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兰芳
摘要:创造性教学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但创造性教学首先必须要有创造性的教师。创造性教学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育实践和心理学家、教育家的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没有创造性的教师就难以造就出具有创造性的新一代。
关键词:创造性 教学 教师 要求
创造性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老师有怎样的要求呢?现在就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造精神
教学工作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四化建设的人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1919年就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造精神的“创造的人”。他指出:“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总的来说,创造开辟都要有胆量。在教育界有胆量创造的人,即是创造的教育家;有胆量开辟的人,即是开辟的教育家,都是第一流的人物。”陶行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自身就是创造的、开辟的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创造、开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学生的个性和品质是千差万别的,即使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虽然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它的相对稳定性,但对教材的处理还必须根据中学化学教学的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提高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机械套用,生搬硬套老经验、老办法是不行的,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精神,根据教育形式的发展和每一个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化学教学的各种方法,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取得化学教学的成功,培养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人才。
二、教师应该多才多艺、广见博闻
教学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创造,要把深奥的知识讲得浅进通俗,激发学生对知识、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这就要求教师是多才多艺的教育科学家、艺术家。把学生培养成为全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见博闻的素质,具有横向的主体网络状的知识结构,还应有演讲、书法、文娱体育、鉴赏及文藝等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只有丰富的知识,才富有创造精神。创造性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教学中不断发展丰富知识的过程。闭目塞听、孤陋寡闻,或单凭热情和空想的蛮干,那就根本谈不上富有创造精神了。
三、教师应该具有对学生创造力加以肯定的能力
多才多艺、广见博闻的老师会容易发现学生的创造性。
许多中学生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常常提出一些奇异的甚至成年人认为荒谬的想法。有创造性的学生的好奇心很大,有些问题提得离奇古怪,得不到人们特别是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支持,他的创造力就会无声无息地被埋没掉了。
如果作为教师能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表示由衷的喜悦,倾听他们的主意,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则能将想象引向更高的层次和境地。否则,缺少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以及肯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胎死腹中,不可能萌芽,更不会茁壮成长。
四、教师应该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
学生最初是带着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好奇心会逐渐消退以至消失。要使学生的好奇心能长久维持并使学习的兴趣日益高涨,必须有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教师去培养。例如,一些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篮球队中为何没有1、2、3号队员?碰到这样子的问题,对篮球不感兴趣的老师可能无法解答,这是学生细心观察发自内心的好奇,如果老师直接了当的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或说这个问题与学习无关,你问它干嘛?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受到挫伤,以后观察到类似的问题,因为与学习无关,也就不去追究它了,长久下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岂有不泯灭之理?如果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老师也感到奇怪,并对学生的观察力感到惊奇,带着这样的问题和学生一起去探索,甚至带领学生一起去现场看篮球比赛或直接观看电视中的篮球比赛,或者带领学生去问体育老师。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好奇心都得到了满足,知识增长了,而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索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的问题而在老师的教导下,促使学生去探索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在世界名人中是不乏其例的。1831年,达尔文从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等待他的前途是去做一名乡村牧师。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老师汉斯罗教授写了一封信给他,说明自己早就有心去进行环球航行,但由于工作分不开身,不可能有这个机会了,建议达尔文以一个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环球航行,去经历一次大规模的实践锻炼。达尔文接信后欣喜若狂,立即接受了老师的建议。达尔文随舰考察了整整五年时间。他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论文源源不断地寄给汉斯罗。这位颇负盛名的植物学家,牺牲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性质勃勃地研究这位“无名小卒”的资料和论文,并印发给知名的科学家,送到剑桥大学的哲学学会上宣读。由于汉斯罗无私的铺路,达尔文五年后从“贝格尔号”舷梯上走下来时,不再是上船时的无名小卒,已经在学术界和科学界的荣誉席占有一席之地了。达尔文在自己的著作中情不自禁地说:没有导师汉斯罗与我同命运共呼吸,我的成就是无法想象的。他把自己的名字和事业,与汉斯罗教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五、教师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陶行知早就看到,那种经过学校教育学生的知识“一生受用不尽”的观点已经陈旧,“终身教育”正在取代“一次教育”。教师必须有接受新知识的敏锐感和紧迫感,否则就难以负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责任。他说:为了创造新教育,“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事实上,学生在具有旺盛求知欲的教师指导下,创造性活动就旺盛,反正,就低落。他还说:“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就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因此,创造型教师必须“为科学创造而学习”,而且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做一个时代的落伍者。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创造性思维归属于少数的天才人物,把创造能力看成是天赋,认为这是凡夫俗子所没有的。但是发展心里学告诉我们,创造性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可以通过适当的指导,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希望现代教师都具有进行创造性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