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超 邢军强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许多教师会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反省的目标。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行为习惯,在进行舞蹈教学改革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与学生做朋友,关注学生对舞蹈学习的态度及兴趣,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不同的舞蹈训练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提升。对此,本文着眼于舞蹈教学的现实条件,对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策略进行分析及研究,以期为推动舞蹈教学的创新及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不断推广及普及的今天,舞蹈教学地位及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结合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手段比较传统,因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及兴趣,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较低。另外,结合学生舞蹈学习动力的调查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很少有人在个人兴趣的引导下报名学习舞蹈,大部分学生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即使有一部分学生的舞蹈功底较好,但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以产生一定的学习意愿和动力,出现了消极应对的情绪,对所学习的内容及知识了解较为浅显,因此舞蹈教学效率很难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为了充分凸显舞蹈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及作用,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分析怎样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兴趣,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在个人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及综合水平。
与其他的学习课程相比,舞蹈的综合性、实践性比较强,同时整个课堂教学非常开放及活跃,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舞蹈这门课程的特点及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舞蹈的魅力,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学生审美情操及审美意识的培养最为关键,也是整个舞蹈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的舞蹈作品,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让学生在主动感知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另外,有一部分学生的舞蹈功底还有待提升,因此,教师进行前期的示范非常关键,教师可以将演示示范与后期的舞蹈教学穿插在一起,让学生对舞蹈的艺术之美有深刻的认知及理解,进而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以保证个人对舞蹈有初步的审美。
舞蹈动作与舞蹈艺术的学习是舞蹈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一个优雅轻松的环境能够让学生主动感知和接触艺术的美感,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低音量的舞蹈音乐,来营造轻松、宁静的舞蹈学习氛围,并注重节奏分析及引导。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装饰教室,将一些标准的舞蹈动作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面上,让学生在这种舞蹈学习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的指导,积极学习优秀的舞蹈知识,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可否认,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释放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舞蹈有全新的理解,进而产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动力。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学习自信心及兴趣,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让学生在参与舞蹈学习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进行互动及沟通,学会自由分组和自主改进。教师的循循善诱对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关键。教师应尽量避免对学生个性的压制,而是应该释放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同的课程实践活动,使其在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这样学生就会对个人的学习优势及不足之处有客观的认知,进而主动实现优势互补和扬长避短,发挥个人的真实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竞争的机会及平台,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参与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主动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自由、宽松的舞蹈学习氛围,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竞争意识及竞争心理。