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群视阈下基于产业学院平台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机制研究

2020-12-06 07:11余真翰
物流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证书贸易学院

余真翰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1 引言及文献综述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物流管理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五个专业领域“1+X证书”之一,由教育部确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该证书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正式开始试点。如何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双高”专业群建设,以及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建立和运行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的大背景下,积极有效地推动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工作的开展,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与实践中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当前“1+X证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一是对该项制度的内涵研究。唐以志(2019)认为这一制度是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大创新,对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二是该项制度与国外类似制度的比较及对外推广研究。许冰冰(2019)探讨了德国额外资格(技能)教育特色及对“1+X证书”制度的启示[2];杨清、李卫东(2020)分析了物流管理“1+X证书”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并提出了面向东盟国家推动该证书落地的若干政策建议[3]。三是在相关专业建设实践中如何落实该项制度的思考与探索。张素芳(2019)探讨了“1+X证书”制度下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4];阮晓华、陈伊娜(2020)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证书的推行为例,从培训点建设、培养模式和考点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机制和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5];余彬(2020)分析了该制度中“1”与“X”的递进关系,阐明了行业组织、企业充分参与,推进产教协同育人的基本方向[6]。

在高等职业院校建立产业学院的研究方面,既有理论层面的探讨,也有结合“双高”建设等热点领域开展的应用研究。关于产业学院的产生与演化研究,黄文伟等(2019)通过从产业层面、学习者层面、职业教育层面和制度变革层面分析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背景与逻辑,为推进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厘清了思路[7];张艳芳、雷世平(2020)对比分析了英国产业大学与我国产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指出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是产业学院发展的基础[8]。关于产业学院与专业及专业群的关系,吕江毅、宋先桐(2019)通过对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出了拥有特色专业集群是构成产业学院核心竞争力要素之一的观点,明确了产业学院与专业群之间天然的紧密内存联系[9];陈楚岚(2020)从“双高”建设的视角,分析了产业学院是如何成为高职教育建设“双高计划”的校企育人新路径,并就“冷链物流产业学院”具体建设案例进行了介绍[10]。

基于以上综述可知,“1+X证书”推进与产业学院和专业群建设三者之间从逻辑演化到现实运行等方面都存在天然的内在紧密相互作用与联系,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未见将此三者结合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工作单位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在“双高”建设中所构建的特色专业群之一—贸易服务专业群为研究视阈,结合学校与京东物流共同组建的产业学院“成都纺专·京东物流学院”(以下简称“京东物流学院”)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方面的探索,以及学校作为首批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单位的背景,研究在此平台上构建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的高效运行机制。

2 贸易服务专业群视阈下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策略

2.1 贸易服务专业群的逻辑与内涵

贸易服务类相关专业是笔者所在学校集中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体现纺织服装元素的优势和重点专业群之一。学校贸易服务类专业设置较为齐全,基本涵盖了商品贸易与服务供应链的绝大多数环节,并已逐渐形成了优势明显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办学模式。在学校推进“双高”建设过程中,为进一步突显贸易服务类专业办学特色,实现该大类专业间的优势互补,综合提升所涉及的相关专业办学实力,贸易服务专业群作为着力打造的特色专业群之一纳入了“双高”建设任务。

贸易服务专业群以服务于我国对内对外贸易及其衍生的主要商务活动领域的发展为基本定位,立足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国家战略大背景,紧密结合“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以及成都市“5+5+1”的产业发展规划,构建起分跨商品贸易与服务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两端,以融入纺织服装元素并突显本地区贸易服务优势为显著特色的高职商科专业群。图1为贸易服务专业群的组群逻辑。

图1 贸易服务专业群组群逻辑

如图1所示,所构建的贸易服务专业群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核心,面向本地区主要产品生产原材料及成品的跨境采购与销售相关商务活动,以“商务英语”和“会计”专业为两翼,满足跨文化的语言交流和运营绩效分析需要,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重要手段,实现“互联网+”语义下本地区优势与特色产品与国内市场的无缝衔接,以“物流管理”专业为后台支撑,保障整个商品贸易与服务供应链的有效运行。以此形成内在联系紧密,牵引互补效应突出,特色明显,有机融合的专业群体系。

2.2 贸易服务专业群内物流管理“1+X证书”差异化推进策略

正如文献[1]和文献[6]中所指出,“1+X证书”制度设计中已经明确“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X”证书与“1”所代表的专业之间的关系是多对多的映射:一个“X”证书除主要对应的专业外,同时还可以是其它相关专业的选项;一个专业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选择多个“X”证书参加相关认证。因此,面向贸易服务专业群内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必要性。

由于贸易服务专业群由包含物流管理专业在内的涉及商品贸易与服务供应链的共五个专业有机构成,虽然专业群内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交叉、高层实战”的课程体系,但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包含的专业基础性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性知识属于物流管理专业核心知识范畴,专业群内其它专业只作简单了解性学习,对证书考核认证的核心知识与技能未做要求,因此在物流管理“1+X证书”的推进过程中,针对专业群内物流管理专业和其它专业必须采取差异化策略。

具体而言,针对物流管理专业采取“全面融入+考前强化”的策略,即将物流管理“1+X证书”所涵盖的知识与技能分解融入到本专业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实现通过日常教学完成认证所需知识与技能学习的目标;而针对专业群内其它非物流管理专业则采取“专题讲座+专项培训”的策略,即通过物流知识专题讲座提升学习者对获取物流管理“1+X证书”的意愿与动力,再针对计划参加认证的人员组织开展认证所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项培训。

3 完善适应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需要的产业学院组织机构

文献[7]将产业学院定义为“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群)合作兴办的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因此产业学院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产教深度融合的产物,具有特定的产业服务对象、综合的服务功能和产学之间形成紧密互动机制等特点。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从2018年开始与京东物流西南公司共建了校企合作产业学院—“京东物流学院”,并就依托产业学院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持续有效的探索。国家有关“1+X 证书”试点的工作启动后,“京东物流学院”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向国家申请并获批为全国首批物流管理“1+X 证书”的试点单位,继而成为首批培训点和考点,4名教师取得培训师资质,3名教师取得考点考评员资格。2019年底顺利完成了首批包括物流管理专业和其它相关专业在内的共120人的考试认证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根据面向贸易服务专业群进一步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工作的需要,京东物流学院的组织机构在现有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一是在决策层面扩大理事会成员覆盖面。理事会是产业学院实质性议事和决策机构,鉴于贸易服务专业群包含的五个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归属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归属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归属外国语学院的现状,而产业学院理事会成员还未能涵盖全部三个学院共五个专业相关人员,因此需要就产业学院的理事会进行补充调整,实现对上述各学院和专业的全覆盖,以利于统筹决策的开展。

二是在具体执行层面增设对接培训认证工作的专门机构,即培训认证办公室,负责有关物流管理“1+X 证书”推进事务的规划、执行和检查等工作。完善后的京东物流学院组织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京东物流学院组织架构

4 基于产业学院平台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架构及运行设计

如前所述,京东物流学院作为参与面向贸易服务专业群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工作的重要平台,在具体执行中与专业群各专业所在的三所二级学院不可避免地产生业务交叉。为此,需要综合考虑充分调动各参与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有效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并设计完整的业务运行流程。

4.1 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架构

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架构中需要涵盖并能解决如下事项:

其一,所涉及的各参与方能通过有效的途径共同参与“1+X证书”推进的各项事务的规划、决策与执行中。即学校、产业学院、专业群涉及的相关二级学院、专业群内各专业以及有关企业都能通过该体系参与到物流管理“1+X证书”的推进工作中来,形成合力,实现预期效果。

其二,满足针对专业群内不同专业实施差异化推进策略的要求。前述已分析了面对贸易服务专业群内物流管理专业和其它各专业,在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的过程中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差异化策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这是所构建的推进体系架构中必须完整响应的诉求。

其三,现有证书的推进与后续新证书的开发实施同步考虑。目前中物联推出的物流管理“1+X证书”相对成熟,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是推进的重点。同时,为适应“1+X证书”试点工作的新要求,京东物流已主导开发了智慧物流相关证书,并上报审批。下一步,同步推进物流领域此两个证书的试点,将成为工作的常态,需要在该体系架构中充分考虑这一趋势所提出的总体要求。

图3是基于以上主要约束条件所构建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架构。

图3 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架构

4.2 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的运行设计

基于上述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架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关注包括“推动保障”、“对应群体”、“运行实施”和“目标效果”等在内的共四个环节的效用实现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好分别针对贸易服务专业群内物流管理专业、其它专业以及面向合作企业等三个层面开展的针对性教学、培训与认证问题。由此,将执行中四个环节三个层面的事务进行综合后,形成了如图4所示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运行矩阵。

图4 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运行矩阵

在此运行矩阵中,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体系是保障该项工作持续高效开展的基础,产业学院全面介入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以共同研讨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实现物流管理“1+X证书”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全面融入专业日常教学,以开展企业顶岗实训来有效提升培养对象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推行校企师资共培共享来达到提升教学团队综合能力的目标。并且通过对专业群内非物流管理专业及合作企业的针对性工作,最终实现物流管理“1+X证书”不仅在物流管理专业得到很好的推广落地,圆满达成预期目标,并且还能有效地辐射相关专业及合作企业,实现服务面的拓展及效用的增值。具体在此方面的运行图4中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5 结语

本文针对物流管理“1+X证书”推进中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新变化,指出了当前“双高”专业群建设和产业学院发展与此项工作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与互动关系,以专业群的视阈分析了基于产业学院平台的物流管理“1+X证书”差异化推进策略,并据此构建了由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推进体系架构模型,以及设计了在此架构下的有效运行矩阵,共同形成高效的物流管理“1+X证书”推动进机制。

猜你喜欢
证书贸易学院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收录证书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