skzd201464)、四川大学“区域历史与边疆学”一流学科群建设项目成果。]

猜你喜欢
天皇希特勒意大利
意大利面“变魔术”
纳粹“海报男孩”晒与希特勒合影
意大利
前人栽树
天皇版“渔夫”
刺杀希特勒
希特勒看电影
犹太人的节日
日本天皇的长寿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