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双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些知识比较抽象,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理解起来很有难度,教学中学生大多都是被动地参与学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较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就可以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课前多搜集一些相关的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直观的画面、声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年级语文教学《四季》一课中,多数学生对小草刚刚发芽的样子没有细致观察过,对荷叶的形态没有近距离接触过,对谷穗的样子更是很陌生。因此,我在课前搜集了有关四季景色的图片和影像,在分析课文内容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图片,感知“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的形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学生有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再回到课文学习时,很容易就理解了课文中描述的景色,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检验一节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成功,首先要看教者是否很好地完成了课堂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看教者是怎样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让学生较容易地去消化掉。我认为把多媒体请到课堂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很好的化繁为简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我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月光曲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走进贝多芬,走进贝多芬当时所处的环境中,通过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音乐,感受皮鞋匠听到音乐所联想的画面,用学生亲身地感受代替老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我们以前的课堂教学大多依靠小黑板或者手工制作的幻灯片来增加课堂的容量或者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孩子学知识如果能动用多个感官器官来进行学习,那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的孩子天生对多媒体中的动画以及图片非常感兴趣,这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器官,从中获得的信息量将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教内容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学生在声音、图片、文字的整体氛围中,加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增加学生的获取知识的信息量,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让学生置身于作者的当年写作环境之中,从而较容易地理解了古诗所蕴含的道理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去充分拓展相关古诗词,增加学生们古诗的知识储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的视觉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来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在农村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容易地理解课文的重难点,并且在课堂中感受了语文的魅力。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实现多媒体在教学中多学科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