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2020-12-06 10:50马粉丽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职业素质

马粉丽

摘 要:大学生属于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大学生就业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之一,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影响较大,并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几年大学生毕业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高校和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局重要的工作内容。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对就业能力培养策略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对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进行说明。其次,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的意义进行阐述。最后,提出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后,我国为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并加快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历届中共代表大会上均将高等教育扩大就业提升至战略高度。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呈现出急剧上升的发展趋势,据教育部门统计,201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便达到了834万,比2014年增加了14万人,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的逐渐减缓,使得大学生就业同社会岗位需求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就业创业难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培养对其未来的发展和职业规划影响较大。因此,文章从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概述

(一)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1]。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通过父母遗传因素而获得的素质[2]。后天素质是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而获得的。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并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3]。

(二)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指的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就业力是一个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重新选择、获取新岗位的动态过程,就业力不仅指的是找到工作的能力,同时还囊括了持续完成工作,并且能具备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研究当中,主要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主要指的是增强大学生的求学和求职能力,并且能够适应市场当中各个企业变化的状况,然后寻找到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能力[4]。职业素养反映的是实际的就业和工作能力,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主要是将就业和创业思维转化成具体关键能力,能够通过对职业素养的提升来发挥出大学生所具备的就业和创业的精神,这样能够让大学生在意识当中对自身未来的就业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将自身的意识和理念转化成实践行为。大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展现出自身的技能,也能够让自身未来的发展更辉煌[5]。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的意义

(一)促使大学生就业意识转换成实践

大学生属于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能够通过思维主体操作,并且在思维意识的影响之下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按照思维整合的不同形式,在实践工作当中会有多种表现方式,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实践当中的经验融入到未来的工作当中。就业能力培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让大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理论知识进行融合,然后让大学生在工作当中激发出自身的工作潜能,并且展现出所具备的技能。在这一过程当中,随着大学生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不断积累,能够让工作更具有便捷性和高效性。因此,在校期间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让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能力,这样能够促使大学生就业意识转换成就业实践。这样对于大学生的知识运用。和未来自身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之下,涌现出较多的现代企业,这些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比较高,特别是对一些掌握先进技能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具有良好的前景,但是在实践工作当中和在校学习的知识运用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学生需要将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和企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场对产品或者三项技术的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和融合,并利用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来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大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同时还需要较强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方面要具备不屈不挠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才能让大学生日后的工作做到全力以赴,也能够为企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因此,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能够为社会所有的经济实体企业输送高端人才。

三、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大背景之下,大量应届毕业生由于专业不对口或者找不到心仪的工作,而出现就业效果不佳的状况,同时也会使得社会当中大量的岗位缺少专业人才。这就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创新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当中需要在基础教育的模式之下,适当增加一些职业素质的培养内容,以此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自身的专业技能。例如:可以在开展理论知识时,适当增加一些实践课程,并且让大学生接受理论教育时,也能够对实际就业状况有充分的了解,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当中逐渐转化成较强的劳动力和人才竞争力。并且在日常教学时,高校教师需要紧跟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将专业的科学发展和课堂内容进行结合,让大学生在步入岗位之后能够尽快地适应特定行业的发展与变化,并且缩短学生从校园到社会的过渡期。因此,将专业知识在校园时便转化成实践的行为,这一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提升大學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搭建高校与社会需求主体的对接平台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可以进行有效的就业创业实践与操作,并且在参与企业的一些工作之后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在未来高校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可以依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方式让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也可以让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教育环境当中,充分培养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可以按照社会发展具体需求来开展差异性的指导,并且按照不同的产业行业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将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地方经济体系建设当中。让学生研究学习的成果可以快速转化成辅助企业发展的动力。因此搭建起高校和社会需求主体的对接平台,能够让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也能够为培养工作开展指明方向。不僅能够让企业和经济建设可以获得高素质人才,也能够让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心仪工作。此外社会当中的一些创新工厂和就业孵化基地应当和高校制定好合作战略。能够帮助大学生体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的学习模式,这对于培养优秀人才以及丰富社会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资源的支持能够促进大学生自身职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并且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三)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大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实验能力培养比较重要,但是从职业素养视角来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关注理论和实操方面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同时也要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需要高校投入较多的精力和资源。在实际的操作当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首先,要让大学生树立就业的信心,可以通过构建就业平台或者其他模式,来辅助大学生获取精准的就业信息,进而让学生在就业分析和判断方面有充分的信心,以此来做出最正确的就业决策。其次,学校在日常教育当中也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要让学生能够树立端正的职业态度,杜绝出现一些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不良风气。这样能够杜绝学生受不良风气影响,在工作当中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开展各项工作。最后,在当前网上交易比较便捷的环境之下,应当要树立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不断地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勇于创新的独立精神,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在工作时具备勤奋勤勉和不断奋斗的态度。

(四)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就业活动

就业创业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实际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首先,需要了解不同行业对入职人员提出的一些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并且高校应当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效果来创造条件,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职业素养的学习当中。例如:学生可以参与各类职业素养的培训活动,并且要积极参加学校所组织的关于专业活动比赛技能赛事以及创业赛事当中,对于一些成绩优异并且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学生而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有较大的创业潜力。因此,要鼓励这些学生加入到创业阵营当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就业创业指导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可以采用以赛代练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比赛和实践锻炼当中,也能够让学生在比赛之后丰富实践经验,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创业能够奠定基础。关于参与赛事方面,学生应当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体育活动、文艺表演以及公益活动等,参与各种活动能从多方面锻炼自身的能力,尤其是通过活动可以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另外,高校应当和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针对市场上紧缺的人才类型可以设计出就业指导和职业素养培训工作。以此来丰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能够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通过文章的分析和论述得知,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及就业能力的意义能促使大学生就业意识转换成实践,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笔者在研究中结合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指出,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路径,即需要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搭建高校与社会需求主体的对接平台,辅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和就业活动。未来关于人才培养方面,将会有更多有效方式与方法,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在未来工作中关注该领域的发展态势,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白文龙.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J].中国商论,2020,12(11):193-194.

[2] 李平平.大学生职业素质视角下的就业能力培养问题分析[J].戏剧之家,2020,10(17):131-132.

[3] 代海燕.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20,3(16):136-138.

[4] 张佳.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157-159.

[5] 杨帆,权全,王冲,等.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开发路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3(15):27-28.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职业素质
论“中国梦”引领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构建
探析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本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电气设备课程模块化改革与实践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大学生友善教育
由幼儿断乳引发的对大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