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城西小学,四川 乐至 641500)
所谓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学习的需求和动力,而合作探究则是强化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答疑解惑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的重要的教学目标。相比传统教学,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更能够让学生找寻数学学习的乐趣和精髓,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所以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的参与自主学习,培养具有主动和创新的人才式当下的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让小学生能够真正领悟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思考、探究及合作的形式上,不断强化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情景教学是当下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设计更加丰富立体的数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就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的海量内容,从多个角度全面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角和面,对比和总结二者之间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们联系实际,找一找教室里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找一找它们各自都分别有多少个面,多少个顶点,多少条棱。借助生动而丰富的教学内容设计,营造出更为活跃和开放式的数学知识学习氛围,让学生们通过多媒体和实际环境,总结出知识点,便于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和运用。还可以营造更多的生活情境,联系实际,例如再学习“元角分”的知识时,就可以创设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充当售货员,让学生更加熟知人名币以及计算的过程,学会认知和换算,累积更多的数学实践知识。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首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应用意识,累积丰富的数学教学经验,拥有一双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总结数学知识的眼睛,从而将这些知识整理运用到课堂中去。借助生活中形象的数学案例,适时的与学生进行分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尤其是要针对小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特点,融合教材的重点知识呢内容,做好记录,借助更多的案例,将数学知识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方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大家自己想一想,我们班有25个男生,22个女生,全班占六年级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二,那你们算一算,真个六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通过联系实际,让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加亲切,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的经验和所学数学知识,各抒己见,自由发言,这样就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去学习和探究,提升自己的数学认知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对于新知识,新领域的掌握能力有限,往往会存在着疑问,并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存疑的心态,积极的促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深化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搭建小组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小组统一的意见,再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得出一个准确的,完整的结论,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交流合作所带来的乐趣和益处。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课程时候,就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比赛,从情景图的分析说出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借助这种形式,加强学习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由浅入深,引导学生逐步找出答案,借助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力,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合作中思考和提高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和好学的阶段,动手操作能力也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做数学”的氛围。通过动手操作,更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形成数学的实用技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思考、实践、探索及发现的思维认知活动中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主动的提出研究的问题,再进行实践,有助于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再数学课程中多让学生去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说一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操作和表达的平台和机会,针对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画和量;有问题就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并解决,让学生再“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产生强烈的情感和体验,进而实现数学的“在创造”。学生只有自己真正投入到各种操作中过去,才能真正的体会自主学习的真谛,去融会贯通更多的数学知识。可以说实践操作是数学活动的精髓,是思维的起点,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验证和推理,才能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成就感和乐趣。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有了更好的期许。数学知识源自于生活,也理应归于生活,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帮助和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文章也结合小学数学学科及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实际的提高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实践方式等角度出发,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