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四队,湖南 益阳 413000)
随着经济社会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发展,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适应新时代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必须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规范化,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为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服务。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依旧遵循传统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及问题,统一调整和安排档案管理系统,随后从其他路径入手改良和完善事业单位管理内容,最终研究出一种新型档案管理模式。但是对于档案管理机制而言,其漏洞还是非常多的,尽管档案机制已开始创新,然而效果却不明显。基于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特别是档案管理,而电子信息是部门管理的核心对象,尽管管理活动灵敏性强,但其改革机制落后问题还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管理工作效率不高。
由于档案管理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因而无论是基础的设施,还是相应的技术设备,都很难得到足够的经费支持。设备维护的次数也非常少,许多设备因缺乏有效的维护,严重损坏,不能使用。此外,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设备配置不齐全,仅仅能够完成基础的档案归档,给新时期其他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不小的阻碍。对于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各项仪器设备属于必备的工作条件,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必然会影响工作效率。
档案管理人员包括了:接待窗口的工作人员、档案归集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他们工作中的岗位能动能力未能得到充分调动。具体表现在:1.接待窗口的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互动较少,多为以回答客户疑问的形式作答,且并未关注客户在求职、就业方面的诉求;2.档案归集人员按照人才档案归集制度和流程开展相应工作,缺乏对本土人才供给特点做出分析的主观意识,使得档案归集工作过于死板;3.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并未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展大数据分析,而是简单就纸质档案信息迁移到在线平台。
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是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也是重要的环节。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科学制定工作标准,明确提出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要求,这样可以显著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首先,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特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的档案管理体制,进而清楚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就档案管理工作体制来讲,需要合理设置专业管理机构和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其次,必须要充分体现出档案管理体制的公平性,只有利用制度进行约束才可以具有平等性,才可以使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一切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制度中不仅明确前线人员的工作职责,而且明确事业单位管理者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将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明显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需要档案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应对这些挑战。在这样的状况下,档案管理如果继续以往的散乱管理模式,将很难实现高效率的管理。因此,有必要针对当前的档案管理进行标准上的统一。现阶段多数事业单位的工作不同于以往,它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杂,基础的档案种类也比较多。在管理和利用这些档案的过程中,需要有较为科学和统一的实践标准。不同的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状况,分别建立相应的标准化管理机制,逐步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
自从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融入信息化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赢得了大家的认可。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相关责任人需全面分析信息站点的资源,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要求,做好网站盘查、检阅和资源共享等性能。在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优化相关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后期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联结档案管理体系和事业单位系统,以一体化管理为基础,更好的实现资源共享目标,提高企业收益。
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向社会公众提供职业培训的职能,但目前在提供职业培训时存在着:培训项目多而不精的现象。为此,单位管理层应牵头档案管理部门与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人员往来机制,并在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实现信息共享。为了使双方的合作更加有效,可以在双方单位设立信息员岗位,由信息员之间保持时时信息交互去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区域植根性。
新时期事业单位有必要针综合调整和优化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完善档案管理机制,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充分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整体的档案管理实践能够朝着规范化的方向持续发展。针对以往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不足,事业单位还需要做出相应地调整,完善基础的设施和设备,采取更多的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够与其他部门协调开展,共同促进事业单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