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祎卉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拟成人活动、反映其熟悉的四周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爱好。随着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运用到游戏过程中。他们也渐渐喜欢去百宝箱寻找材料,制作新的东西。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但是当有孩子中途离开的时候,还是会产生一点点小摩擦。以相关案例来分析研究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案例背景
1.中班年龄特点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发展,使其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提高;认识范围的扩大,使其个人经验有了一定的积累;使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
2.环境创设
自制馄饨、包子、饺子、白色皱纸(面条)、蒸笼、菜单、收银机、自制炉子、锅子——百宝箱、桌子、玩具橱
3.游戏目的
中班,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角色游戏会从平行游戏向合作游戏发展。幼儿也开始逐渐有意识地选择角色、安排情节。但是就是因为合作游戏,相比于其他角色游戏之间的分工,饮食店的角色就分为了厨师、服务员,还有如何吸引客人来饮食店,使得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冲突,如何在游戏过程中解决问题也是中班幼儿需要学会的本领。所以教师借此角色游戏希望可以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内容与过程
案例一:谁做烧烤?
饮食店是笔者班级的孩子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游戏。很多幼儿都喜欢参与饮食店的游戏。除了摆弄这些形象逼真的材料,还能去百宝箱寻找材料做东西,自己制作烤串、蛋糕等。
有一天,凡凡选择了饮食店游戏,他卖起了烤串。
游戏中,他发现制作烤串的伊伊离开了,立刻跑去摆弄制作烤串的材料。伊伊回来后,与凡凡争了起来。凡凡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制作烤串的岗位,他让伊伊去卖烤串,伊伊也不同意,跟凡凡说道:“明明是我在做烤串的,我先来的。”凡凡说:“可你离开了呀。”两个人谁也不肯让步。突然,伊伊说:“那我们石头剪刀布”。结果,凡凡输了,凡凡的脸上露出了非常不情愿的表情,可是他想了想,又去卖烤串了。伊伊也如愿再一次地制作起了烤串。
分析与回应:
对于中班的孩子,他们虽渐渐开始学会了谦让。但真的当碰到他们想玩的东西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有争抢。笔者相信这个问题其实是经常存在的,所以在游戏分享中,首先对于凡凡和伊伊今天的做法进行了肯定。笔者问孩子:“如果你们碰到了这个问题,你们会如何解决?”。孩子们说了很多的办法,例如:可以石头剪刀布;可以谦让明天再来玩;可以轮流做这个角色!
案例二:饮食店没有顾客
早上角色游戏开始了一会儿,笔者发现饮食店的营业员一直愁眉苦脸的,看见老师走过去以后才露出笑容说:“杨老师,你要不要来吃东西啊?”笔者欣然答应了。
尧尧的服务可周到了,带着顾客到餐桌边坐好,倒了水,问想要吃点什么?作为教师的笔者当然知道尧尧愁眉苦脸是因为没有生意,点完餐的笔者和尧尧聊了起来,想给尧尧出出主意,增加饮食店的顾客。
笔者问:你们店铺顾客少,是不是因为品种少?这个问题问好,尧尧就急了,赶忙拿出菜单给教师看。嘴边嘟囔着:“明明我们饮食店的品种这么多,最近还增加了烧烤!”
笔者看完餐单,问了第二个问题:那有没有人知道你们饮食店有这么多吃的呢?尧尧听完这个问题笑着摇摇头。于是笔者提示道:“那想想有什么宣传的方法可以让大家知道呢?”听完教师的问题,突然尧尧大喊道:“发传单!”说完他就一溜烟地走了,到百宝箱里面去找了手工纸和记号笔出来。可是怎么画呢?尧尧抓耳挠腮的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画。
这时,又来了一个营业员。尧尧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和熊熊说:“快来帮忙一起画传单,这样就能吸引大家来饮食店了!”熊熊听完,就拿过笔,开始画起了传单。不一会儿就画好了!
熊熊转身和尧尧说:“你在饮食店待着,如果有客人来你可以招待她们。”说完熊熊就出去了,在娃娃家门前、超市前、手机店附近都发了传单。还真的有不少顾客去饮食店凑热闹了,生意一下就火爆起来了。
分析与回应:
游戏分享时,笔者让晚来没有接到传单的孩子们猜一猜。传单上画的是什么意思。有的孩子一看就知道说:“是买一送一!”这就说明,熊熊今天画的传单是简单易懂的。
笔者又问:“为什么要发传单呢?”小朋友说:“招揽客人”。笔者随即抛出第二个问题:“招揽客人还可以有什么办法?”
“推出特价套餐”、“还可以增加甜点!”
通过和孩子们的交流过程中不难发现,笔者班级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是丰富的。只要老师给予一点点的提醒就可以触发她们无限的潜能。
三、案例分析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爱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充满变化与创造,往往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游戏情节,但同时也经常会伴有阻碍游戏进展的问题的生成。所以在解决问题中,教师以尊重幼儿主体性为前提,最大程度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满足了幼儿游戏的需要。以下是笔者觉得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的指导策略。
四、结语
幼儿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一个游戏遇到了瓶颈期。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适时的介入,引导幼儿把生活经验运用到游戏中来。同样当幼儿游戏进行到一定的时间,在同一游戏中出现了不同的角色,而各角色应有自己不同的职责。
随着游戏的逐步开展,游戏角色增加了、游戏的情节丰富了,幼儿常常受游戏材料和参与游戏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而离开自己当前的角色,参与到其他游戏,甚至强占他人的角色。这些现象的出现告诉教师,幼儿的游戏需要规则,需要明确的角色分工,幼兒在游戏中必須明确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职责。老师也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让孩子的角色游戏越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