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娣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妇产科,安徽 安庆246000)
切口脂肪液化可见于任何性别、年龄患者中,剖宫产产妇机体所受扰动较大,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可能造成愈合时间长的问题,甚至增加感染等并发症风险[1]。分析认为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较为多样,我院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81 例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进行研究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81 例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为对象。患者年龄23~38 岁,平均(28.3±2.8)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42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剖宫产手术,且调查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调取患者资料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维度分析法,设定手术时间维度、血糖维度、血液系统疾病维度、切口处理维度、体重指标维度、产次维度、妊娠期疾病维度、年龄维度8 个分析维度(1)手术时间维度:以2 小时为边界,设定手术时间超过2 小时、手术时间不超2 小时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2)血糖维度:以患者血糖为直接对象,分为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含糖尿病合并妊娠)、不存在妊娠期糖尿病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3)血液系统疾病维度:以患者是否存在贫血为边界,分为贫血患者和非贫血患者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4)切口处理维度:以切口处理质量为直接对象,分为切口缝合良好和切口缝合不良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5)体重指标维度:以患者体重指数超过24kg/m2 为边界,分为体重指数偏大(大于24kg/m2)、体重指数非偏大(不大于24kg/m2)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6)产次维度:以患者产次为直接对象,分为初产妇和经产妇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7)妊娠期疾病维度:以患者是否存在明显水肿为对象,分为妊娠期水肿和无明显妊娠期水肿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8)年龄维度,以30 岁为边界,分为30 岁(含)以上产妇和30 岁以下产妇两个分析条目,统计不同条目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就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进行分析,获取独立性因素结果,以及对应独立性因素的占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性因素和占比 结果上看,手术时间维度、血糖维度、血液系统疾病维度、切口处理维度、体重指标维度、产次维度、妊娠期疾病维度、年龄维度8 个维度中,手术时间过长、糖尿病、妊娠期水肿、贫血、切口缝合不当、体重指数异常为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独立性因素。见表1
表1 不同因素占比(n=81)
2.2 无影响的维度 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产次对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年龄超过30 岁的患者共41 例,年龄不超过30 岁的患者共40 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120)。初产妇39 例,经产妇42 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205)。
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的一种并发症。剖宫产患者群体机体所受扰动较大,切口愈合不良的危害也得到更多关注。此前学者分析发现,体重指数偏大的患者、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切口脂肪液化问题,因患者的皮下脂肪往往较厚,手术过程中,脂肪组织受损渗出黄色液体,高血糖状态则影响代谢,会直接影响切口愈合,因糖尿病因素导致脂肪组织液化的发生率约在25%左右,因体重指数偏大导致的脂肪组织液化,约占患者总数的20%左右[2]。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相似,上述因素致病率分别为27.16%、17.28%。另有学者发现,手术时间偏长可导致脂肪组织暴露、氧化,形成渗液和液化问题,发生率为15%~20%[3]。我院研究中,16 例患者因手术时间偏长致病,占比19.75%。
部分学者研究指出,妊娠期水肿可致脂肪液化,发生率在15%左右[4]。我院研究中,因妊娠期水肿致病患者共13 例,占比16.05%。从原因上看,水肿可导致患者脂肪组织受压出现损伤,增加渗液产生量,导致脂肪液化,影响切口愈合。切口缝合不当可导致脂肪组织液化,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其发生率约在5%-10%左右[5]。我院研究中,该因素致病患者共7 例,占比8.64%。不当的缝合可能导致渗液无法有效排除,聚集于切口周围,形成水肿,也可能导致止血困难,使脂肪无菌性坏死问题发生率增加,出现脂肪液化问题。因贫血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一般在10%左右[6]。我院研究中,9 例患者因贫血致病,相关患者机体代谢功能不佳,可能面临营养不良、免疫力不佳等问题,手术造成的扰动,使患者机体状况进一步恶化,不利于切口常规愈合,增加脂肪液化发生率。
综上所述,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较为多样,应在后续工作中做好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避免切口愈合不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