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德国教育专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劣等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在课堂上,我经常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全班39名同学,只有不到10名同学在认真听课, 5名左右的同学是完全不听课,而剩下的一半同学听课时间只有20分钟。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不已,究竟是我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
在我观看了名师讲课视频、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终于明白问题出在我身上。是我的教学方法有所欠缺、手段单一、目的性不明确导致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我试验了多种教学方法,现将有成效的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勤动手、勤动脑,为课堂增添新活力
1.三年级的学生主观意识比较重,独立思想开始孕育,而且正处于学段的转型期,是小学阶段的转折点。针对这一特点,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将以前“我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动手操作、自行探求新知”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活力。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课本出示了一幅主题图,求学校一共订了多少瓶酸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我将主题图换做学校图书馆为大家订购故事书,从视觉直观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从“两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已有认知出发,让学生独立探索,求得最终的结果。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利用手中的12根小棒进行“摆一摆”完成了这道题,将手中2根散小棒看做12套图书中的2套,1套图书是24本,2套图书也就是2个24,是24×2=48(本)。再把一捆十根的小棒看做一个“10”,也就是12套图书中的10套,1套图书是24本,10套图书也就是10个24,是24×10=240(本)。因为题目中是要求12套图书共有多少本,所以要是48+240=288(本)。还有些同学借助点子图也完成了这道题,点子图每行24个点表示24本书,共有12行表示购买了12套书。他将12行点子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10行表示“10套书”,另一部分是2行表示“2套书”,也解决了这道题。
二、多角度、多方法,尊重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设计与最近发展区为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展开的,而学生也因老师的科学设计而得到发展。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孔子倡导的因材施教。学生是存在智力差异的,那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班上的一名同学对于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两个数相乘的算法理解比较困难,针对学生的基础不同,我使用了拆数的方法降低了难度,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算法更是理解透了算理。在31×21中,我先让学生将21拆成1和20,然后进行31×1和31×20的竖式计算,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同时让他再试着做31×21的竖式,发现之间的联系。在完成两道这样的拆数练习后,他高兴的对我喊道:“王老师,这个题原来这么简单!这个方法真棒!”这时候,我知道他是算理与算法都完全掌握了。
三、多活动、多体验,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有一种新的教法“数学实践”。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索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把枯燥的讲授过程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经历、感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思维过程,让课堂成为学生活动的天地和展示自我的殿堂。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1千米这个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学生平时不大关注兩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是有生活体验的。他们在高速公路,公路指示牌上都见过“千米”。但是当我继续追问:一千米有多长?从学校门口到哪里是一千米?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教学楼高一千米;有的说从学校到家是一千米。虽然他们有着一点生活经验,但是凭着这点生活经验去感知一千米,建立一千米的观念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设计了“走一走”“拉一拉”这两个活动。
走一走:在上课前,我带着学生绕着教学楼走了一圈,距离大概是一千米。我计时的同时要求学生在心里牢记自己走的步数。用时17分钟,学生大约走了1600步。
拉一拉:给学生提供10米长的麻绳一根,请两个同学拉直,学生发现无法在教室中拉直。从这里思考1000米有多长,也就是100根这么长的麻绳。
通过“走一走”“拉一拉”的活动,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生活体验相结合,对大单位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伟大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以真心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走进学生的心灵;以爱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热心满足孩子的需要,赢得孩子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