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薇 (广西师范大学)
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事业飞速发展,我国的音乐艺术事业也得到了日益普及和提高,我国广大的钢琴工作者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这些教学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缺乏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传统的钢琴教学法已经不再适用当前的艺术教育的形式,在所有的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贯穿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在钢琴演奏方面,因为艺术审美决定了演奏者的艺术水平。作为西洋乐器,如何将钢琴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中国风格艺术意境相结合成为相关专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在笔者看来,应当从不同形式的中国钢琴作品中的中西交融的方式等方面入手,在钢琴教学中充分融入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和艺术元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中国风格艺术意境。
从古自今,中国艺术无论是音乐、书法、绘画、戏曲等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点,都以“意境”为首要特征。意境,指艺术作品借助形象而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明·朱承爵《存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众多艺术都围绕着意境进行无限的探索,意境是山水画师在注入的灵魂,是书法家在笔墨纸砚中闪耀的智慧的光芒,是流淌在乐谱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律动。
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作品,是将带有中国韵味的音乐以西方乐器钢琴的方式所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是中国五声调式和西方键盘乐器产生激烈碰撞的产物,是以西方音乐为载体培养传统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钢琴的影响力在近代“西学东渐”之风的带动下在中国乐坛日益扩大,成为近现代中国人学习音乐的新途径。中国钢琴音乐在这一百多年间的发展中,中国作曲家们从无到钢琴创作技法和旋律表现上逐步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风钢琴作品体系。时至今日,钢琴以其丰富的表现力日益受到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也成为学校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工具。
另一方面,中国音乐历史文化悠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彰显出赫然的民族特征及时代烙印。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的乐律走向是一种横向发展的,注重旋律的表现,通常以单旋律的形式发展,很少使用和声的进行,与中国的绘画、书法等艺术休戚相关,它们都讲求的一个字“韵”的处理。而钢琴音乐是一种多声性组合而成的音乐,重视的是音乐纵向的和声功能进行,在中国传统钢琴音乐的探索中,作曲家既要重视中国的单线条音乐与钢琴多线条织体相结合,又要使创作出的音乐具有中国独有的特色。我国传统音乐重视意境的营造,情绪婉转的表达,大多数都是借助风景或者自然界的对话抒发自身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学习钢琴的人也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钢琴教学方法和作曲技术,《车尔尼钢琴练习曲》系列、《小奏鸣曲集》等系列钢琴教材丛书成了琴童必备的书籍,随着我国钢琴事业迅速发展,作曲家们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作曲技术和手法,并与我国传统古典音乐相结合,大量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自汉唐以来,华夏音乐与外域在音乐文化上相互交流对中国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的作用,特别是这一百年间,中西方的音乐文化不断地使钢琴这个西方乐器走进中国人家家户户。随着作曲家们逐渐掌握了钢琴乐器的创作技法来抒发华夏民族的情感,大量的中国作品不断地涌现出来,如具有辉煌的音响,华丽的技巧,丰富的音乐织体和辽阔意境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也有根据口口相传的民间小调和少数民族民歌改编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兰花花》等还有一些有标题地或无标题的钢琴作品。还有获得众人极高评价的由何占豪、陈钢于1957年所创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从此将中国的钢琴事业推向了顶峰。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求教授学生钢琴技能,在音乐审美、以及音乐文化素养方面也不容忽视,尤其是我国本土的音乐文化。但是就目前钢琴教学情况,在钢琴课程建设的内容方面来看,即使课程内容在不断丰富,但是依然有缺失,钢琴教师多偏重于西方古典钢琴的音乐教学,中国传统曲目选择少之又少,钢琴虽然是西洋乐器,但是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也不胜其数,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因此,在钢琴课程安排中,应该将中国钢琴作品与西方古典钢琴作品的教学发展平衡,使学生既能够了解西方音乐风貌也能够对本国传统音乐历史有一定的研究和传承。想要演绎出一部完美的中国作品,除了需要拥有精湛的琴技,还要了解其艺术价值、文化背景、审美特征、独特魅力等艺术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利用钢琴的立体化语言将我国古典的韵味展现的淋淋尽致。
在西风东渐的今天,大量的传播媒体介绍的是当今流行的音乐文化,通过学习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提升广大学生的多元化的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可供选择的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曲目非常广泛,具有代表性的有王建中依据民歌改编的《绣金匾》、《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浏阳河》等。还有陈培勋依据广东小调改编的《卖杂货》钱同敏的《傣族民歌主题变奏曲》这些钢琴作品都是在已有的民歌基础上,加入钢琴进行改编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西洋乐器与中国传统乐器不同的创作手法,丰富了原有民歌的音乐织体,音响更加饱满使改编后的音乐更加有层次感和感染力。
王建中依据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变奏曲《兰花花》,被大家广为流传,各大钢琴演奏家也经常在舞台上精彩演绎该作品。该作品旋律感极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要注意右手旋律的连贯性,主题旋律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弹奏时要赋予旋律的歌唱性,在音色上要特别表现出陕北民歌那种既高亢又婉转的特色。在速度方面,第一变奏的速度要比主题速度快一倍,在标有pocoaccel.的地方要借助左手的切分音符把速度提上,这样才能给后面的渐慢做一个好的铺垫。第二变奏要比第一变奏略微快一些,同样在渐慢之前有一些渐快,然后借助渐慢转入作品一开始的主题速度,在九个小节的广板之后进入非常快的Agitato段落,这一个段落有点像中国戏曲中的紧拉慢唱,同时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一直到最后主题的出现,非常酣畅淋漓的表现出陕北民歌的那种高亢激昂的旋律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每个作品的关键要素。比如《兰花花》就是在速度上下功夫,这个作品从Lento到Piu mosso到Grave到Agitato最后到Appassionato六种速度。通过旋律的掌握控制和统一全曲的速度,通过对旋律音乐情绪的紧张或松弛带来速度上的变化,从而给作品的音乐情绪带来不同的感受。
根据中国古曲和民间乐曲改编的曲目在众多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中占了一定的比例,若是想要完美地演绎此类作品,教师就要带领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该曲原本的使用器乐,演奏时的音色、旋律和表演特点以钢琴演奏这些古曲或者民间乐器曲时,再虽然不用完整的再现原曲风貌,但要尽可能挖掘出钢琴所独有的魅力和表现力,例如,当了解华彦钧的《二泉映月》是作者在双目失明之后被迫街头流浪,以卖艺为生时所创造的二胡作品,了解到这个创造背景之后,演奏者在心中已经设定了一种凄凉、悲苦而又无奈而又渴望光明的心境,这也就明确了演奏时所采用的处理方式,有了这个指导意识,在钢琴上演奏这首二胡改编曲时就能够在心里先行成一个基本的演奏风格的框架。另外在二胡的演奏中,出现的许多滑音在钢琴上只能使用倚音做替代。阿炳在演奏该曲时,音色苍劲有力,整体声音雄厚,在钢琴上想要展示出这种音色,必须要充分运用手臂的力量,手臂的力量要从一个手指上的横向移动到另一个手指上,是一种平行的走向。教师在讲解该曲时要着重强调这首作品的触键方式,特别是旋律的部分。在全曲的高潮部分大和弦不能直接从上方落到键盘上而应该有所克制,这样才能够让又压抑痛苦又热情的情绪保持全曲。
黎英海改编的琵琶曲《夕阳箫鼓》,充分利用钢琴独特的表现手法,借鉴了琵琶等众多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极大的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渲染了一幕“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好一幅典型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在引子的部分节奏自由但不夸张,模仿民间慢起渐快的鼓声,手指在触键时快速利落,造成鼓声在空间里来回回荡悠长的泛音音效,接下来模仿箫声在水面回荡的效果。该作品采用的时主题变奏的手法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在教授该作品时要注意区分不同变奏间的对比,其中,变奏五到变奏七是全曲的关键部分,要在循环往复的旋律中通过几次改变速度,从而给音乐情绪造成一定的张力。
中国原创钢琴作品是中国作曲家在引进借鉴了西方钢琴创作的基础上,融合中国民族风格音乐文化传统,创作出了中西结合的优秀作品,既有中国民族特色又有钢琴艺术特点。例如,《牧童短笛》,它是又贺绿汀创作的一首具有鲜明风格的钢琴复调作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所有学琴者在学琴的过程中都会学习弹奏该曲目。教师在教授这首曲子时,应将教学重点放在不同声部的乐句的开头和结尾处以及每条旋律的起伏上,可依据乐句的呼吸和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将乐曲进行加工处理。教师启发学生依据旋律的走向体会不同的音乐表情变化,由于该曲是一首复调作品,作者运用了西方的对比复调技法与中国的支声复调的手法。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再现部加花处,与第一部分在力量和表情上都应有些许改变,虽是一首钢琴小品,但是是非值得去推敲和打磨。
近代以来,钢琴乘着“西学东渐”之风到达中国,逐渐成长为中国西式音乐教育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中国钢琴教育规模逐渐扩大,专业从业人员和学习者日益增多,钢琴日益受到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但我们需要注意到,中国自身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文化大国,历经千百年的积淀,早已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的音乐专业从业人员,应当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底蕴,促进中国音乐文化新发展。
通过在钢琴教学中融入中国风格音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特别是西洋乐器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同,进而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钢琴谱曲、演奏等诸多环节相结合,实现不同风格音乐文化的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化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锻造离不开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文化价值的共同发展,“美美与共”的艺术发展方向应当成为世界艺术文化发展的新追求。因而在钢琴教学融入中国艺术风格的灌输,强化对中华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中国音乐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意境,促进学生音乐修养的全面发展。
中国古典音乐富含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不仅强调音乐旋律的优美,更强调对精神修养之影响,从古至今的文人雅士多具有较强的音乐修为。同时中国传统音乐风格以其简明朴实、生动灵活等特点在社会各界广为传播。在演奏方式上,中西方乐器各有不同。
钢琴教育离不开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其中包括钢琴教育的目的和过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还涵盖了其他不同学科领域,如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中国钢琴作品由于它的特殊性,要求在培养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既要发挥钢琴的优势又要弹奏出中国艺术所独特的韵味,因此,在教学中就应该从不同形式的曲目出发,多方位多角度的向学生分析该作品,从而达成教学目的。由于中国乐曲重视的是音乐的旋律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发掘学生的内心听觉不容忽视,在钢琴教学中,在作品中渗透中国文学、审美感知、文化素养、中国艺术意境之美,使学生在演奏时将内心早已设定好的情景氛围转换成手指间流淌的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段优美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